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肠外营养及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外科病房2021年-2022年共计62例全胃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1例研究组和31例对照组。研究组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对照组为早期肠外营养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术后第7天白蛋白、总蛋白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术后第7天白蛋白、总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就炎性肠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联合家庭肠内营养后的人体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入本院的100例炎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护理干预联合家庭肠内营养,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进行人体成分分析。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在骨骼肌含量、体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多个指标上均与对照组形成差异,且在体内细胞量和基础代谢上也有显著改善,两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炎性肠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联合家庭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人体成分的各项指标,具备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及管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腹胀、腹泻、胃潴留等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后,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腹胀、腹泻、胃潴留等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目的:评价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医院2021年2月-2023年1月ICU重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样本。信封法分为研讨组(n=43)、泛例组(n=43)。患者分为实施基础护理的泛例组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研讨组。分析两种营养水平、并发症率。结果:护理实施前,两组营养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实施后,研讨组转铁蛋白(TRE)、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水平与泛例组比较略高(P<0.05)。研讨组腹胀、腹泻、肠痉挛发生率与泛例组比较略低(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有利于改善营养状况,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护理作用显著。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重症指的是神经损伤较为严重的患者,该部分患者大多存在应激性高血糖与负氮平衡问题,整个机体能量消耗较快,处于高代谢和高分解的状态,此时机体能量和营养的补充对其治疗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改善神经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临床中一般选择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通过肠胃营养补充的方式平衡患者对能量的高消耗情况,提升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帮助其渡过治疗阶段。肠内营养支持是特殊的营养支持方式,需护士多加照看和关注,做好各项护理与管理工作,否则就容易出现脱管、堵塞等问题,甚至导致多种并发症。本文将对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进行综述分析,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现状,比较和分析针对肠造口患者应用全程护理管理干预的实验成果。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为我科117例肠造口患者,研究时间选择于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间,所有研究样本以单双数字表法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划分为2组,以最后相关指标做为数据支撑,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实验组患者康复效果较为理想,其生活质量、自护能力均有明显提升,并发症发生率显降低,仅发生3/58(5.08%),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组间P值均达到小于0.05标准。结论 临床针对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为其提供全程干预方案,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出现皮炎、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加快了患者康复速率,对其生活质量、自护能力等多方面均发挥了关键性的提升作用,故建议临床将其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