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肝素钠(hepariumnatricum)为猪、羊或牛肠粘膜中提取硫酸氨基葡聚糖钠盐,属粘多糖类物质,具有延长血凝时间作用。临床常用于肺心病、肾病、肝炎、冠心病及肺动脉栓塞、周围静脉血栓等症。在肝素钠粗加工,往往带有残余甲醇、乙醇与丙酮,为控制产品质量,反复摸索与试验,得到本文GC法同时能测定肝素钠残余甲醇、乙醇与丙酮含量。此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数据可靠,可作为控制质量检测法应用。

  • 标签: 肝素钠粗品 乙醇 丙酮 残留甲醇 氨基葡聚糖 多糖类物质
  • 简介:比较分析本课题组原创急性、亚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探讨炎症在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意义。分别将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模型各1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急性血栓模型组采用直接钳夹股静脉+双后肢石膏固定,亚急性组采用定量击打双侧大腿+双后肢石膏固定方式造模。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不同生物学状态,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创伤即刻、血栓形成初始期、血栓形成高峰期、血栓消退、血栓不消退和血栓不形成7组。采用GenechipRatGenome4302.0芯片,动态测定股静脉RNA表达情况,运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方法(倍数变化分析),筛选出差异性表达基因。重点分析和比较2种模型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模型中共有28个(急性模型23个,亚急性模型24个;其中2种模型均出现差异性基因19个;仅出现于一种模型8个)炎症相关基因呈现差异性表达,但两组基因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Z=-2.513,P=0.012〈0.05)。说明炎症相关基因变化与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它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细胞功能参与血栓形成。

  • 标签: 创伤 深静脉血栓形成 动物模型 炎症 基因芯片
  • 简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清布洛芬浓度。采用OV—17柱,布洛芬经甲酯化处理。正十八烷为内标,保留时间分别为492min与626min。方法快速、简便。回收率9466%,RSD=146%,线性范围1~40μg/ml。r=0.9996,最低检出浓度为0.2μg/ml。经临床应用,能有效地检测人体血液布洛芬浓度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布洛芬 血药浓度测定
  • 简介: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异丙醇残留量方法。选用DB-624毛细管柱(30mm×0.535mm,3.0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载气为氮气,流速为2.0ml/min,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保持2min,以10℃/min升温至160℃,后运行温度:50℃,保持1min。异丙醇在浓度0.01083-0.8664mg/ml范围内,峰面积和浓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0;平均回收率为9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该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简单、准确。

  • 标签: 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 顶空气相色谱法 异丙醇残留量 交联 检测
  • 简介:目前,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有效方式之一。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该手术前可对二尖瓣病变程度准确评估,对具体病变部位做准确定位;在术,可对导丝引导、钳夹装置释放等进行指导,并实时监测左心室壁运动及左心功能;在术后,可对手术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价。近年来,随着临床介入治疗开展与提高,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结构病变介入治疗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关闭不全 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以慢性、进行性智力下降为特征。随着结构与功能影像技术发展,AD早期诊断准确率大幅提高,笔者对辅助早期诊断ADMRI、CT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多种结构功能影像技术进行综述。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结构与功能影像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聚醚醚酮(PEEK)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应用PEEK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共11例,所有患者随访资料均完整。其中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60.4±8.7岁。其中9例患者固定4个节段,5例患者固定范围为L3-S1,4例患者固定范围为L2-L5,2例患者固定5个节段,均固定至L2-S1。根据病变情况在固定节段内选择性行椎间融合,其中2例患者融合了2个节段,7例患者融合了1个节段,2例患者未行椎间融合。通过术前、术后3月、6月、1年及2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functionalIndex)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临床疗效。通过腰椎侧位X线观察融合节段椎间高度指数(DHI),腰椎过伸过屈X线观察椎间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变化情况,术后2年CT二维重建观察椎间融合情况,术后2年CT三维重建观察有无PEEK棒断裂或变形。结果11例患者平均随访24.6±1.7(22~28)月。平均手术时152±25(120~210)分钟,平均术失血518±248(300~1000)mL。ODI评分术前49.6±12.2,末次随访15.5±3.7,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VAS评分术前8.1±0.8,末次随访时1.7±0.6,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融合节段DHI术前0.343±0.091,末次随访DHI0.321±0.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在24个非融合节段,ROM术前平均9.3°±1.5°,末次随访2.3°±0.5°,术前术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行椎间融合11个节段在术后2年随访时共8例患者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72.7%。术后2年随访时无PEEK棒断裂,变形情况出现。结论PEEK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安全有效,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PEEK棒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临床疗效 多节段
  • 简介:据RoybalKT2016年10月3日[Cell,2016,167(2):419-432.]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构建出能够精确地确定患病细胞在体内任何位置和执行一系列可定制反应(customizableresponses)的人免疫细胞,包括将药物或其他治疗运载物直接运送到肿瘤或其他不健康组织。在小鼠体内开展实验,这些被称作synNotch(syntheticNotch)T细胞免疫细胞高效地靶向肿瘤,释放一种特定的人抗体药物,从而根除癌症,而不会攻击正常细胞。

