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建立一个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白术中的铬含量的方法,以微波消解为消解方式,以原子吸收石墨炉为检测方法,结果:铬检出限为 0.289µg/L,定量限为 0.963µg/L。铬在 0.289µg/L-20u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方程式为 y=0.01107X+0.00305,相关系数 0.99973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白术中的铬质量控制。
简介:目的:探讨低压重力灌注(100cm水柱)+导管引流在逆行输尿管镜碎石中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安全性。方法输尿管镜上镜至结石下方后放置F4导管,头端越过结石到达肾盂并保留。退镜后从导管旁再次上镜,低压重力持续灌注冲洗下进行气压弹道碎石。结果本组共5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4例,中段17例,下段35例,输尿管石街2例,除1例输尿管口过细无法上镜而留置双J管外,其余均成功从导管旁再次上镜并达到结石下方,灌注压为100cm水柱时即可保持碎石过程中清晰视野,1例发生结石漂移至肾盏后成功碎石,碎石成功率为99.1%。术中无输尿管穿孔、粘膜撕脱发生,术后仅有轻微血尿发生,无腰痛、发热。结论低压灌注+导管引流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简介:目的分析督导管理中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保证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询问调查的方式对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督导管理的治疗的62例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结果进行心理疏导.结果全程督导管理的结核患者中普遍存在自卑抑郁、焦虑恐惧、多疑多虑、悲观失望及盲目乐观等心理状态,针对调查分析结果,采取科学、系统的心理疏导方案,由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心理关怀,并对患者及家属反复讲述结核病的治疗知识以及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心理疏导,多数患者的焦虑恐惧、自卑抑郁心理有所减轻,遵医行为得到了提高,均能配合督导管理.结论根据结核病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心理疏导及管理措施,以消除患者的思想负担,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促进患者规范治疗,提高治愈率.
简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是来自终末导管小叶单元的病变,因此病灶开始大多仅局限在乳腺边缘区域的终末导管,并逐渐累及中、小导管。特征是多数导管腔同时发生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病理上表现为扩张导管上皮的乳头状增生、实质性增生、桥状增生,形成了不规则的裂隙和腔。最初临床表现与一般小叶增生相似,多数患者自觉有小肿块感,体检时乳腺呈结节感。如患者病变局限,轻微时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当导管上皮向腔内呈乳头状增生时,则常可表现乳头持续或间歇性溢液,可为血性、血性浆液或混合性分泌物。该病与乳腺癌有密切关系。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现将自2002年6月至2006年12月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7例报告如下。
简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TAVR)是一项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新型微创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存在高危、中危风险或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本文总结了目前TAVR的植入路径、围术期影像学检查、TAVR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进展。植入路径主要包括经股动脉、经心尖路径、经主动脉等。超声和多层螺旋CT是围术期的主要影像学依据。34mmEvolutR瓣膜和Sapien3瓣膜的新型设计,明显减少了瓣周漏的发生,并为髂血管异常的患者实施TAVR提供了可能。JenaValve获准应用于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拓宽了TAVR的适应证。最后对TAVR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一共为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巴氏指数数据差异极小,而护理后,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神经介入动脉导管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加速患者的恢复,保证患者健康,同时还能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100例肿瘤患者,采用对比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及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PICC导管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vs.28%),年龄偏小、女性患者、白细胞计数异常、静脉置管部位选择不当、导管使用时间过长等因素是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组实施了严格的手卫生、导管消毒、定期更换敷料和密切观察感染指标等护理对策,有效降低了感染风险。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通过明确相关危险因素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青壮年女性患者和白细胞计数异常者,在导管置入和使用过程中需更加谨慎细致,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加强巡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感染迹象。这些护理对策有望为临庑护理实践提供重要参考,改善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