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简称"首发专项")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过程管理,提升临床研究能力。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研讨、政策及实践经验总结等方法,提出了首发专项质控体系建设框架、质控内容及实施办法。结果首发专项质控体系包括三级质控:一级质控为项目自查,责任人为项目负责人;二级质控为单位核查,责任人为项目承担单位;三级质控为第三方稽查,责任人为首发专项办公室。质控内容重点关注项目执行过程是否符合伦理规范,数据是否真实,是否严重违背方案,进度是否严重滞后及是否有可靠的质量保障措施等。结论首发专项的三级质控体系为我国各类基金支持的临床研究项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其实施效果有待未来的实践加以检验。
简介:目的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升疼痛护理质量。方法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第四章第十三节"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中的要求,制定疼痛护理专项检查表单,分别从疼痛评估、疼痛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患者疼痛健康宣教、疼痛记录、护士对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疼痛管理团队建章立制及活动记录六个维度,由专人对外科片护理单元进行三轮术后疼痛护理专项检查,并落实PDCA循环。结果疼痛评估合格率由45%提升到98%,措施落实合格率由60%上升到99%,健康宣教合格率由50%上升到98%,疼痛记录合格率由30%上升到96%,知识掌握合格率由52%上升到95%,团队管理合格率由25%上升到98%。结论专项护理检查使疼痛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是全面提升专项护理质量的一种好方法。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专项质控,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及时跟踪持续改进完成情况。方法:对照标准,通过回头看方式,对辖区10家助产医疗服务机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进行季度检查督导,督促落实情况。结果:通过质控,查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制定解决对策及措施,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规范管理,完善落实相关制度、工作流程。使《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更好地为公民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过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及药学干预的实际价值。方法: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7月,地点为我院,均为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门诊或住院患者,样本数量100例,依据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药学干预的开展时间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开展前)、观察组(开展后),比较活动开展前后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以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用药费用。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0.00%,对照组为6.00%,P<0.05;抗菌药物平均应用时间观察组为(4.36±0.53)d,对照组为(6.95±1.07)d,P<0.05;抗菌药物平均花费观察组为(362.15±53.96)元,对照组为(516.37±65.19)元,P<0.05。结论:医院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及药学干预能够有效规范抗菌药物应用,提升其应用合理性与规范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疼痛专项护理在外科患者围术期应用对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科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手术患者62例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入两组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疼痛专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36h、48h的静息疼痛NRS评分和活动性疼痛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12h、24h、36h的重度静息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仅术后48h的重度静息痛发生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3d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生活质量量表的6个维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专项护理在外科患者围术期应用能促进术后疼痛症状缓解,改善睡眠质量,进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