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估镁、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并行剖宫产分娩的45例子痫前期孕妇为子痫前期组(动脉血压为140/90mmHg、蛋白尿〉0.3g/24h),选择同期正常孕妇45例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食物摄入量进而评估镁的摄入量,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浆、血清和尿液中镁的含量,同时采用标准方法检测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标志物。Logistic回归分析子痫前期的预测因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性。结果两组镁的摄入量和尿中排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予痫前期组血浆和红细胞中镁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镁含量与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仪水平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镁和尿8-并前列腺素与先兆子痫有相关性,灵敏性93%,特异性75%。结论孕妇体内镁、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因子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有关,并且血浆镁和尿8-异前列腺素都是子痫前期发生的预测指标。
简介:高危妊娠指的是在怀孕过程中,同时潜藏着能够影响孕妇分娩结局的不良因素或者合并症,对于孕妇、胎儿以及新生儿来说,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高危妊娠属于临床中常见的异常妊娠,若没有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管理高危孕妇,则有可能导致孕产妇、围产儿发生死亡,明显增加了孕妇家庭以及社会负担。目前,国内高度重视高危妊娠,并制定了较多高危妊娠的相关管理标准,但其中重点内容就是发现和规范管理高危妊娠,减少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数量以及种类,保证孕妇在妊娠期间足够安全,改善分娩结局。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计划生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服务人员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voluntarycounselingandtesting,VCT)和自愿咨询转诊(HIVvoluntarycounseling&referral,VCR)的知识、态度及服务开展情况,探讨社区开展VCT&VCR服务对策。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3个社区的60名社区计划生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服务人员,进行小组访谈。结果社区服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但不全面。超过70%的对象不知道转诊服务,一半的人不知道免费的VCT&VCR服务。大部分人对艾滋病存有畏惧心理,但愿意提供VCT&VCR服务。现阶段开展的VCT&VCR服务主要是宣传教育服务,其次为咨询服务,技术检测服务提供率只有21.66%。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以及社会支持环境是影响VCT&VCR服务开展的重要因素。部门合作是社区更好地开展VCT&VCR服务的重要手段。结论应进一步开展对计划生育、卫生服务人员的全面培训;同时加强部门合作,为社区提供更好的VCT&VCR服务开展环境。
简介:目的:正常妊娠情况下,探讨引起恶阻的相关影响因素,如孕妇年龄、胎次、停经天数。方法:通过77例确诊为恶阻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77例病例中,恶阻发生率较高的年龄段分别为:22-24岁18.18%,25~27岁33.77%,28-30岁25.97%;而在19-21岁为3.90%,31-33、37~38岁年龄段为5.19%,34~36岁年龄段为7.80%;怀第一胎发生恶阻的频率最高,为41.56%,第二胎28.57%,第三胎18.18%,第四胎7.79%,第六胎2.60%,第8胎1.30%。且随着怀孕胎次的增加,发生恶阻的频率逐渐减少;恶阻易发生于停经天数为31-62天之间,而发生在70天以上则比较少。结论:恶阻好发于22-30岁之间怀孕胎次较少的孕妇中,且在停经1~2个月之间容易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中孕期死胎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处理。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中孕期死胎病例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中孕期死胎孕妇中,初产妇(73%)和经产妇(27%)比较,孕前存在内外科合并症者(28%)与无孕前合并症者(72%)比较,差异明显。中孕期死胎的影响因素:以母体因素为主(78.3%),其余依次为高血压疾病(23.3%)、感染相关疾病(13.3%)和甲状腺功能异常(13.3%)等。胎儿畸形及染色体异常是主要的胎儿因素(13.3%)。胎盘因素占5%。终止妊娠方式:8例患者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29例患者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17例患者因母体并发症行剖宫产分娩,其中1例切除子宫;6例自然流产。结论中孕期死胎的危险因素以母体因素为主,故加强孕前及孕早中期对孕妇各种疾病的管理,尤其是容易忽略的感染相关疾病,同时重视初产妇和无孕前合并症孕妇的孕期保健,有利于减少中孕期死胎的发生。
简介:目的分析妇科围术期患者焦虑影响因素,探讨精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37例妇科围术期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患者焦虑的原因,探讨实施精准护理的成效。结果妇科围术期患者平均SAS评分为(51.13±6.89)分,平均HAMA评分为(33.26±5.41)分,焦虑发生率为45.99%;文化程度、年龄、治疗费用主要来源、家庭关系与妇科围术期患者术前焦虑密切相关(P<0.05)。精准护理干预后,焦虑患者SAS和HA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较多妇科围术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影响患者康复。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关注患者心理问题,根据患者不同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护理,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和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简介: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和Epstein-Barr病毒(EBV)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40例浸润性导管癌、30例浸润性小叶癌,20例原位癌)、20例乳腺纤维瘤以及10例乳腺正常组织标本HPV16的E6基因位点和EBV的内部重复序列BamHIW区域进行扩增,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HPV16和EBV潜在膜蛋白(LMP-1)染色,以判断标本是否有HPV16及EBV感染,计算病毒检出率。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病毒检出率及比较PCR、免疫组织化学两种方法对乳腺组织标本病毒感染的检出率有无差异采用χ^2检验。