  • 标签: 靶向肿瘤 抗体药物 T细胞 人免疫细胞 美国加州大学 研究人员
  • 简介: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承办,湖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湖北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共同协办CAOS2017国脊柱外科学术大会,将于2017年10月19日~21日在湖北武汉举行。颈椎、胸腰椎、显微脊柱、脊柱畸形、脊柱肿瘤及结核、脊柱微创等板块组成。会议历时3天,届时将邀请到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到会进行专题演讲,深入交流以期为您呈现一场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精彩纷呈世界级学术盛宴。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脊柱畸形 外科学术 湖北省医学会 骨科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MDR1和Nrf2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110例初治AML患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44例;年龄14~77岁,位年龄36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联合检测患者MDR1和Nrf2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疾病特征及临床疗效之间关系。结果以110例初治AML患者MDR1和Nrf2基因表达量中位数为分界点,将患者分别分为MDR1基因低表达组和MDR1基因高表达组及Nrf2基因低表达组和Nrf2基因高表达组各55例,而初治AML患者MDR1和Nrf2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分层年龄、性别、法国(France)、美国(American)和英国(Britain)(FAB)分型、外周血象、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遗传学危险度分层、免疫分型CD34表达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1基因低表达组完全缓解(CR)率和总生存(OS)率均显著高于MDR1基因高表达组(P=0.032、0.045),而Nrf2基因低表达组和Nrf2基因高表达组CR率和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DR1基因低表达组患者Nrf2基因表达水平高、低两组患者CR率及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DR1基因高表达组患者Nrf2基因高表达组患者CR率和OS率皆优于Nrf2基因低表达组患者(P=0.007和P=0.001)。结论MDR1基因是AML预后差指标之一,Nrf2基因不同表达水平患者危险度分层、疗效、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MDR1基因高表达组患者Nrf2基因高表达可能是预后好指标。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MDR1基因 Nrf2基因 治疗预后
  • 简介:目的采用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检查技术,观察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腺样体肥大及颅骨测量,评估该方法在评估腺样体肥大及对上颌骨及下颌骨发育影响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至2010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6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4例;年龄6岁1个月-7岁4个月,平均年龄7.10岁。并发分泌性中耳炎12例.慢性鼻-鼻窦炎20例。明显发育迟缓13例。在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上把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Ⅰ组(n=35)AIN≥0.76,Ⅱ组(n=30)A/N≤0.75;以病程长短分为A组(n=41)病程在3年以上(包括3年),B组(n=24)病程3年以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情况下两组颅骨测量值。结果腺样体体积越大,对患儿面颅骨发育影响越明显,Ⅰ、Ⅱ组∠SNA(84.15°±1.76°vs82.18°±2.1l°;P〈0.01)、∠SNB(78.91°±1.35°vs77.92°±1.97°;P〈0.05)和∠ANB(5.18°±1.09°vs4.25°±0.9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病时间越长对患儿面颅骨发育影响越重,A、B组∠SNA(84.02°±1.73°vs81.89°±2.17°;P〈0.01)、∠SNB(78.92°±1.36°vs877.65°±1.99°;P〈0.01)和£ANB(5.06°±1.06°vs4.23°±1.03°: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可以很好地显示和测量腺样体;腺样体肥大可明显影响颅骨发育:颅骨发育异常严重程度与腺样体体积和病程持续时间有关。

  • 标签: 定位X射线片:头颅:腺样体肥大: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用小波变换去除心电图信号呼吸信号方法.方法采用db4小波对采样频率为200Hz心电图信号作离散小波变换多层分解,并与呼吸信号频率成分比较,发现呼吸信号分布在心电图信号分解后第8、9、10层细节,去除这些成分和高频干扰,对剩下分量重构.结果比较成功地纠正了心电信号基线,去除了低频呼吸信号干扰.结论小波变换方法能够去除心电信号呼吸信号干扰.

  • 标签: 心电信号 呼吸信号 小波变换 小波重构
  • 简介: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从基因水平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作用机制。将150只SD大鼠采用定量击打双侧大腿+双后肢石膏固定方式造模,再将造模后5天有血栓形成大鼠,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低分子肝素和生理盐水进行干预,第一次干预后3h,各组随机取10只大鼠股静脉血管及其主要属支,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运用GenechipRatGenome4302.0芯片测定股静脉RNA表达。倍数变化分析筛查出差异性表达基因,进一步行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血栓消退率较高(x^2=4.698,P〈0.05);有1229个基因呈现差异性表达,该基因主要参与了MAKP、Ca^2+、细胞因子及受体信号传导通路,参与MAPK通路始动基因如IL1、TGF、FGF及其受体,末端效应基因如c-Junn、ur77、p53等均呈现上调。低分子肝素可调控促细胞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并影响血栓预后。

