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应用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环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鞘膜积液患儿,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施行传统开放性横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施行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环扎术治疗。结果对照组单侧手术时间、双侧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均长于研究组,而且术中出血量多,有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环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切口长度,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及结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7月期间,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根据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及结果。结果本组68例患者通过冷冻切片诊断,结果显示,63例(92.64%)准确,2例(2.94%)误诊,3例(4.42%)延迟诊断。冷冻切片诊断确诊的63例,镜下可见甲状腺背景内异型肿瘤细胞团巢,与四周组织间未见渐进性过渡,57例间质硬化,53例间质浸润或者周围组织浸润,49例呈纤维血管轴心乳头结构,核沟与核内假包涵体明显,有呈柱状或者立方形的肿瘤细胞,可见宽广胞质以及形态不规则且大小不一的核体,另外,13例为砂粒体标本,21例组织标本伴有钙化表现。结论冷冻切片病理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准确率高,建议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静脉化放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介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5。在对患者术后进行三年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介入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方式,其临床效果良好,使患者肿瘤体积缩小,淋巴结细胞的转移和扩散也得到了明显的减少与控制,提高了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简介:目的:对早期宫颈癌磁共振影像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探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在早期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30例宫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磁共振检查结果和内镜下宫颈病理活检结果及术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检查分期Ⅰa1-2期患者4例,Ⅰb1期患者7,Ⅰb2期患者有12例,宫颈炎4例,宫颈正常磁共振表现3例;临床病理分期Ⅰa1-2期患者6例,Ⅰb1期患者有4例,Ⅰb2期患者有11例,CIN III期有6例,宫颈局灶炎性病变3例;MRI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6.66%。结论:在早期宫颈癌的筛查中,核磁共振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宫颈癌的治疗和预后中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可以将MR检查作为宫颈癌筛查及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治疗的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选取的患者在手术中均实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手术后实行石蜡病理检测。结果根据研究发现,快速冰冻病理检测与石蜡病理检测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69.00%。其中分期准确率中,G1级的符合率为62.00%,G2级的符合率为70.00%,G3级的符合率为83.00%,病变部位浸润程度准确率中Ⅰ级的符合率为49.00%,Ⅱ级的符合率为84.00%,Ⅲ级的符合率为92.00%。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过程中使用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可以将子宫内膜癌检测出来,并检测分期的情况以及病变部位的浸润的程度的情况,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basalcarcinoma,A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加强临床和病理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一例新发现的宫颈ABC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宫颈ABC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常在妇科体检或其他疾病治疗时偶然发现,其病理镜下表现为小巢团状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细胞异型不明显,需与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等鉴别,相比这些恶性肿瘤,其预后较好,治疗一般单纯性宫颈病灶切除或全子宫切除即可,无需放、化疗。结论宫颈ABC是一种罕见的宫颈恶性肿瘤,与宫颈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其生物学行为较善良,临床和病理均需仔细鉴别,避免过度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32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复习其病理形态。结果①病理分型32例患者中,单纯型14例,构成比为43.8%;伴有浸润性导管癌11例,构成比为34.4%;伴有导管原位癌5例,构成比为15.6%;伴有黏液癌2例,构成比为6.3%。②病灶成分分组及其淋巴结转移情况32例患者的病灶成分分组中,<50%组15例,构成比为46.9%;≥50%组17例,构成比为53.1%。淋巴结转移情况中,<50%组的阳性率为80.0%,≥50%组的阳性率为94.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③免疫组化结果中,雌激素抗体阳性例数27例,阳性率为84.4%;孕激素受体阳性例数25例,阳性率为78.1%;P53抑癌基因阳性例数26例,阳性率为81.3%;癌基因cerbB2阳性例数18例,阳性率为56.3%。结论对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进行病理分析,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率,对病理活检、治疗以及随访观察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四肢骨转移癌8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8月明确诊断的80例四肢骨转移性肿瘤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外科手术结合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接受放化疗。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术后功能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Enneking评分,观察组的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55%,3年生存率为37.5%,对照组2年生存率为32.5%,3年生存率为20%,观察组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四肢转移性肿瘤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治疗和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肢体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入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划分成为两个组别,主要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法,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法,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下床时间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经动态分析实验组手术时间(234.56±25.66)分钟,出血量(290.11±24.63)毫升,下床时间(7.14±1.11)天。对照组手术时间(361.22±24.63)分钟,出血量(352.22±25.66)毫升,下床时间(14.25±1.22)天。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下床时间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75.0%,实验组为97.5%,对照组低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宫颈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法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加快康复速度,具有很高的推广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癌年轻化及其治疗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年龄;与此同时,在2007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在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模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变化和差异。结果2012年-2017年收治的患者其平均年龄、发病年龄均显著低于2007年-2012年间收治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年轻化趋势明显,在对年轻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取术前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患者疗效及屈光变化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接收的98例(98眼)翼状胬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9例(49眼),其中甲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乙组则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周对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度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周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以及角膜散光度等三项指标与术前3周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术前和术后3周这三项指标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翼状胬肉患者的治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或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两种方式在翼状胬肉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对屈光变化的影响相近,具体手术方式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