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霉菌药物和康复新液治疗霉菌性食道炎的比较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霉菌性食道炎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抗霉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痊愈13例,好转10例,无效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患者痊愈16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8%,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症状评分情况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名有显著性的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虽然两组患者的相关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降低的趋势更加明显,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霉菌性食道炎过程中使用抗霉菌药物的效果明显优于康复新液治疗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 目的 在经过病理确诊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 IMN)患者中,观察血清抗 磷脂酶A2 受体(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PLA2R)抗体 与临床及病理指标、足细胞损害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 3月 -2019年 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肾穿刺活检确诊为 IMN患者( 75例)、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 3例 、非膜性肾病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清抗 PLA2R抗体水平与 IMN患者临床指标、 组织病理学指标及足细胞结构与功能指标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 3月 -2019年 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肾穿刺活检确诊为 IMN患者( 75例)、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 3例 、非膜性肾病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清抗 PLA2R抗体水平与 IMN患者临床指标、 组织病理学指标及足细胞结构与功能指标改变的关系。结果 1.75例 IMN患者中 62例( 82.6%)血清抗 PLA2R抗体阳性。根据血清抗 PLA2R抗体是否阳性,将 IMN组患者分为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两组蛋白尿分别为 3.6±1.7 g/d和 2.5±2.0 g/d、血清白蛋白分别 25.4±12g/d和 28.5±10g/d、 血清肌酐分别为78±37umol/l和 67±28u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与抗体阴性组比较,阳性组足细胞 LC3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肾小球足细胞足突融合程度较重(( 68.1±20.6) % vs ( 86.8±19.0) %)、基底膜增厚更加明显( 667±299 nm vs 970±320 nm)、自噬体数目更多( 0.5±0.2 /μm2 vs 1.4±0.4 /μ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相关分析显示,在 IMN患者中,血清抗 PLA2R抗体水平与 24小时蛋白尿定量水平、血清肌酐、足细胞足突融合程度、基底膜增厚、自噬体数目呈正相关( r=0.54, 0.63、 0.77、 0.34、 0.66, p值均小于 0.05),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r=0.47, p<0.05),但与 IMN病理分期无明显相关( r=0.37, p>0.05)。 结论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行巩膜下巩膜咬切术19例、小梁切除术11例;比较本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和视力,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0例(30眼)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均顺利完成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手术后的眼压较手术前降低,视力较手术前提高;经T检验,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差异均显著(P<0.05);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虹膜炎症反应、前房积血、眼压偏低等为主,经对症处理后均显著缓解,未见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玻璃体脱出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注重术前处理和手术技巧,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获得满意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VEGF药物联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药物控制眼压不佳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6例(36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待虹膜或房角新生血管消退后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眼压情况。结果患者术前眼压(50.3±2.8)mmHg;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眼压分别为(31.1±5.6)、(23.4±5.7)、(13.2±4.6)mmHg。与治疗前比较,不同时间点的眼压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抗HP方法治疗不明原因的合并HP感染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情况。方法将53例不明原因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感染HP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予奥美拉唑、海地特、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2周,其余药物与对照组相同,疗程为1个月。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疗程结束后1月复查胃镜了解胆汁反流及胃黏膜炎症情况、HP转阴情况,并随访6个月观察疾病复发情况。结果不明原因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感染HP的患者经HP根除治疗同未采用根除治疗比较,前者治愈率、HP转阴率明显好于后者,治愈后6个月复发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不明原因的合并HP感染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常规应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和胃动力药物的基础上,应考虑HP根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限定时间内收治的9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命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完成了3个疗程的治疗,中途无一例脱落。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低于对照组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舒张剂与抗胆碱药物联合方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与实验组,各30例,参考组接受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单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COPD患者,采用支气管舒张剂与抗胆碱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不仅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还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展现出较高的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简介: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31-02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药库微机管理系统提供2014年7月抗高血压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用药例/次排列前4位的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拮抗剂。用药方式二联或三联用药为主。结论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原则是主张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