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在牙齿修复过程使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此研究的随机选取的 104例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4-2020/4,分为使用基础修复的对照组( n=52)和引入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的观察组( n=52),评价疗效。结果: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治疗率比使用基础修复的对照组高( P< 0.05);治疗后的观察组出现牙周炎、牙龈炎、牙髓充血等并发症的概率更低( P< 0.05)。结论:对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能够获得满意疗效,患者牙齿修复后的并发症概率低,牙齿康复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状况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牙髓 牙体 正畸联合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上前区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术后软硬组织变化的差异,为临床美学区种植的种植时机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上前区牙列缺损、需行单牙种植修复的患者89例,男性48例,女性41例,年龄(38.0±13.3)岁,种植体植入6个月后制作临时修复体,软组织塑形3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随访6个月。将病例按不同的种植时机和术式分为3组:即刻种植不翻瓣组(26例)、即刻种植翻瓣组(30例)和早期种植组(33例,拔牙4~8周后早期种植)。比较3组患者种植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患者于种植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测量种植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唇侧骨板厚度,并计算唇侧骨板吸收量(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和唇侧骨板吸收率;利用GuideMia、PlastyCAD、Geomagic工程学软件对3组患者术后即刻唇侧骨体积增量(术后即刻-术前)、术后6个月剩余骨体积(术后6个月-术前)及骨体积吸收率进行三维量化分析。于种植术后9、15个月评估3组患者粉色和白色美学指数;术后6个月测量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值;永久修复后6个月调查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即刻种植不翻瓣组种植手术时间最短,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为36.5(33.3,38.5) min,术后9个月粉色美学指数[8.5(8.0,9.0)分]及患者满意度[8.0(7.3,8.8)分]显著好于其他两组(P<0.05)。3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早期种植组唇侧骨板厚度[3.09(3.00,3.25) mm]显著大于即刻种植不翻瓣组和即刻种植翻瓣组[分别为1.90(1.72,2.33)和2.39(2.05,3.06) mm](P<0.05),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不翻瓣组唇侧骨板吸收量[0.61(0.35,0.98) mm]显著小于即刻种植翻瓣组[1.13(0.97,1.53) mm]和早期种植组[1.23(1.07,1.37) mm](P<0.05)。即刻种植不翻瓣组术后6个月剩余骨体积[38.7(31.2,54.6) mm3]显著小于早期种植组[109.1(85.6,263.1) mm3](P<0.05),与即刻种植翻瓣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能缩短治疗时间,较好恢复前牙美学效果,患者更青睐,即刻翻瓣手术并不能显著增加术后唇侧骨量,即刻种植不翻瓣手术术后骨吸收较少;4~8周早期种植能更好地维持种植体唇侧三维骨量,3组患者短期内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牙种植 美学,牙科 疗效比较研究 即刻种植 早期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恒上前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进行牙体牙髓正畸牵引修复;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去牙周修复断端。结果随访1-2年,统计术后康复情况,并计算治疗有效率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45.5%(P<0.01);观察组牙周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采用牙体牙髓正畸方式进行修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修复方式的修复效果,外形美观并且较为实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 正畸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恒上前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30颗)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将采用常规去牙周修复断端的15例(15颗)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的15例(15颗)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临床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46.67%;观察组患者牙周炎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采用牙体牙髓正畸修复,可有效提高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恒上前牙 牙龈下牙折 牙体牙髓 正畸修复
  • 简介:目的通过一个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来比较采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PhysiologicalAnchorageSpee'sWireSystem,PASS)和MBT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正完成的拔牙病例的上中切牙转矩,以比较两种不同矫正系统在上前内收过程中对于上前的转矩控制的效果.方法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收集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需要拔牙矫正的病例.病例纳入标准:汉族;安氏Ⅰ类或Ⅱ类;恒牙列;设计上颌拔除两颗第一前磨牙;上颌支抗设计为中度或强支抗.研究收集并完成矫正病例40例,随机分组以年龄、性别作为分层依据,采用随机信封进行分层随机化分组,PASS组19例,其中男6例,女13例;MBT组21例,男8例,女13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两种不同的矫治技术完成正畸矫治.采集患者治疗后的头颅侧位片及牙[牙合]模型,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通过数字化三维模型测量,测得矫正后PASS组患者的上中切牙相对于解剖[牙合]平面的转矩角度值为(8.7±5.5)°,而MBT组为(5.3±4.4)°,P=0.036.与以往研究得出的中国人正常合上中切牙转矩的均值(10.8±3.1)°相比较,PASS组与正常[牙合]均值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而MBT组与正常[牙合]均值间的差异则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二维头颅侧位片测量两组患者切牙唇面切线与眶耳平面的后下夹角,PASS组为(91.5±6.5)°,MBT组为(87.8±8.6)°,P=0.141.结论从三维模型的测量结果来看,与MBT技术相比较,PASS技术矫正完成的病例其前牙的转矩值更接近于正常[牙合]人群.对于上颌拔牙病例而言,由于PASS技术将前牙托槽的槽沟尺寸减小为0.020英寸×0.027英寸,减小了弓丝与槽沟间的余隙,从而更利于上前的转矩控制,避免其在内收过程中过于舌倾.

