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上唇长度与上中切牙显露量的关系,为前牙美学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中选择个别正常者304名(男性154名、女性150名,18~49岁),按照年龄分为18~29岁组(104名,男性53名,女性51名)、30~39岁组(110名,男性56名,女性54名)、40~49岁组(90名,男性45名,女性45名),拍摄记录受试者下颌姿势位、发“che”音和姿势性微笑时的动态视频影像,并从中选择具代表性的3张面部图像,使用ImageJ软件,测量上唇长度和厚度以及上中切牙显露量。分析各测量项目的组间差异和性别差异,对下颌姿势位上唇长度和上中切牙显露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下颌姿势位时18~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上唇长度分别为(21.9±2.2)、(22.5±2.5)、(23.1±2.2) mm,其中40~49岁组显著大于18~29岁组(P<0.05)。下颌姿势位、发“che”音时和姿势性微笑时40~49岁组上中切牙显露量[分别为(1.4±1.2)、(4.7±2.4)、(7.7±2.4) mm]均显著小于18~29岁组相应状态[分别为(2.3±1.4)、(5.5±2.2)、(8.8±2.0) mm](P<0.05)。下颌姿势位和姿势性微笑时30~39岁组上中切牙显露量[分别为(1.8±1.4)、(8.2±2.0) mm]均显著小于18~29岁组相应状态(P<0.05)。随年龄增长,上中切牙显露量均逐渐减少;下颌姿势位和发“che”音时(除40~49岁组发“che”音时)各组女性上中切牙显露量均显著大于同组男性(P<0.05),而姿势性微笑时同组上中切牙显露量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49岁个别正常下颌姿势位上中切牙显露量与上唇长度呈显著线性相关(r=-0.325,P<0.01)。结论前牙美学修复设计时需考虑性别差异,下颌姿势位和发“che”音时上中切牙显露量较姿势性微笑时更有参考价值;40~49岁个别正常上唇长度较18~29岁显著增加,上中切牙显露量显著减小。

  • 标签: 美学,牙科 义齿修复术 义齿设计 牙修复体设计 上中切牙显露量 上唇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上前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上前埋伏阻生患者46例,入选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科导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口腔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9%,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上前埋伏阻生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正畸 效果
  • 简介:一、病史患者,女,12岁.主诉:右上前腭侧萌出.否认相关系统性疾病且无家族史.二、临床检查1.面部:左右基本对称,微笑时右上前区露有空隙(图1).2.口内检查:恒牙期,双侧磨牙中性关系,上下颌牙列中线不正,上中线右偏2mm,13低位且近中旋转,11和12腭侧异位,拥挤度为上颌5.8mm,下颌3.1mm,Spee曲线曲度4mm.前牙覆盖1.1mm,覆(牙合)1.1mm,上前牙轴唇倾.Bolton指数分析:前牙比为79.16℃;全牙比为92.35℃.(图1)。

  • 标签: 上前牙区 正畸治疗 腭侧 Bolton指数分析 成角 冠根
  • 简介:上前位于面部突出位置,常因外伤而缺失,当前牙深覆[牙合]时,上下牙之间的颌间隙过小,甚至下牙的切缘咬在上颌牙槽嵴的黏膜卜,没有足够的修复空间,如果勉强去修复,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影响牙颌系统的正常功能,有些甚至成为不良修复体,给患者造成痛苦。我们用小平导,首先矫治深覆[牙合],取得足够的修复空间后,再进行修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上前牙缺失 深覆[牙合] 修复 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上前区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单个上颌前牙损坏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即刻种植)和对照组(早期种植)各4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修复后半年和一年的骨吸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4度牙龈乳头指数,观察组1度、2度和3度牙龈乳头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前区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均对牙槽骨有较好保留,且即刻种植的牙间乳头美学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即刻种植 早期种植 上前牙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上前埋伏阻生运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本院确诊上前埋伏阻生患者71例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将接受常规阻生齿手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35),接受口腔正畸治疗者设为实验组(n=36)。收集患者诊疗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后不良预后发生率、牙列美观满意度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不良预后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咬合平面、面长轴垂直、对称性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上前埋伏阻生口腔治疗中的实施,可对患者牙列不齐实现针对性调整,提升治疗后前牙整体咬合平面齐整、面长轴垂直性及对称性,改善牙列整体美观度。

  • 标签: 上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正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报道1例上前区多生牙3颗。

  • 标签: 多生牙 埋伏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在上前埋伏阻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2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上前埋伏阻生患者共计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额外给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齿美观程度及咬合程度评分、牙周疾病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牙齿美观程度及咬合程度评分更高(P<0.05),牙周疾病发生率更低(P<0.05),生活质量更优(P<0.05)。结论:对于上前埋伏阻生患者,口腔正畸治疗后患者牙齿异常情况少,牙周疾病发病率低,生活质量更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上前牙埋伏阻生 牙齿异常 牙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在进行上前埋伏阻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在治疗效果。方法 对2020年7月~2021年7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上前埋伏阻生病人76例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外科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对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后的牙齿异常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牙齿异常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进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的治疗过程,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牙齿异常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不断推广。