  • 标签: 创伤 深静脉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 促细胞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 基因芯片
  • 简介: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于水凝胶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EPCs)增殖、分化、成熟,以及血管化影响。方法制备分别含有bFGF/VEGF和不含bFGF/VEGF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水凝胶,分为A、B2组。同时包埋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7d后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EPCs生长及长入水凝胶情况并计数,分析bFGF、VEGF对EPCs存活率影响。培养7d后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总RNA量,并检测PECAM1、CD34、KDR、Angiopoietin-2、pcdh12基因表达。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2组去水凝胶培养上清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并用荧光法检测水凝胶降解速度,bFGF、VEGF对EPCs释放MMP影响。最后以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技术检测含有bFGF、VEGF水凝胶体外诱导血管新生作用。结果A组水凝胶,消化7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39.43%EPCs尚存,B组4.1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凝胶表面种植EPCs可观察到细胞数A组为378.3333,B组为302.3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2组MMP-2、MMP-9表达,发现水凝胶MMP-2和MMP-9随时间推移在72h内持续释放,A组较B组释放浓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法检测水凝胶降解发现,从第1天开始,A组水凝胶降解百分比急速升高,之后增长速度减缓,而B组呈继续增长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定量RT-PCR检测发现A组较B组基因Ct值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M技术检测发现A组(空白组)、B组(不含bFGF、VEGF组)、C组(含bFGF、VEGF组)新生血管总数分别为9、25、36;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研究证实,缓释bFGF、VEGF不仅能促进水凝胶EPCs增殖、分�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EPCs)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技术 血管新生
  • 简介:为探索有效分离两样品间差异甲基化片段方法,以DNMT1(DNAmethyltransferase1,DNMT1)表达抑制前后肝癌细胞系7721-sMT1和7721-pMT1为研究对象,结合消减杂交和磁珠分离方法,在两细胞系全基因组DNA范围内进行扫描差异性甲基化片段;将这些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所获38条差异甲基化片段分布于不同染色体上,但集中于重复序列、基因启动子区,此特点符合DNA甲基化位点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证明消减杂交结合磁珠分离方法,能筛选出两样品间差异甲基化片段,该方法建立为筛选肿瘤细胞特异性差异甲基化片段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提供了可能性.

  • 标签: 消减杂交 DNA甲基化 差异甲基化片段 表观遗传学 CPG岛 DNMT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及液基薄层细胞学对甲状腺疾病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44例;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7.6岁。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观察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78例患者均获取足够标本,其中73例(93.6%)细胞学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即20例(25.6%)为恶性肿瘤,44例(56.4%)为良性肿瘤,9例(11.5%)为非肿瘤性病变。甲状腺细针穿刺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98.1%。阳性预测值为96.3%。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有诊断性临床应用价值,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总体诊断符合率较好。该方法为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及术式选择提供了有力依据,是一种安全、有效术前确诊手段。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 液基薄层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
  • 简介:当AK95血液透析机自检过程中出现扳手提示“088079”.重新自检有时可以通过。查看错误代码:提示“heatertesterror,heaternotenergized”(加热器测试错误,加热器没有加电压)。这一故障可能发生原因如下:①保险丝坏了;②加热板坏了或者加热连接处没有连接好;③流量测试棒停在低水位或者流量开关坏了;④FMVI/O板坏了;⑤保护CUP或驱动板、控制CUP或驱动板坏了。

  • 标签: 特殊故障检修 血液透析机 自检 金宝 ERROR 加热器
  • 简介:目的研究在抗血管生成因子——内皮抑制素(ES)作用下,血管正常化窗口期肿瘤血管渗透率变化对血液灌注影响。方法数值模拟在ES作用下肿瘤血管正常化期过程血液灌注。设血液为不可压缩牛顿流体,肿瘤内间质流动遵循Darcy定律,管内流量用扩展Poiseuille定律,跨壁流量采用Starling定律,以肿瘤血管渗透率表征血管正常化期肿瘤血管变化。用差分迭代法数值计算肿瘤血液灌注组织间质压强。结果在ES作用下出现"血管正常化窗口期",肿瘤毛细血管渗透率将下降,肿瘤组织间质高压降低,在肿瘤血管渗透率和正常血管一致时,肿瘤组织间质压强明显下降,压强梯度上升。此后肿瘤毛细血管渗透率上升,肿瘤组织间质压强又增高,压力梯度下降。结论ES不仅抑制了肿瘤血管生成,而且随肿瘤血管渗透率变化,在"血管正常化窗口期"改善了肿瘤血液动力学环境,有利于其他治疗肿瘤药物输运。抗肿瘤血管生成与其他方法联合可望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肿瘤 抗血管生成因子 内皮抑制素 血管正常化窗口期 渗透率 血液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