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手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要求设计合理,设备齐全,护士工作反应灵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手术室要有一套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工作日趋现代化。本文浅谈2008年3月~2009年3月手术室抢救创伤休克的体会。

  • 标签: 手术室 创伤性休克 抢救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总结了2001年12月-2004年12月间抢救的88例创伤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精心治疗和护理,79例抢救成功;9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难以控制的急性出血和继发出血,2例死于脏器功能衰竭(MSOF),3例在术中出现心脏停搏,复苏无效;转送入院69人。结论快速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对抢救创伤休克患者的生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创伤休克、昏迷的临床表现,正确地判断病情,通过护理人员有效的紧急处理、监护、心理护理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休克 现场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创伤休克、昏迷的临床表现,正确地判断病情,通过护理人员有效的紧急处理、监护、心理护理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休克 现场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低压液体复苏对创伤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6年10月我院急诊科160例创伤休克患者早期采用低压和正压液体复苏的救治效果,以及两种方法对Hb、PT、PLT、Het的影响。结果:160例创伤休克患者中,早期低压复苏组死亡率20.73%,正压复苏组死亡率37.18%,其中以1~2h内两组间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的实验室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低压液体复苏可降低创伤休克患者的死亡率,其中休克后1~2h内控制输液量救治的关键。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低压复苏 正压复苏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休克家兔前列环素、血栓素水平的变化及纳洛酮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为休克组、复苏组、治疗组及假手术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各组休克前及休克后30min、60min、120min、180min、240min血浆血栓素B2(TXB2)及前列环素(6-酮-PGF1a)水平.结果治疗组与休克组比较,血浆TXB2下降、6-酮-PGF1a增加,差异显著(P<0.05).复苏组与休克组比较,上述两项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休克前后比较,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休克组与复苏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创伤休克血浆TXB2明显增高,6-酮-PGF1a水平明显下降,二者比例失调,纳洛酮可干预二者的表达.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血栓素B2 前列环素 治疗
  • 简介:在进行激烈运动后如果突然停止活动,就会造成一时性脑贫血,医学上称之为“重力性休克”。发生这种“重力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下肢肌肉血液供应需要量急剧增加,平常安静时的20—50倍,同时需要将大量的血液自下肢沿静脉回流到心脏,运动下肢肌肉快速的交替收缩和解松,对静脉来说好象是有一种节奏的挤压、对静脉血液回流起到重要辅助作。如果激烈运动后突然骤停站立不动,就会使下肢的血

  • 标签: 性休 静脉回流 一时性 眼前发黑
  • 简介:自1988~1997年笔者等共收治创伤尿道狭窄男性患者45例,均为骨盆骨折伴尿道损伤后遗症。我们采用后尿道吻合术治疗者33例,尿道拖入法治疗者12例。经过6个月~8年的随访,发现前者治愈率为84.8%(28/33),后者治愈率为83.3%(10/12)。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的年龄6~48岁,早期行单纯膀胱造口

  • 标签: 创伤 尿道狭窄 手术
  • 简介:创伤腹膜后血肿严重腹部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血肿内常伴有腹内脏器和大血管的损伤,病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术中是否切开血肿探查,不易把握,常有争议,临床手术中限时需解决而又棘手的问题。我院对35例创伤腹膜后血肿的病人进行手术处理,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 腹部外伤 并发症 手术治疗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1999年10月,本县一农户一头水牛发病。主诉:该牛已发病四天,少食后立即吐草,民间兽医认为"翻胃吐草",内服中药三剂未见好转。症状:病畜表现精神痛苦,头颈常向前伸、流

  • 标签: 手术治疗 创伤性 食道炎 精神痛苦 内服中药 食管
  • 简介:患者,女性,70岁。因心慌气紧半小时于2003年3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小时饮鲜牛奶250ml后突感喉阻、气紧、心慌,全身瘙痒速送我院。门诊测量血压0/0mmHg,脉搏扪不到。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10%葡萄糖酸钙,多巴胺、问羟胺静脉滴注,非那根25mg肌注并送入病房。病前未服其他药物及食物。平时每天早晨喝牛奶,无恶心呕吐、无

  • 标签: 牛奶 过敏性休克 抗生素 抗休克治疗
  • 简介:患者男,47岁.因左侧胸闷,于2002年10月18日收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闷,且日渐加重,呼吸不畅,有潮热,无盗汗、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睡眠以右侧卧位舒适.查体:T36.8℃,P80次·min-1,R21次·min-1,BP130/80mHg.发育正常,神清,精神欠佳,步入病房,自动体位,轻度贫血外貌.胸廓发育正常,左侧肋间隙明显增宽,叩诊音浊,听诊呼吸音消失.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WBC5.2×109·L~,L0.17,NO.77,RBC2.62×1012·L-1,HB83g·L-1,ESR38mm·h-1.胸X线片、超声均提示左侧胸腔积液(中等量).初步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给予氨苄西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抗炎、抗痨及支持对症治疗.9d后,加用调节免疫剂胸腺素粉针剂60mg+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治疗.首次治疗时,患者突感胸闷,头晕,恶心,随之大、小便失禁,呕吐,抽搐.查体:BP60/40mmHg,脉搏触及不清,神志模糊.考虑为胸腺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即行停用胸腺素,吸氧,静推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于5min后,患者神志恢复,生命体征平稳,T37℃,P82次·min-1,R23次·min-1,BP112/75mmHg.患者主诉疲倦、乏力、头晕、余无不适,继续治疗原发病,住院32d,好转出院.

  • 标签: 胸腺素 过敏性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免疫调节剂
  • 简介:患者男,46岁.因咳嗽、咳痰3d,于2003年8月28日就诊.既往患过肺炎,陪同人介绍患者对阿齐霉素(泰力特)过敏,家族中母亲有青霉素过敏史.查体:T36℃,BP112/80mmHg(1mmHg=0.133kPa),HR68次·min-1,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湿性啰音.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过敏性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抗生素
  • 简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不可预测的,与药物的剂量大小无关,属B型不良反应,发生后如不及时抢救,有导致死亡的危险。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的发展,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尤其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探讨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规律、特点,降低其发生率和病死率,本文对1998~200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522例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 药物过敏史 给药途径 发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