  • 标签: 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正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前埋伏阻生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上前埋伏阻生患者中取94例,时间段为2019年7月-2021年11月。以盲选的方式,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口腔正畸治疗)、对照组(47例,常规治疗),总结2组的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好转率(95.74%)、治疗满意度(97.87%)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4.26%)较低,组间有差异(P

  • 标签: 上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正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价微种植体在矫治微笑露龈病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15例于武汉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进行正畸治疗并伴有露龈笑的患者,在前牙区及后牙区的牙槽骨中植入微种植体,术后即刻加力,每侧前牙垂直向加力100 g,后牙水平向加力200 g。临床观察露龈笑改善后,取出前牙种植钉,继续利用后牙区种植钉关闭剩余间隙。结果15例患者牙龈暴露量减少(1.59±0.88) mm。头影测量分析显示上中切牙切端至上唇下缘的垂直高度平均减小(2.46±0.90) mm,中切牙临床牙冠长度减少(0.55±0.43) mm、侧切牙临床牙冠长度减少(0.37±0.27) mm、尖牙临床牙冠长度减少(0.50±0.51) mm,且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治疗后牙根未见明显吸收。结论前牙区微种植体支抗可有效压低上前,改善露龈笑,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微种植体 种植体支抗 露龈笑 压低上前牙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人们的正畸意识普遍提高,对前牙的美观性也越来越关注,上前正常的唇倾度是保证前牙美观性的关键因素。对上前施加合适的转矩不仅是前牙美观的需求还可避免咬合创伤的发生,保护牙体与牙周组织的健康,保障患者牙齿的咬合、覆合覆盖关系正常,同时提高矫正治疗的稳定性[1]。因此良好的转矩控制是正畸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就固定矫治器中影响转矩的各类因素以及控制转矩的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正畸 转矩 影响因素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上前埋伏阻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青冈县人民医院治疗的40例上前埋伏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外科导萌手术治疗,研究组行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上前埋伏阻生的效果较好,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口腔正畸 上前牙埋伏阻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照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主要就上前埋伏阻生运用口腔正畸治疗的应用效果以及价值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实验选择从2020年7月到次年12月之间在本院进行口腔治疗的106名患者作为样本,使用随机数的方法将病患分为数量相同且均为53的研究组以及观察组。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观察组中的患者进行常规的上前埋伏阻生治疗方式,研究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运用口腔正畸的治疗,对两组患者可能遭遇不良事件的概率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并整理。结果:收集相关数据可知,进行一般的上前埋伏阻生的治疗的观察组病患相比于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运用口腔正畸的治疗的研究组,其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相对更高一些,同时,研究组的病患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一些。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对上前埋伏阻生的患者有明显疗效,而且还能大幅度降低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 标签: 上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正畸 治疗 临床效果 研究与分析
  • 简介:一、病史患者,女,12岁。主诉:牙不齐。二、临床检查1.面部:颜面不对称,下颌略右偏。直面型,上颌相对发育不足。见图1。2.口内检查情况:13、23、33未萌出,73滞留,重度拥挤,磨牙Ⅲ类关系,前牙对刃。见图1。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上前牙 埋伏牙 多发 颜面不对称
  • 简介:目的探讨美学区单个上前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临床疗效。方法7例上颌单个无法保留患牙,拔除后即刻植入种植体.当日制作并戴入临时树脂冠,6个月后复诊取模,选择合适基台制作永久金属烤瓷或全瓷修复体.最终修复体戴人后1年复诊.比较刚戴入修复体与1年后随诊时种植体周骨组织水平以及红色美学指数(PES)的变化情况。结果种植体成功率为100%,种植体近、远中周牙槽骨变化分别为(0.79±0.48)mm、(0.71±0.46)mm:刚戴人修复体与1年后随诊时PES值分别为(8.6±1.3)和(11.1±1.8),Walcoxon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情况下.单牙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可取得很好的美学效果,种植体周软组织美学效果随着戴人时间增长可得到改善,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即刻种植 即刻非功能修复 红色美学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上前种植修复患者,讨论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上前种植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9月--2016年9月,患者总计86例。在分组研究中,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对照组患者基线水平为6.78±0.25;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25±0.92;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86±0.48。观察组患者的基线水平为6.80±0.23;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56±0.90;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76±0.5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前种植修复患者,有效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干预后,在修复效果上值得肯定,对患者积极作用突出,同时经过红色美学指数分析后,发现效果与常规技术没有明显差异,在可行性上值得肯定。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引导骨再生技术推广应用。

  • 标签: 引导 骨再生 技术 上前牙 种植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