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护理,以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我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接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化疗的肿瘤患者80例,乳腺癌20例,肺癌25例,直肠癌20例,胰腺癌15例结果8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红肿,10例患者插管发生静脉炎,9例患者导管发生堵塞,3例患者出血穿刺点感染,2例患者有血栓形成,经过护理并发症都恢复良好,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日常维护,针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干预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置管后的宣教,出现并发症后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系统论述了疮的5个临床分期特点、阐述了疮的危害性、结合临床实际,概括性的指出了疮的7个预防护理要点、提出了4个不同阶段疮护理的具体方法。

  • 标签: 压疮的临床分期 危害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疮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260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得分、护理满意度、疮发生率及疮面积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健康意识,改善了护理满意度,缓和了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压疮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适宜的对策预防骨科卧床患者发生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的将2014年收治住院且符合探讨对象的患者136人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住院且符合探讨对象的患者145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充分评估,根据得分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结果对照组发生疮5例,观察组发生院内疮1例。结论对骨科绝对卧床病人实施有效防范对策,可有效预防疮发生及降低压疮发生率。

  • 标签: 骨科 压疮 卧床患者 防范对策 重点环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疮预防指南对指导和规范护士预防疮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5年4在住院期间有疮发生危险的成人患者11808例进行观察分析。2013年5月-2015年4月共2081例为对照组,按照《医疗护理常规》第4版中的预防疮常规实施护理;2013年5月-2015年4月共9727例为观察组,按照疮预防指南实施护理。观察两组院内获得性疮发生例数及疮分期。结果两组院内获得性疮例数和Ⅲ期压疮发生数有显著差异。结论疮预防指南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和疮严重度,规范护士预防疮的护理行为。

  • 标签: 压疮预防指南 临床应用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日益老龄化,疮发生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呈上升趋势,预防发生是疮护理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在疮的预防及护理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方法。有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有效的预防与护理,疮的发生率能大大的降低1,而目前在国内,护士普遍缺乏疮的预防及治疗知识,对疮的防治新进展了解不够。医务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是疮防治的主要障碍之一,相关知识与实践亟待改善与更新。现将常见疮防治及护理新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压疮 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豆治疗产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产后便秘患者120例,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常规组(n=60)。治疗组患者采用耳穴豆进行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探讨耳穴豆治疗产后便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总有效率为93.3%,常规组中治愈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中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豆治疗产后便秘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产后便秘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耳穴压豆 产后便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痔疮手术后对患者实施耳穴豆护理在止痛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痔疮手术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耳穴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止痛效果方面,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为90%;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为86.67%。两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豆护理可显著控制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

  • 标签: 耳穴压豆 痔疮手术 止痛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肿瘤大剂量化疗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之间),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各50例,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肿瘤大剂量化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期间对其实施一套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PICC导管 肿瘤大剂量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60例经PICC导管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病率。结果两组在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异位、静脉血栓形成、导管脱出移位、导管相关感染、穿刺点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方面均有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术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静脉治疗安全性。

  • 标签: PICC 肿瘤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应用过程中,常出现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导管使用寿命。正确的护理操作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关键,早期防治并发症对于维持并延长长期导管功能、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 标签: 血液透析 长期透析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诱发神经外科患者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过程中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方法择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全部行CVC置管,在导管拔除之后,对导管进行细菌培养与血培养,观察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总结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共有18例患者发生导管感染,感染率为15%,经过局部换药+全身抗感染治疗后,所有感染患者均治愈,无人死亡,3~7日后出院。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有①BMI指数<25kg/m3;②年龄≥50岁;③置管时间≥1周;④合并有糖尿病;⑤免疫功能低下;⑥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管;⑦缺乏针对导管的临床护理或护理不规范;⑧其他。结论临床应为神经外科患者在CVC置管的过程中加强护理,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护士PICC导管延伸护理随访执行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确定“提高护士PICC导管延伸护理随访执行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况调查和要因分析,根据“5W1H”原则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QCC活动提高护士PICC导管延伸护理随访执行率。结论品管圈活动是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问题的有效方法,提高了提高护士PICC导管延伸护理随访执行率,有助于提高患者延伸护理期对PICC维护依从性,适时掌控围PICC期相应并发症的处理,体现了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目标。

  • 标签: 品管圈 PICC导管 延伸护理 护理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片结合体表与传统体表两种体外测量PICC置管长度方法的效果对比。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9月这期间在我病区经右臂置入PICC导管的66例肿瘤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传统体表测量法(横“L”法)以及胸片测量结合体表测量公式法两种测量方法,进行PICC置入长度的测量,置管后即摄X胸片判断PICC导管尖端位置是否到达上腔静脉下1/3。结果66例病人中采用横“L”体表测量法测量准确58例,准确率为87.88%;胸片测量结合体表测量公式法测量准确63例,发生率为95.4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文对比两种体外测量PICC置管长度方法,其中,胸片结合体表测量方法相比较于常规体表测量方法更加具有优势,提高了PICC尖端到达上腔静脉下1/3的准确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胸片结合体表测量法 传统体表测量法 导管头端位置 PICC置管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医院导管护理质量实时监测体系,实现导管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提高导管护理质量。方法基于商业智能技术建立导管名称、导管观察、导管维护及并发症知识库,设计出标准、规范的导管记录单并嵌入智能辅助决策功能,用数字资源整合技术实现导管管理指标的提取与整合,指导临床的导管护理。结果实现导管名称的统一、护理记录的规范、导管护理问题的智能辅助决策和导管相关指标的全面监测。结论基于商业智能技术的导管管理软件有利于提高导管护理质量管理效能,保障临床患者安全。

  • 标签: 商业智能 导管护理 信息化 智能化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形成的根源,从而制定预防和控制方法,不断提高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降低病人的精神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今后的生活品质。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出现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中功能不良的患者,共45例。找出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根源,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预防性和控制性措施。结果本中心6年期间深静脉留置导管透析约4192人次,共发生感染12例次,6例次拔管,1例行动静脉内瘘成功,15例患者死亡。27例患者仍继续进行透析,虽然仍然有部分患者出现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现象,但是发生率相比以前大大降低。结论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透析过程的感染和血栓的形成。只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才能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事实表明,护理人员规范的封管操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形成血栓,而且能够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对于患者来说,实施个体化封管液有利于降低治疗费用,缓解精神压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 标签: 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 感染 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中所收治的68例患有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都采纳PICC置管,其中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而实验组采纳整体护理干预。然后并仔细观察两组患者的医学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归纳护理经验。结果经过两组不同护理模式后发现。实验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要显著比对照组要长,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导管应用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医学疗效明显,采纳整体护理干预能够延长导管留置时长,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减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PICC导管 血液恶性肿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其周围均有纤维蛋白鞘的形成。纤维蛋白鞘是有平滑肌细胞、红细胞、血栓、内皮细胞及胶原蛋白组成1。而这种膜状物的出现是导致静脉狭窄,继而导管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了解纤维蛋白鞘的形成原因,增强导管护理的相关知识,以维护与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纤维蛋白鞘 形成原因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