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曼塔里伊是罗马帝国图拉真时期出现的统属于中央的信息情报与监察人员,负责传递公文、刺探情报与监督行省。因史籍对弗曼塔里伊的记载较少,拉丁铭文便成为研究弗曼塔里伊的重要资料。本文选取《拉丁铭文集》和《铭文年鉴》中辑译的35条有关弗曼塔里伊建制及其职能的铭文,借鉴相关文献,进行必要的注释。

  • 标签: 罗马帝国 弗鲁曼塔里伊铭文 辑录 译注
  • 简介:西藏的拉萨、林芝地区朗镇两件扎年琴形制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在采风过程中以两件乐器的录音样本进行音高、音域、调性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并在其低音区和高音区选取的典型音高样本波形包络图和音色频谱图进行对比分析,试图研究两地扎年琴乐器构造和音响特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对西藏扎年琴的音色特点提出结论。

  • 标签: 西藏 扎年琴 形制 音响特性 包络图 频谱图
  • 简介:北元末期的蒙古伊苏特部作为“阿蒙古”㈨重要一员,归附清朝后伊苏特部未被设立在外藩蒙古札萨克旗行列,其主体最终被编人满洲八旗。因此,从清代官修文献《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以下简称《王公表传》)及佚名《蒙古黄金史纲》等清代蒙古文史籍中找不到有关伊苏特部诸贵族的信息。反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和《八旗通志初集》(以下简称《初集》)等有关八旗的官修文献不仅对其立有较为详细的列传.

  • 标签: 蒙古文 贵族 《八旗通志初集》 考述 清初 满洲八旗
  • 简介:福建金门县共有三座明代王墓:疑冢、真冢和新墓.疑冢为清道光十二年(1832)林树梅所发现,不久,林树梅写下诗.真冢为1959年所发现,同时还发现.新墓为1963年所修.本文从读林树梅诗入手,简单述论王墓发现的经过,指出等文献关于王卒年、死因、葬地等有关记载之失.

  • 标签: 林树梅 《修前明鲁王墓即事》 诗歌 明代 《明史》 卒年
  • 简介:人是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因素。在促进文化的延续和创新方面,作为主导的人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典型和特色文化的兴起与繁荣,对于带动和提升地域或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强烈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本文以塔尔寺与沙尔镇为例,探讨这种发展模式的形成及由此带来的启示。

  • 标签: “人—地—文化”发展模式 塔尔寺 鲁沙尔镇
  • 简介:<正>从明崇祯九年(1636)固汗汗(1582—1654)率部众进入青海,进而统治唐古忒(“或特”)各部,直到清雍正二年(1724)罗卜藏丹津反清失败,厄特蒙古“四部中和硕特部贵族统治青海八十八载。祟祯十五年(1642)固始汗在拉萨建立汗廷,他以青海地广宜牧,喀木(康)人众粮多,征收喀木赋税,以养青海部众。令其诸子分牧各地,分左右两翼,在游牧封地的基础上建立起封建领主制统治体系。在这个封建统治体系中,除固始汗及其十个儿子、若干孙子为首的和硕特部外,尚有土尔扈特、准噶尔即绰罗斯等

  • 标签: 青海蒙古 佐领 封建领主制 蒙旗 厄鲁特蒙古 札萨克
  • 简介:2009年,山东省博物馆收藏了1000余件绣文物。其中大型发丝绣范增作品《竹林七贤图》,可谓是发丝绣作品中的精品。其长140、宽303厘米,于1987年历时13个月完成,1989年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奖”(金杯奖)。整个图轴针线细密,绣工整齐均匀,丝理疏朗有致,线条流畅优美,将竹林七贤们豪放、洒脱、脱俗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原绘画比较,更突出了人物画面立体感。

  • 标签: 竹林七贤 2009年 省博物馆 工艺美术 百花奖 立体感
  • 简介:<正>家坟遗址,座落在嘉陵江上游支流南河北岸的一级台地上,高出南河河面约15米,系今广元市东部东坝新城区家坟村辖地,南距南河水道约1.45公里,并紧邻广旺(广元市至旺苍县)公路,北倚广旺铁路,东距邓家坪遗址约2.5公里,西距张家坡遗址约3.9公里(图一)。遗址是在1989年考古调查中发现的,由于当地机砖厂取土的破坏,原来约有数十平方米文化堆积层现已大部破坏无存,兹仅就残存的文化遗存堆积和采集遗物的情况简记于后。

  • 标签: 广元市 新石器时代遗址 嘉陵江 考古调查 文化遗存 文化堆积
  • 简介:<正>辽中期以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日趋成熟和完备。如同中原诸封建王朝一样,它也有一个号令一切的朝廷。辽的朝廷设在“捺钵”,《辽史·营卫志》将其译为“行营”。捺钵是辽朝创立的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独特的政治形式,正确了解捺钵在辽朝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它和斡朵、中京的关系,可以说是使辽朝官制及其全部政治

