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比较新型长期导管Palindrome同以往长期导管非palindrome导管在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1年10月1日~2012年6月1日接受长期深静脉导管留置术的患者,选取其中采用Palindrome导管与相同手术时间的非Palindrome导管病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导管相关感染及导管通畅率.两组感染及低流量发生率用次/1000导管日表示,比较用χ2检验.其他比较用t检验.结果:总手术59例次(59人),Palindrome导管组31例次,经右侧颈内静脉置管31例次(30人),经左侧颈内静脉置管3例次(3人);带管时间3~230d;发生感染2例次,平均感染率为0.37次/1000导管日;发生低流量1例次,平均发生率为0.37/1000导管日;拔管0例.普通长期导管组28例次(28人),经右颈内静脉置管24例次(24人),经左颈内静脉置管4例次(4人);带管时间1~219d;感染3例次,平均感染率0.83次/1000导管日;发生低流量2例次,平均发生率为0.6次/1000导管日;拔管2例.两组在感染、低流量发生率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alindrome组优于普通长期导管组.Palindrome导管反接时未发生流量不佳.Palindrome组在Kt/V、URR优于非Palindrome导管组(P分别0.01,0.02,0.03).结论:Palindrome导管是维持性透析患者临床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的较好补充选择,但是由于样本量小,尚需进行更大样本、多中心及更长时间的进一步临床观察.
简介:目的探讨临时静脉内留置导管透析的血管选择、透析效果、并发症、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静脉置管后观察导管血流量、留置时间、尿素清除指数(Kt/V)、再循环、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是留置导管静脉常选静脉。1500例静脉留置导管总体使用良好,透析充分,Kt/V平均1.20±0.35;导管再循环率低为(10.5±2.5)%;留置导管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血流量不足、栓塞、感染、导管脱落等。大多数能通过调整导管位置、导管内溶栓及抗感染等处理改善;5例反复发生栓塞者血纤维蛋白原显著升高;导管尖端位于右心房者与上腔静脉者比较,前者具有更好的血流量、再循环率低[(285±50.5)ml/minVS(205±45.5)ml/mim(8±3.5)%VS(12±4.5)%,(P〈0.05)];导管腔内高浓度肝素与低浓度肝素比较,前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检塞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临时静脉内留置导管透析血流量充分,透析疗效确切。留置导管常见的并发症有血流量不足、栓塞、感染等,绝大多数能通过处理矫正。导管尖端位置、导管腔肝素浓度、血液粘度等对导管成活、血流量不足、栓塞有重要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当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s,TCC)功能不良需更换导管时,采用原位换管方式的可行性,并与常规重新置管方法的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6爿至2014年10月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肾内科留置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2年后出现导管功能不良需更换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28例,依据同一部位曾留置导管2次为常规置管组,超过2次为原位换管组,其中常规置管组16例,原位换管组12例;原位换管组采取原位更换导管方式,在涤纶套及上次静脉穿刺点中间位置切开,分离皮下组织后挑起导管,离断并退出远心端,在原导管静脉端置入导丝后退出剩余导管。重新建立一皮下隧道,将新导管从皮下隧道穿过,导丝法置入新导管。与常规重新置管方式比较,观察其年龄、性别、透析时间、曾留置导管次数、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eareductionratio,URR)、置管成功率、感染率、末次置管使用时间等指标,对使用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常规置管组16例中,6例置管失败;原位换管组12例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导管使用通畅,血液透析时血流量达220ml/min以上。术后随访3个月,其中1例在术后1周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血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经抗生素静脉治疗及局部封管后好转。统计结果显示,原位换管组在导管血流量、Kt/V值、URR、透析时间、年龄、性别上与常规置管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同部位血管曾换管次数越多,末次置管使用时间越长,需要使用原位换管的可能性越大,原位换管组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常规置管组高(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出现功能不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原位换管方式,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有效实用
简介:目的探讨在动静脉内瘘术中应用硬膜外导管对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97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A组,46例)采用常规动静脉造瘘和治疗组(B组,51例)手术过程中采用硬膜外导管扩张及探查,测定两组患者内瘘术后4w时血流量、内瘘成熟率及1年内瘘血栓形成率。结果A组内瘘术后4w时血流量为(452.4±15.4)ml/min,内瘘成熟率为84.8%,1年内瘘血栓形成率为10.9%;B组内瘘术后4w时血流量为(480.6±16.8)ml/min,内瘘成熟率为96.1%,1年内瘘血栓形成率为13.7%。2组内瘘术后4w时血流量及内瘘成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过程中,应用硬膜外导管探查及扩张,能增加内瘘术后4周时血流量,提高内瘘成熟率,且不增加1年内内瘘血栓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方法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共8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将F5输尿管导管盲端自侧孔处剪除,修整平滑,PCNL术中用于灌注液体制造人工肾积水,灌注美蓝及插入斑马导丝协助寻找输尿管入口(UPJ),逆行放置安全导丝,引导斑马导丝留置双J管。结果8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65min。无插管导致的损伤和出血。术中寻找UPJ困难者10例,6例经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插入斑马导丝后循导丝找到UPJ,4例经灌注美兰后找到UPJ。无通道意外丢失。经皮肾通道顺行留置双J管困难者13例,均通过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逆行置入斑马导丝引导下留置双J管成功。结论PCNL术中采用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安全、方便,能协助处理术中遇到的一些意外困难。
简介: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全身抗感染及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疗效,分析CRBSI致病菌及耐药性情况。方法:观察25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A组)及股静脉置管组(B组),统计留置导管后〈7d、7~14d、15~28d、29~56d时出现CRBSI例数,比较两组CRBSI的发生率。疑似CRBSI的患者行外周静脉与导管内血培养后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25日2次静脉滴注,同时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25mg/ml加肝素钠500U/ml封管,每天1次,疗程2周。结果:置管后2~4周CRBSI感染率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常见致病菌;24例CRBSI患者经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后10例拔管。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全身抗感染及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CRBSI有较好疗效。
简介:目的探讨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功能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TCC功能不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尿激酶传统封管组(n=10)和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n=10)。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透析时的血流速度、透析充分性、一个月内TCC功能不良的发生频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尿激酶传统封管组及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速度显著增加,透析充分性更高,一个月内发生导管功能不良的频数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尿激酶传统封管组相比,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组患者在透析时血流速度,透析充分性方面显著提升,1个月内TCC发生功能不良的频数显著降低(P〈0.05)。各组患者均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可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TCC功能不良状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收缩压变异性(SBPV)的相关因素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记录2011年3月至5月期间50例MHD患者每次透析前的血压,计算透析前平均收缩压及标准差,并以血压离散系数表示透析前SBPV。在此期间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并行生化指标检测、心脏彩超检查。记录患者生存状况,随访5年至2016年5月31日。结果透析前收缩压血压变异性为(8.5%±2.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BPV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舒张期左房内径(LAD)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透析前血肌酐(SCr)、甲状旁腺素(PTH)、碳酸钙剂量、活性维生素D剂量、平均舒张压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另外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糖尿病组、冠心病组及应用α受体阻滞剂组患者血压变异性分别较对应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透析前SBPV作为因变量,将以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冠心病、BMI、LAD、SCr在方程中具有统计学意义,方程R2=0.630;随访5年,1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24.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透析前SBPV增高组病死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伴有冠心病、糖尿病、年龄增加、LAD增大、高BMI、α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以及低浓度SCr是SBPV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透析前SBPV增加与MHD患者全因病死率增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