  • 标签: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 生理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 上切牙转矩 三维数字化模型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上前埋伏阻生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60名上前埋伏阻生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实施外科导萌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和实施口腔正畸治疗的研究组,每组各30名病人。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情况出现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上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正畸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出现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上前阻生的临床应用。方法: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我院100例接受的上前阻生口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考组、观察组,各50例。参考组给予外科手术萌出,观察组给予口腔正畸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上前阻生患者的治疗上前阻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0.0%,参考组满意度70.0%,观察组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的萌出成功率为100.0%,显著高于参考组成功率94.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能有效改善上前阻生患者治疗上前阻生情况,提高萌出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上前牙阻生 口腔正畸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上前埋伏阻生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方法:针对80名上前埋伏阻生病人进行研究,将病人随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40名病人。对照组采用外科导萌手术疗法,研究组采用口腔正畸治疗。就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牙槽骨密度、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牙槽骨密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上前牙埋伏租生 口腔正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治疗上前埋伏阻生时,应用口腔正畸方案,探究其效果。方法:纳入的时段为2017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取10例在本院开展治疗的上前埋伏阻生患者,对其做统计对比,随机规范化分组,分为2组,即5例对照组,用常规疗法,5例观察组,用口腔正畸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临床疗效经过治疗对比,发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

  • 标签: 上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正畸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上前阻生的临床应用。方法: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我院100例接受的上前阻生口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考组、观察组,各50例。参考组给予外科手术萌出,观察组给予口腔正畸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上前阻生患者的治疗上前阻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0.0%,参考组满意度70.0%,观察组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的萌出成功率为100.0%,显著高于参考组成功率94.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能有效改善上前阻生患者治疗上前阻生情况,提高萌出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上前牙阻生 口腔正畸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恒上前冠根折患者的牙体牙髓结合正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口腔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恒上前冠根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研究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案,研究组采用牙体牙髓结合正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咀嚼功能。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体牙髓结合正畸治疗在恒上前冠根折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可推广。

  • 标签: 恒上前牙冠根折 牙体牙髓 正畸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前埋伏阻生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及安全行。方法:样本共计3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参照组均开展外科导萌手术,将样本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参照组与其比对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更高,参照组与其比对直观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经计算后为P<0.05。结论:上前埋伏阻生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实施可行性。

  • 标签: 上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正畸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上前埋伏阻生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范围2021.4-2024.5,观察对象从该时间段内本科室收治的上前埋伏阻生患者中抽取40例,通过红黄球分组法分对比组(常规外科治疗方法)及观察组(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分别20人。对比观察2组上前埋伏阻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同对比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9例(95.00%),明显比较高(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概率1例(5.00%),明显比较低(P<0.05)。结论:上前埋伏阻生患者采取口腔正畸治疗具有突出疗效,一方面能够使患者治疗有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康复,在临床实践中推荐广泛运用。

  • 标签: 上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 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治疗恒上前龈下牙折的预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有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恒上前龈下牙折预后效果理想,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牙体牙髓联合正畸方法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治疗恒上前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5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进行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26例)进行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治疗,对两种修复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牙体牙髓 正畸修复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恒上前龈下牙折治疗中采用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去牙周修复断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加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治疗恒上前龈下牙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 正畸修复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龈下牙折, 分析患者的病情改善成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 恒上前龈下牙折 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58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护措施,观察组则为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 分析病情治疗结局。 结果: 从质量上看,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观察组为 93.1% ( 27/29 ),优于对照组的 86.2% ( 25/29 ),与此同时, 观察组 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为 6.9% ,对照组为 17.2%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除此之外,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3.1% ( 27/29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2.8% ( 24/29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 治疗方案能够控制并发症,具有治疗的安全性,并能够达成一定的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正畸 修复治疗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