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医学人文教育对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个人沟通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评估。通过开设专门的沟通课程、实践教学与临床实习结合以及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考核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并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促进康复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增强社会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 标签: 医学人文教育 康复治疗 沟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用中药敷贴辅助治疗对踝部关节骨折患者疗效、疼痛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经受手术治疗后的踝部关节骨折患者中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外用中药敷贴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疗效、患肢疼痛程度以及炎性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疗效、疼痛及炎性因子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试验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踝部关节骨折患者,外用中药敷贴辅助治疗与单纯常规治疗相比,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疗效、减轻疼痛,减少炎性因子的表达,有极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外用中药敷贴辅助治疗 踝部关节骨折 疗效 疼痛 炎性因子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野黄芩苷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核转录因子NF-кB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野黄芩苷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野黄芩苷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巨噬细胞炎症模型,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野黄芩苷对核转录因子NF-кB的影响。结果 MTT比色法检测显示野黄芩苷在100μM浓度以下48h内对RAW264.7细胞没有毒性作用;荧光素酶检测试验显示野黄芩苷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NF-кB报告基因的表达。结论 野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NF-кB的活化发挥抗炎作用。

  • 标签: 野黄芩苷 抗炎作用 核转录因子NF-кB
  • 简介: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8例未治疗MM患者(未治疗组)、31例治疗后的MM患者(联合化疗组15例,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组16例)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MM患者血清IL-16水平(18.66±3.4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24±2.05)ng/L(P〈0.01),特别在未治疗组血清IL-16水平最高[(22.26±4.53)ng/L]。联合化疗组患者血清IL-6水平(15.89±3.44)ng/L较未治疗组明显下降(P〈0.01)。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组患者血清IL-6水平(12.47±3.11)ng/L最低,较未治疗组及联合化疗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或〈0.05)。结论沙利度胺可能存在下调IL-16的水平,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白细胞介素-6 沙利度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酸脱氢酶在肝外胆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正常组织标本40例为对照组,分析肝外胆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谷氨酸脱氢酶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低表达25.00%,中表达35.00%,高表达40.00%,其谷氨酸脱氢酶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42.50%、2.50%,且低表达、中表达及高表达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60.00%、35.71%、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酸脱氢酶表达水平在肝外胆管癌肿瘤组织中存在明显增长,有望成为今后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谷氨酸脱氢酶 肝外胆管癌 肿瘤组织 表达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 检测 DSG3、 P40、 TTF-1、 NapsinA在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活检小标本中鳞状细胞癌( SCC)与腺癌( AC)的表达及其鉴别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 SP法检测 2016年 1月 -2017年 12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 96例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小标本中 DSG3、 P40、 TTF-1、 NapsinA表达,并结合 NSCLC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DSG3和 P40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8.9%( 40/45)和 93.3%( 42/45),特异性分别为 100%、 100%; TTF-1、 NapsinA在肺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2%( 46/51)、 80.4%( 41/51),特异性分别为 93.3%、 100%。 DSG3和 P40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的表达与在肺腺癌组中的表达有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NapsinA、 TTF-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较肺鳞癌组的表达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在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小标本中联合检测 DSG3、 P40、 TTF-1、 NapsinA对鳞癌与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DSG3 P40 TTF-1 NapsinA 活组织检查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中柯里拉京对PD-1及其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并检测其相应的病理改变。方法采取颅内注射1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方法在Balb/c小鼠中诱导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动物模型。本实验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病毒感染组,地塞米松组,和柯里拉京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PD-1,PD-L1,和Foxp3的表达变化,并且采用HE染色法检测相应的神经病理。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小鼠脑组织中PD-1,PD-L1和Foxp3的表达量在病毒感染组中明显降低(P<0.05)。与病毒感染组相比,柯里拉京组这三个分子的表达量均升高(P<0.05)。此外,柯里拉京组脑内的病理变化如出血和坏死等与病毒感染组相比均明显减轻。结论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动物模型中,PD-1,PD-L1和Foxp3的表达下调;而柯里拉京治疗可以升高这三个分子的表达并改善相应的病理改变。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PD-1, PD-L1 Foxp3,柯里拉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血清TBiL(总胆红素)、BUN(尿素氮)、LDH(乳酸脱氢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AST(谷草转氨酶)等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50例患儿,均确诊为NHB,本次调取均为2020.01~2021.01内,设为分析组,同期取健康新生儿50例设为对比组。2组均检测血清TBiL、BUN、LDH、CKMB、AST等指标。比较组间检测结果。结果:相较于对比组数据,分析组血清TBiL、LDH、CKMB、AST等指标水平更高(P<0.05);但二组BUN水平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NHB患儿发生中血清TBiL、LDH、CKMB、AST等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测定前述指标,可用于判定NHB患儿病情,因此需予以重视。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TBiL BUN LDH CKMB AST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 D3(Cyclin D3)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10例正常脑组织与25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脑组织中 Cyclin D3 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 Cyclin D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Cyclin D3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阳性表达率增高(P

  • 标签: 细胞周期蛋白 D3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转移
  • 简介:现代医院医保管理需要建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医保管理程序,应用信息管理手段来满足医保政策的要求,从而达到医院医保管理规范科学的目的。笔者重点阐述信息技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取得的成效,为更多医院的信息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 标签: 医保 信息化管理 单病种结算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 Microalbuminuria, UALB)、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β2微球蛋白( β 2-microglobulin, β2-MG)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方法:选取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我院收治的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70例为糖尿病肾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 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 UALB、 vWF、 β2微球蛋白水平,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病程分期,分析 UALB、 vWF、 β2微球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不同病程之间的关系,采用 Pearson分析 UALB、 vWF、 β2微球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正常组在性别、年龄、体重、血压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 0.05);糖尿病肾病组 UALB、 vWF、 β2-MG水平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二氧化锆全瓷冠对前牙缺损修复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2-01至2022-12收治的70例前牙缺损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研究组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比两组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表达。结果:牙齿修复前两组患者龈沟液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差异可忽略(P>0.05),修复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IL-1β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缺损修复患者使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改善患者口腔炎症有显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二氧化锆全瓷冠 前牙缺损 龈沟液 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