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12月间收治的颈动脉粥斑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并以同期到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RI、PI、D/S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6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共检出颈动脉斑块126处,其中,稳定斑块57处,占比45.24%,易损斑块69处,占比54.76%,前者略低于后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对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态、稳定性以及新生血管血流状态、微灌注状态进行充分诊断,为患者的病情预测与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易损斑块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颈动脉转流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86例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使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5例)。研究组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颈动脉转流术,对照组使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观察两组术中阻断血流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应用转流管对术中脑缺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均提示颈动脉通畅。研究组阻断血流时间为(4.0±1.0)min,短于对照组的(10.0±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2.22%),对照组出现小面积脑梗死3例(7.32%);术后1年复查两组均出现颈动脉再狭窄1例(2.22%)。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联合颈动脉转流术可缩短术中脑缺血时间,对脑组织起到强有力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管转流术 阻断时间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中远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 32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CAS组和CEA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年龄(t=0.098,P=0.023)、饮酒情况(χ2=8.055,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A组合并不稳定斑块较多(χ2=4.392,P=0.038),CAS组合并较多双侧病变(χ2=9.673,P=0.038)。围手术期,CEA组应用甘露醇较多(χ2=78.614,P<0.001),CEA组切口/穿刺点并发症(χ2=5.158,P=0.035)、肺部感染(χ2=6.355,P=0.013)、脑过度灌注综合征(χ2=5.158,P=0.035)、颅外神经损伤(χ2=23.760,P<0.001)均多于CAS组,CAS组急性肾衰竭(χ2=10.393,P=0.001)较多。术后两组存活率及术侧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组中位生存时间53.195个月(95%CI:52.040~54.350),CEA组中位生存时间54.492个月(95%CI:53.790~55.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CEA组含有更多的不稳定斑块病变,却有更低的围手术期卒中率,支持不稳定斑块患者应倾向于内膜剥脱治疗。脑过度灌注综合征风险CEA组高于CAS组,CAS在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及伤口局部并发症方面显著优于CEA。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arterystending,CAS)是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见效快、致残率低、并发症少、安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考虑其仍是一种侵袭性的介入性治疗,同样会有并发症,所以严格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非常重要。2001年10月-2003年2月期间,我院共进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20例21支颈动脉狭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治疗 颈动脉狭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动脉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99例2014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疾病患者,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内膜中层增厚、颈动脉轻度狭窄、斑块形成以及重度狭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87.5%、95.45%和100%,诊断准确度很高。结论颈动脉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颈动脉 超声检查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总结9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的护理。护理重点;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知识宣教、相关的术前准备,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症,有利于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 护理
  • 简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用于颈动脉闭塞患者已经有数十年历史,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实,对于近期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CEA能够有效地预防卒中,临床试验资料提示,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相比,CEA对有症状患者的卒中预防作用更加显著。然而,如果CEA治疗与单独内科治疗相比,颈动脉狭窄≥60%但其他方面健康的人群将来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很低,包括致残性脑梗死。最近,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颈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增多。随着技术地不断提高,操作风险已明显降低,正在逐渐接近所报道的CEA风险。CEA相对于CAS的益处和作用持续时间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的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 标签: 预防作用 动脉 支架 随机对照试验 操作风险 CE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维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8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计算三维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计算三维颈动脉超声诊断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符合率,评价三维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维颈动脉超声检查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度为92.59%(150/162),特异度为92.86%(65/70),灵敏度为92.39%(85/92),阳性预测值为94.44%(85/90),阴性预测值为90.28%(65/72)。三维颈动脉超声诊断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符合率分别为81.48%(22/27)、93.94%(31/33)、100.00%(19/19)、100.00%(13/13),且三维颈动脉超声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Kappa值=0.895,一致性高。结论三维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准确诊断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对于不适宜DSA检查的患者可采用三维颈动脉超声检查。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颈动脉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在颈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疾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均行颈动脉超声的检查,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比,分析颈动脉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患者行颈动脉超声的检查情况内膜中层增厚21例(21.0%),形成斑块62例(62.0%),动脉轻微狭窄11例(11.0%),重度狭窄6例(6.0%);其检查结果和临床病理诊断比较,诊断的符合率依次为100%、95.4%、100%、100%。结论颈动脉超声在临床检查颈动脉疾病时,可尽早查出患者的病变症状,诊断结果精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可以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超声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2010年5月~2012年11月,共19例患者进行CEA,患者术前均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证实颈内动脉狭窄>70%,术中均用转流管及人工血管补片扩大成型。结果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围手术期无脑出血及脑梗死发生,1例CEA术后36h颈部创口处出现大血肿导致呼吸困难行血肿清除后好转,无舌下神经损伤病例。患者都得到随访,术后随访1~25个月,除1例在随访期间因心脏病死亡外,其余病例病情均稳定。结论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转流管 人工血管补片
  • 简介:摘要总结36例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术前准备,术后重视患者体位与活动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加强颅内高灌注症状、低血压等的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同时做好出院指导,以保证手术成功。36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其中2例出现高血压,2例颅内高压,8例现低心率及低血压表现,1例出现脑梗,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3-10天出院。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护理 血管痉挛 脑缺血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期间使用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动脉狭窄术后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地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中应用颈动脉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2019年5月到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n= 103),同期抽取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n=100),观察两组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血管壁斑块形成、颈动脉内膜增厚等情况,对比血流动力学以及颈动脉血管壁内 中膜厚度(IMT),判断有无颈动脉狭窄以及狭窄程度。结果: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患者IMT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体检人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超声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颈动脉血运重建方法在同期颈动脉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进行颈动脉和冠状动脉同期血运重建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颈动脉内膜剥脱组(CEA组)及颈动脉支架组(CAS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CEA组42例,平均手术时间(288.81±43.28)min,出血(419.05±127.33)ml;CAS组11例,平均手术时间(251.82±23.16)min,出血(318.18±98.16)m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0 d内CEA组出现小卒中4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4例、围手术期肺部感染2例、4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表现,无心肌梗死及死亡病例;CAS组出现TIA 2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结论在同期颈动脉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术均可取得较好效果,应根据病变特点及术者经验选择适合的颈动脉血运重建方法。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颈动脉狭窄 冠心病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 简介:1概述1.1指南制定的方法和背景本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织,在近年临床研究证据及2008年学组编写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基础上,参考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mericanStrokeAssociation,AHA/ASA)发布的相关指南,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指南 美国卒中协会 血管外科学 临床研究证据 美国心脏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