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IABP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即刻IABP组与未即刻IABP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即刻IABP组的总有效率为86.54%,与未即刻IABP组的67.34%相比,即刻IABP组的临床效果明显比未即刻IABP组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P<0.05)。其中即刻IAB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3%,与未即刻IABP组的24.65%相比,即刻IAB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即刻IABP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IABP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伴心源性休克 IABP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利多卡因为酰胺类的中效局麻药,起效快,临床常用于局部麻醉。酰胺类局麻药不能形成半抗原,故引起变态反应者极为罕见。尤其引起过敏性休克更为罕见。

  • 标签: 利多卡因 过敏反应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多巴胺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盐酸多巴胺5~20μg/(kg·min)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0.05~2.0μg/(kg·min),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治疗24h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乳酸水平以及用药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相比去甲肾上腺素组,多巴胺组重症医学科(ICU)死亡率、治疗24h后的HR水平和用药期间心房颤动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随访28d、6个月、1年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MAP和血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可有效降低ICU死亡率,减慢心率,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但不降低长期死亡率。

  • 标签: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心源性休克
  • 简介:目的研究雄激素在尿源性感染性休克发生、发展及最终转归的影响.方法尿源性感染性休克模型-雄性新西兰兔共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组(B组、C组),每组10只,B、C两组在模型建立前2周进行去势手术,C组感染模型建立前24小时予十一酸双氢睾酮注射.分别测定术前术后平均动脉压,并分析对照组及各实验组死亡率.结果A、B、C3组去势前血清睾酮浓度无明显差异,去势2周后B组和C组中血清睾酮浓度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C组注射睾酮24小时后血清中睾酮浓度和去势前浓度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B组术后各时间段中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A组,出现休克的时间明显晚与A组;C组与A组相比,术后各时间段中平均动脉压和出现休克的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A、B、C3组,术后8小时自然死亡率分别为40%、0%和30%;术后10小时自然死亡率分别为90%、10%和80%;12小时自然死亡率分别为100%、60%和100%.结论在动物模型中,雄激素能够促进尿源性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发展,增加其死亡率.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雄激素 手术去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处理方法,提高护士及医生的业务水平。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34例宫外孕患者,患者入院后予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迅速完成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止血,行剖腹探查术治疗。结果3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过积极急救、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采取积极有效护理及急救处理后,患者均能治愈。

  • 标签: 宫外孕 失血性休克 急救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138例采用IABP治疗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统计心源性休克病因、心肌梗死部位、心腔大小、心源性休克发生至开始IABP治疗时间、机械通气应用等因素,以2周内各种原因死亡为研究终点,评估上述因素对IABP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与心肌梗死、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相比,中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行IABP的死亡率明显升高(26.2%、12.9%比86.4%、66.7%,P均〈0.05);与前间隔、广泛前壁和高侧壁梗死患者相比,下壁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行IABP的死亡率明显升高(10.0%、13.0%、11.1%比78.9%,P〈0.05);此外,心脏越大、机械通气时间越长、IABP应用越晚,死亡率越高(P均〈0.05)。结论:中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瓣膜病,下壁并右室心肌梗死,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延迟及心脏大、机械通气等因素可影响主动脉球囊反搏临床效果,值得警惕。

  • 标签: 主动脉气囊 心肌梗死 休克 心源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时使用乌司他丁的效果。方法收集感染性休克患者共8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用乌司他丁,将两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生率、死亡率、C反应蛋白值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乌司他丁能够显著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慢性创伤滑膜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治膝关节慢性创伤滑膜炎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膝关节慢性创伤滑膜炎应当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此方法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急膝关节慢性创伤性滑膜炎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中量创伤血胸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3-10-2016-01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接诊的68例创伤中量血胸患者,分别纳入FTS组和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创伤血胸清除效率以及患者围术期呼吸频率、VAS评分、呼吸功能、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影响的差异。结果:2组间术前胸腔积液估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S组术中实际引流量较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更接近于术前估计量(P〈0.05),且拔管前胸腔残余积液量估计量明显少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FTS组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明显短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P〈0.05)。FTS组较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术后24h、72h呼吸频率明显改善(P〈0.05)。FTS组术后首日VAS较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明显改善(P〈0.05)。FTS组术后24h、72h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P〈0.05)。FTS组平均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组(P〈0.05)。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伴有中量血胸的胸部创伤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时,引入FTS理念,建立一套以胸腔镜微创手术为核心的规范化治疗策略,可以对胸部创伤进行早期确定性治疗,并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加快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创伤性血胸 电视胸腔镜手术 应激源
  • 简介: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复苏(DCR)结合大量输血模式(MTP)治疗创伤凝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ICU收治的严重创伤凝血病患者38例,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研究组采用DCR结合MTP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在入院12h和72h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的水平。统计入院72h红细胞(RBC)用量、ICU住院时间、休克纠正率、30d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72h凝血指标明显改善;研究组72h红细胞用量、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休克纠正率、30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R结合MTP治疗方法对改善凝血功能、抑制大出血、提高患者生存率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早期止凝血管理 创伤性凝血病 临床结局
  • 简介: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创伤气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创伤气胸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7.11%,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67%高于对照组的46.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创伤气胸患者的病情具有积极的作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创伤性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