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危重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压疮预防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本研究采取分组对比的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两组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Braden 压疮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危重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压疮预防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本研究采取分组对比的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两组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Braden 压疮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简介:目的以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为例,对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此类患者压疮发生率和压疮持续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此次采取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平均为5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持续时间情况。结果(1)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12/50),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2例压疮持续时间平均为(2.1±0.4)d,对照组12例压疮持续时间平均为(5.8±0.3)d,观察组压疮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压疮发生率,使压疮持续时间缩短;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肘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超声引导下在肘上PICC置管92例(观察组),对比传统肘部或肘下PICC盲穿96例(对照组)穿刺成功率、舒适度等指标.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尖端位置正确率、置管后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颈内静脉异位率、静脉炎发生率、置管后对生活的影响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解决了盲穿PICC的弊端,降低了颈内静脉异位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PICC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了PICC尖端位置的正确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简介: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诱发因素,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本次一共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的主对象,分析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期间发生相关性感染的比例,进一步分析发生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并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确保后续血液透析工作质量水平的提高。结果本次入选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一共8例,发生率为16.00%。主要因素包括导管留置时间因素2例(4.00%)、导管置入位置因素2例(4.00%)、置管操作因素2例(4.00%)、患者自身因素2例(4.00%)。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诱发因素诸多,需合理控制留置导管时间,合理掌握导管置入位置,合理选择导管类型,规范置管操作,加强患者医护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以此降低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整体治疗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分析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罕见并发症形成原因以及护理方式,希望对提升医疗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2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出现罕见并发症患者进行研究,总结临床资料,得出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同时进行合理对策分析。结果: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体内转移入肺部1例, 港体外露的1例。对患者实施紧急的处理,将PICC置管断裂的患者将体内残留断管去除,经过修复之后,保留导管,恢复正常运行;IVAP2例患者将港体取出,患者伤口状态良好。结论:针对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中心静脉通路的建设,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做好静脉置管与人员培训工作,患者健康教育措施有效的进行,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对于提升中心静脉置管安全性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