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标本中HPV16及EBV阳性细胞率的比较选用方差分析以及Bonferroni两两比较。结果PCR结果显示:HPV16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为44.44%(40/90),乳腺纤维瘤标本为5%(1/20),正常乳腺组织为0;EBV的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中为43.33%(39/90),乳腺纤维瘤标本及正常乳腺组织均为0。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中,HPV16和EBV的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38,P=0.539;χ^2=1.867,P=0.39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PV16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为42.22%(38/90),乳腺纤维瘤标本为5%(1/20),正常乳腺组织为0;EBV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为42.22%(38/90),乳腺纤维瘤标本及正常乳腺组织均为0。有HPV16病毒感染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HPV16阳性细胞率在浸润性导管癌为(29.78±0.38)%,浸润性小叶癌为(28.31±0.53)%,原位癌为(51.83±0.6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779,P=0.000);有EBV病毒感染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BV阳性细胞率分别为(29.73±0.51)%、(28.14±0.65)%及(51.11±0.6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7.771,P=0.000);原位癌标本中,HPV16和EBV的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高
简介: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添加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以及对GDM患者的最佳营养治疗方案。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在孕24~28周诊断为GDM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分别接受医学营养治疗+小麦纤维素颗粒和医学营养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饮食干预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和餐后1h、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id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idcholesterol,LDL)水平,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FPG、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1h、2h小时血糖、HbA1c、LDL、TC和TG[(9.60±1.71)mmol/L、(7.90±1.48)mmol/L、(4.40±0.7)%、(3.19±0.49)mmol/L、(5.62±1.21)mmol/L、(2.09±0.48)mmol/L]均低于对照组[(10.30±1.68)mmol/L、(8.90±1.65)mmol/L、(4.80±0.8)%、(3.56±0.58)mmol/L、(6.13±1.17)mmol/L、(2.57±0.52)mmol/L],(P〈0.05);两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DM患者饮食中添加小麦纤维素颗粒4周可以显著改善GDM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简介:目的:实施PICC置管,彰显护理人文关怀理念,对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减轻多次静脉穿刺造成患者痛苦有其积极的临床意义。适应症:目测外周静脉条件差、穿刺难的患者,避免化疗药物外渗造成血管硬化、堵塞、局部皮下组织坏死。方法对常规PICC置管失败及目测外周静脉血管差的患者,采取B超探测肘部血管直径、走向、弹性,引导穿刺针进入拟穿刺血管并置入导管。结果选择常规PICC失败及肉眼目测外周静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87例,实验组:63例(含常规PICC置管失败者4例),此法穿刺成功62例,成功率98.41%。对照组:24例在目测条件下常规穿刺成功13例,成功率54.17%,失败11例,其中10例转麻醉科行锁骨下或颈外静脉穿刺置管(CVC),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研究B超探测肘部血管直径、走向与PICC置管成功之间的关系,进而判断、指导实施PICC置管,避免了穿刺盲目性,提高置管成功率,建立患者生命保障线,并节流医资。
简介:目的探索原代培养成年大型哺乳动物绵羊阴道平滑肌细胞(vaginalsmoothmusclecells,VSMC)改良方法。方法成年绵羊阴道平滑肌取材,利用预消化组织块法(将组织剪碎呈1mm3大小组织块,0.1%Ⅰ型胶原酶消化20min,0.1%胰酶-EDTA与0.1%Ⅰ型胶原酶混合溶液再次消化30min,将组织块种于培养瓶)原代培养VSMC,并与传统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进行细胞萌出速度及增殖速度比较,提高VSMC原代培养效率;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bloting法检测平滑肌细胞标志物calponin及a-SMA表达鉴定VSMC。结果预消化组织块法获得原代VSMC速度快于传统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3d可见细胞萌出,9d可达80%细胞融合,"峰谷"特征明显,而酶消化法至12d增殖至80%细胞汇合,传统组织块法约7d可见细胞萌出,14d可达80%细胞汇合;VSMC平滑肌标志物calponin和a-SMA均呈阳性表达(P〈0.05);VSMC可扩增代数有限,扩增7代后即表现出细胞形态改变,增殖缓慢,胞核内出现空泡,死亡细胞增加等表现。结论预消化组织块法可较快速多量获得绵羊VSMC。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和XbaⅠ多态性与特发性性早熟女童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门诊诊断为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centralprecociouspuberty,ICPP)的女童8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儿保科体检且身体健康的女童50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两组女童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和XbaⅠ遗传多态性。结果两组雌激素受体α基因XbaⅠ酶切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vuⅡ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α基因XbaⅠ位点多态性与ICPP存在一定相关性,Xx基因型最易患病,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与ICPP的发生无明显关联。
简介:胎动减少主要靠孕妇主观感知,临床医生应视其为高危妊娠,探究是否有胎母输血、脐带扭转过度、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等,对胎动减少可能引起不良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详尽评估,改善妇女及其婴儿的围产结局,降低死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