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纤维蛋白鞘包裹患者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行PICC置管的8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护组和预防组,各41例。两组均行4F Groshong PICC导管置管。常护组置管后常规护理,预防组增加导管纤维蛋白鞘包裹的针对性预防干预,对比两组导管纤维蛋白鞘包裹发生率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导管纤维蛋白鞘包裹发生率(2.44%)显著低于常护组(14.63%),导管相关并发症(7.32%)显著低于常护组(24.39%)。结论 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PICC导管纤维蛋白鞘包裹发生率,有助于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4例PowerPICC SOLO 拔管困难病例相关资料,探讨尿激酶在拔管困难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3月至2021年03月于昆山市中医医院住院期间发生拔管困难的4 例PowerPICC SOLO患者病例资料。结果:4 例拔管困难患者,在发生拔管困难后均使用了尿激酶处理,处理后均完全完整拔出,拔出的导管外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纤维蛋白鞘包裹。结论:在排除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情况下,尿激酶可使导管外附着的纤维蛋白鞘与血管壁相连处松解,还可能使导管外表面的纤维蛋白鞘溶解和剥离,提高了徒手拔管成功率,避免了介入手术或静脉切开取管给患者带来的压力和经济负担,从而降低患者痛苦,减轻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β-455G/A(FGB-455G/A)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g)、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经下肢深静脉造影确诊的LEDVT患者153例为病例组,同期我院体检及住院患者中无LEDVT者262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区分FGB-455G/A基因多态性,并经测序分析证实;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FGB-455G/A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布不同;455AA+AG基因型在LEDVT组分布频率高,A-455等位基因在LEDVT组分布频率高(P<0.05);血浆Fg浓度在FGB-455G/A基因型之间有差异(P<0.05),455AA+AG组Fg浓度高于455GG组;多元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后,Fg(OR=1.718)和455AA+AG(OR=1.739)基因型进入最后的方程。结论血浆Fg浓度升高可能是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455AA+AG基因型携带者血浆Fg浓度高,A-455等位基因与血浆Fg浓度升高相关;FGB-455G/A基因多态性与LEDVT有关,455AA+AG基因型携带者LEDVT易感性增加,A-455等位基因可能是LEDVT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止血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对维持人体生理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其亦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正常生理状态下,纤溶激活与纤溶抑制保持平衡状态,系统内任一成分发生改变,均可打破平衡,造成出血或血栓形成。因此,纤溶系统活性的检测对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种方法被用于检测纤溶系统的活性,但该系统复杂多样,故尚无标准实验。本文分析了已被应用的纤溶系统检测方法:生物标志物检测,全血综合纤溶实验,血浆综合纤溶实验,血浆优球蛋白实验。各类实验均有优缺点,其中一部分适用于评价纤溶亢进状态,另一部分则适用于评价纤溶减低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个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研究,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抽取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全部家系成员外周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血栓弹力图。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PCR扩增纤维蛋白原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析。结果先证者凝血酶原时间(15.2 s)、凝血酶时间(18.7 s)延长,纤维蛋白原活性(1.60 g/L)及抗原(1.61 g/L)成比例降低;血栓弹力图显示K值(4.8 min)延长,Angle值(42.3°)减小。先证者父亲、女儿、儿子、哥哥及先证者哥哥幼女检测结果与之相似。先证者FGG基因的第5外显子存在c.510_512发生微小缺失突变。结论新发现的FGG基因第5外显子c.510_512del(Gln170_Ile171 del ins His)杂合错义突变是导致本研究家系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的分子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临床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以无抗凝剂的无菌真空试管采集患者自体静脉血10 ml或20 ml,放入离心机内以3 000 r/min速度进行对角离心12 min;取出试管中间凝胶状初级产物,挤压成膜。平摊于伤口上,用透明膜进行固定,1周后揭除透明膜清创换药,记录伤口性状、面积或体积,10 d为1个治疗周期。选择以此方法治疗的慢性伤口患者12例,比较治疗前后伤口床征评分、伤口面积、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指标变化。统计数据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12例慢性伤口患者伤口床征评分治疗前为(3.25±1.91)分,治疗后为(14.17±1.90)分(Z=3.086,P<0.01),创面平均面积治疗前为(16.84±13.27) cm2,治疗后创面平均面积缩小至(3.01±3.84) cm2(Z=-3.059,P<0.01),平均缩小(81.84±19)%,治疗前已治疗时间为(67.25±30.54) d;治疗后患者伤口痊愈或接近痊愈的时间为(23.33±11.51) d(Z=-2.981,P<0.01),治疗前平均花费为(4 525.83±3 224.72)元,显著高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期间的平均费用[(1 110.83±367.61)元,Z=-3.05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于促进慢性伤口愈合有显著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推广价值。
简介:纤维蛋白密封剂(FS)是由含有因子ⅩⅢ、纤维结合蛋白的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酶,牛抑肽酶和氯化钙所组成,通过注射器,喷雾技术和内窥镜传送等方法供药,模拟凝血过程的最后阶段。在凝血酶作用下,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它还有粘着,咬合,支持或药物缓释等作用,由于功能众多,故,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心血管及胸外科手术止血及粘合,在肺外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和开胸术后众多,故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在心血管及胸外科手术止血及粘合;在肺外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和开胸术后空气漏的预防;在肝、脾损伤和肢体末端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止血,在显微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骨科,耳科的粘合及止血,腹腔术后粘连的预防和消化道瘘孔的封闭等都有成功的病例报导,目前,已积累140余篇文献,成为临床开发应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