  • 标签: 捺钵 斡鲁朵 辽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政治体制 营卫志
  • 简介:本文通过对辽代《耶律曷妻掘联墓志》与敦煌文献《记室备要》的对比分析,发现墓志的主要内容大多抄撮改编自《记室备要》一书。由於此方墓志极有可能出土於辽上京临潢府附近,笔者推测唐代《记室备要》等掌记文书早在辽朝初年即已向北散布至契丹的腹心之地。辽初对於中原人才及藩镇制度的吸纳、继承,为记室文学向北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 标签: 辽代 耶律曷鲁 掘联 敦煌 记室备要
  • 简介:20世纪90年代,福建诏安长林寺遗址、万五道宗遗迹以及被罗焰取名为“香花僧秘典”的手抄本的发现,曾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因“秘典”中抄录了一些与天地会有关的内容,罗焰先生又确认“香花僧秘典”的主要部分系出自万五道宗之手,故认为“秘典”乃研究天地会起源之珍贵史料,万五道宗乃天地会创始人。这一结论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天地会起源研究的“重大突破”。2006年笔者在福建东山苦菜寺拜访了该寺住持白文太,见到该“秘典”的真本《正源》。两相对照,发现《正源》中并没有涉及天地会之内容,“秘典”中所栽天地会之人物、诗句,乃抄录者所添加。“秘典”既有“同盟会”字样,说明绝非出自康熙年间万五道宗之手,故不能作为研究天地会起源的依据,有关结论也难以成立。但诏安长林寺遗址的发现,却有助于解读天地会《会簿》中西故事。

  • 标签: “香花僧秘典” 《正源》 “万五道宗” “西鲁故事” 天地会起源
  • 简介:万历二十七年,壬辰倭乱中的朝鲜战俘认在明人援助下从日本逃至中国福建,并与当地士子和官员进行文化交流,其《锦溪日记》和《锦溪集》生动地记录了这段传奇经历。认选择迂道中国,他对忠孝节义的诗文表达、对《朱子家礼》的恪遵、对"止修"学说的接受、对佛教的排斥,皆表现出朝鲜士人强烈的朱子学背景。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小华"观念,使认的中国之行,成为"以小华观中华"的文化之旅,藉此可以考察朝鲜和明朝两国文化的同中之异。

  • 标签: 鲁认 《锦溪日记》 文化交流 以“小华”观“中华”
  • 简介:本文介绍了20集电视剧剧本《京剧大师马连良》获奖及研讨会的信息,剖析了剧本的创作背景,充分评价了其在中国回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从多种角度探讨该剧本的社会价值和艺术特色,深入分析该剧在回族文学体裁与题材上的突破。

  • 标签: 马连良 回族 京剧
  • 简介:<正>卫拉特由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卫拉特、额特等四个部落组成,故被人们称作四卫拉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额特部落分散于各地,而在博格达汗执政的蒙古自治政府时期,额特部落归属于拥有近三千人的杜尔伯特右翼旗的乌讷恩卓哩克图。现在,他们居住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布多省额尔敦布林苏木的藏布嘎日布山周围。据1983年统计,额特部落约有480户,2500余人,以额特土语为主。他们当中的青年一代主要讲喀尔喀化的额

  • 标签: 长元音 蒙古语 土语 人民共和国 书面语 杜尔伯特
  • 简介:通过对《禹贡》徐州篇与《颂.閟宫》所记述的海、岱、淮水、东原、大东等一系列地理景观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二者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应是先秦时期人们对同一地域所见地理事实的记述。

  • 标签: 禹贡 徐州 閟宫 地理景观
  • 简介:看一部校点整理的古籍有没有价值、是否值得一读,通常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衡量。一是看原书内容如何,二是看原作者如何,三是看整理者如何,四是看整理出来的新本子如何。最近读三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通甫集》整理本,①感觉无论从上述哪一点来看,都可圈可点。

  • 标签: 整理 古籍 三秦出版社 细读 辑校 原作者
  • 简介:查拉普石窟位于拉萨市布达拉宫西南面药王山东麓山腰,为吐蕃时期开凿的佛教石窟。据藏史典籍《贤者喜宴》记载,此石窟系松赞干布的王妃茹雍妃所开凿,时间大约在7世纪40年代中期。石窟依山而凿,洞口高2.56米,洞深5.5米,洞宽4.45米,平面图呈长方形,面积约27平方米。后部有一巨形方石柱,使洞窟三面壁面与中心石柱之间形成一条供礼拜者绕行礼拜的廊道。

  • 标签: 佛教石窟 读者来信 杂志 广西 布达拉宫 吐蕃时期
  • 简介:2004年6月,《中华诗词》第6.期发表了由赵京战执笔、署名为“中华诗词编辑部”的《中华新韵》(十四韵)。在前言中“中华诗词编辑部”写道:《中华新韵》(十四韵)以普通话为基础,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依据,以“同身同韵”为划分标准,制定新的《中华新韵典》,与《平水韵》双轨并行,同时作为诗坛的正式韵书,此乃诗韵改革的基本任务。

  • 标签: 《平水韵》 集大成者 中国古典 诗坛 诗韵 中华诗词
  • 简介:公元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8月,“游学欧洲”的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杨绛(原名季康)夫妇,抱着小女钱瑷,乘法国邮船阿多士Ⅱ(AthosⅡ)回国。这时,原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的冒效(原名景墦,字孝、效,以字行,号叔子),与妻贺翘华,携子女,由莫斯科取道欧洲回国。“在法国马赛舟中”,钱、冒相识。

  • 标签: 钱钟书 《围城》 人物 大使馆 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