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多模式疼痛控制对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84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多模式疼痛护理方案。比较2组围术期疼痛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差异,记录护理满意度。结果:(1)护理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降幅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87%(P〈0.01)。结论:对骨折患者予以多模式疼痛控制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及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1例65岁男性患者因感冒口服感冒灵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第2天,患者口唇及双手出现红斑、水疱.且逐渐增多,部分水疱变血疱,延及躯干和四肢,部分红斑呈靶型,痒痛明显,伴有发热,体温最高39℃。实验室检查:血沉58mm·h^-1,免疫球蛋白E(IgE)211.00IU·mL^-1,C反应蛋白(CRP)25.30mg·L^-1,血红蛋白(Hb)108g·L^-1。诊断为“多形红斑型药疹”。立即停用感冒灵颗粒,给予抗过敏、对症及免疫支持治疗。入院后2d,患者病情进展,加用激素并预防使用抗茵药物,6d后病情好转,14d皮疹基本消退,口服激素及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出院。
简介:摘要: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自适应融合各层特征图,解决了特征融合中图像空间信息冲突和特征金字塔中的不一致性问题;2)使用高效倒置瓶颈块降低模型复杂性,同时提升模型的有效性,解决EfficientDet模型的骨干特征提取网络参数效率低的问题,减少网络运行时间;3)使用多尺度块提升有效感受野,对病灶区域特征进一步关注,解决部分体积偏小的肝脏肿瘤病灶难以检测问题;4)使用先验框聚类和数据增强方法,从模型和数据两方面加强模型对肝脏肿瘤数据集的检测能力和泛化能力,解决肝脏肿瘤的形状大小不一及位置各异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多尺度自适应融合的肝脏肿瘤检测。
简介:目的研究姜黄素与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系HL-60/ADR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杀伤作用,应用金氏公式进行联合用药效果分析。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测定细胞内药物浓度。结果姜黄素2.00μmol/L~16.001μmol/L,阿霉素0.801μmol/L~6.401μmol/L同时给药对HL-60/ADR细胞可产生单纯相加至增强的协同杀伤效果,对HL-60/ADR细胞周期的影响也有协同作用,HL-60/ADR细胞内ADR积聚增加是其原因之一。序贯给药法中先给姜黄素后给阿霉素结果为协同作用,先给阿霉素后给姜黄素为拮抗作用。结论姜黄素与阿霉素同时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有效逆转多药耐药。序贯联合用药仅产生单向协同作用。
简介:目的:讨论一例重症胰腺炎伴发多药耐药(MDR)肺炎克雷伯菌(Kpn)脓毒血症治疗成功的抗感染策略,为MDR—Kpn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记录病人的临床表现,结合各项实验室检验指标及抗感染治疗药物种类、疗程及联用方案,分析抗菌药物治疗策略。结果:该例病人住院期间依次使用了替加环素+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替加环素+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米卡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磷霉素的多药联合治疗方案。人院第52天血培养转阴并保持,各项细菌感染炎性指标转为正常,病情好转稳定,MDR—Kpn脓毒血症治愈。结论:MDR—Kpn在缺乏明确有效的抗菌药物时,及时联合应用治疗Kpn的一线和二线药物,延长疗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