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为了观察分析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评价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从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检查,观察不同斑块类型的内造影剂的增强情况,观察超声增强斑块的超声增强部位,观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来对斑块的峰值强度(PI)、增强密度(DE)和达峰时间(TTP)。结果显示软斑块共有31例,超声增强率为100%,混合斑块共有20例,超声增强率为90%,但是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超声增强斑块增强部位以肩部增强发生概率最高(69.4%),以尾部增强发生概率最低(8.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块和混合斑块在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PI)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块的增强密度(DE)为(3.56±0.28)db/cm2,混合斑块的增强密度(DE)为(1.77±0.12)db/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有效显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对于斑块的易损性评价具有指导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多普勒超声(DUS)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MEDLINE、CNKI和WANFANGDATA,并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杂志,查找有关应用DUS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年限均为近十年)。由2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0.0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研究,共664例受试者。在各Meta分析中,观察组的颈内动脉舒张期末流速(ICAEDV)、颈总动脉内-中膜(CCAIMT)、颈内动脉阻力指数(ICARI)厚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SMD=16.84;95%CI13.53-20.14;SMD=0.55;95%CI0.48-0.63;SMD=0.12;95%CI0.08-0.15)。结论DUS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一定的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但应注意超声指标的应用条件,注意各个参数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能谱CTA与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价的对照分析情况。方法选择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超声和能谱CTA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颈动脉斑块位置和数量情况和患者斑块内三种不同成分能谱曲线情况。结果患者共存在68硬化斑块。从位置检出率上来看,能谱CTA检查检出率稍好于超声检查,但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脂质成分主要呈现为背向上上升曲线,能量上升,增高幅度越大。CT值也随之上升;纤维和斑块内出血表现为衰减曲线,能量上升,CT值下降,脂质成分主要呈现为背向上上升曲线,能量上升,增高幅度越大。CT值也随之上升;纤维和斑块内出血表现为衰减曲线,能量上升,CT值下降,和后者相比,前者的下降幅度显著较大,两两比较有效原子序数和曲线斜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检查方式均适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评价,超声适合初筛,能谱CTA可以准确检测出硬化斑块中的脂质成分,纤维基质和斑块内出血情况,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量化性数据。
简介:目的分析和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在MRI影像显示的信号特征,并分析斑块内部的病理学特点,为诊断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价值参考。方法抽取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AS患者(30块斑块)作为本次研究标本,对所有标本行MRI影像检测,再行病理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以病理为参照标准,在对斑块的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占比和斑块病变的危险系数上MRI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和病理检查诊断AS的一致性较好,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高,是诊断AS的具有前途性的影像学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6年 03月至 2018年 11月收治的 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 1组(脑梗死) --30例与观察 2组(脑出血) --30例,同期选择 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结果:观察 1、 2组 TC、 TG、 LDL-C、 HDL-C高于对照组, P< 0.05;而观察 1组的 TC、 TG、 LDL-C高于观察 2组, HDL-C低于观察 2组, P< 0.05。存在颈部斑块组的 TC、 TG、 LDL-C高于无颈部斑块组,而 HDL-C低于无颈部斑块组, P< 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脂水平异常具有密切相关联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0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1组(脑梗死)--30例与观察2组(脑出血)--30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结果观察1、2组TC、TG、LDL-C、HDL-C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1组的TC、TG、LDL-C高于观察2组,HDL-C低于观察2组,P<0.05。存在颈部斑块组的TC、TG、LDL-C高于无颈部斑块组,而HDL-C低于无颈部斑块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脂水平异常具有密切相关联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Atherosclerosis,CAS)斑块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以及MR在CAS斑块性质评估中的价值。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住院并经CT或MRI证实为初发脑梗死患者80例,经复查后将全部患者分为脑梗死复发组和脑梗死未复发组各40例。所选初发脑梗死患者均行3D-TOF、(DIR-FSE)T1WI、双回波T2WI和PDWI扫描。运用多序列对比MRI分析CAS斑块成分并进行AHA分型及稳定性评估,并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的狭窄程度。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梗死复发组以IV、V、VI型斑块为主,其中VI型斑块所占的比例,脑梗死复发组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复发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斑块及中、重度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组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比例明显低于中度狭窄的比例。结论与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相比,CAS斑块的稳定性与脑梗死复发更加相关,可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指标;多序列对比MRI具备对CAS斑块进行MR分型及稳定性评估的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检测技术在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状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6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超声影像检查技术进行检测。观察所有患者内膜厚度与粥样硬化斑块变化,斑块位置和颈动脉的出血情况。结果经超声影像检查可知,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较容易发生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分别为颈总动脉分叉部位、颈动脉的起始部位和颈动脉主干部位。使用超声影像技术检查出颈动脉硬化四种类型分别是软斑,硬斑,扁平斑以及溃疡性斑。临床治疗中采用CT检查确诊患有脑梗患者315例,占分析调查患者的36.2%,其中软斑及溃疡斑类型的动脉硬化更容易引发脑梗疾病。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超声影像检测技术可以及时检测出患者颈动脉部位是否产生粥样硬化病症,及时发现并采取治疗措施,能够及时避免患者脑部缺血产生猝死情况的发生,降低猝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开展重点探究颈动脉彩超检查在老年脑梗死粥样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开始前,选取60例研究对象,包括30例已经被确诊为脑梗死的老年患者和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脑梗死患者,经过对其基本情况调查后确认可入组参与实验,分别命名为患者组、对照组,均对其实施颈动脉彩超检查,比较其具体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检验后发现,患者组的粥样斑块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粥样斑块类型比较多,其中脂质型斑块占比最高,(P<0.05)。而且也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了检验,患者组、对照组分别为(1.22±0.41)mm、(0.62±0.11)mm,相比之下患者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之对照组更厚,(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颈动脉彩超检查能够比较准确的确认颈动脉粥样斑块数量,对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多排螺旋CT与MR诊断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112例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收治时间2019年08月-2021年08月,112例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观察组)和MR检查(对照组),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基本一致(P>0.05)。 结论 多排螺旋CT与MR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效果基本一致,多排螺旋CT诊断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明显优于MR诊断,临床可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选取适宜诊断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对比CT与MR技术在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分别采用CT与MR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比较CT与MR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结果:MR对颈动脉狭窄检出率(98.00%)略高于CT(96.00%),但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MR对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98.00%)高于CT(8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应用效果相当,MR技术在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应用效果优于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