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呼吸支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胎龄28~32周,按无创呼吸支持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CPAP组)]和观察组(即NHFOV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联合CPAP辅助通气,观察组予常规治疗联合NHFOV,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共78例,NHFOV组38例,CPAP组40例。2组疗效比较: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PAP组比较,NHFOV组无创通气失败情况(4例比13例)、无创通气时间[(7.60±1.68) d比(10.75±2.38) d]、氧暴露时间[(12.34±2.66) d比(17.20±4.36) d]、呼吸暂停次数[(1.68±1.57)次/d比(4.80±2.60)次/d]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NHFOV组腹胀发生率较CPAP组降低[13例(34.2%)比25例(62.5%)],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时间明显延迟[(12.65±2.33) d比(7.87±2.70) d],但分泌物黏稠度低[稀薄31例(81.6%)比22例(55.0%);黏稠7例(18.4%)比18例(45.0%)],所致气道梗阻发生少[2例(5.2%)比15例(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鼻损伤发生较少(1例比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FOV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应用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且有望用于治疗有频繁呼吸暂停、呼吸道分泌物较多且易梗阻的患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则配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血氧分压(PaO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及心率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aO2水平较高,而PaCO2、呼吸频率及心率水平较低,观察组通气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干预效果较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评分、呼吸机使用及平均住院时间、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及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健康知识评分,缩短呼吸机和住院时间,改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血压测量抗干扰保护器在腹部手术患者无创血压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抽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住院部需行无创血压测量患者100例(设为A组),进行无外力干扰下直接测量无创血压(A1),间隔3 min,再在无外力干扰下套上抗干扰保护器测量无创血压(A2),然后套上抗干扰保护器后模拟术中外科医生操作用身体对其进行挤压并进行无创血压测量(A3)。另抽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腹部手术且需行无创血压测量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套保护器组(T组)和不套保护器组(N组),每组50例,观察无创血压测量抗干扰保护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A1与A2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2与A3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T组手术开始后20次血压测量中平均干扰次数、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分别为(2.8±1.3)次、(115.2±12.13)mmHg(1 mmHg=0.133 kPa)、(66.27±8.25)mmHg,均低于N组的(5.5±2.5)次、(121.39±14.42)mmHg、(70.55±9.13)mmHg(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无创血压监测使用抗干扰器进行血压监测可避免干扰,降低被干扰率,及时反馈稳定、可靠的血压测量结果,有利于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摸球法将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均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加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撤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院时肺功能改善度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早产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ICN)治疗的呼吸衰竭早产儿6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1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行NHFOV治疗,对照组30例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于通气前、通气后2、8、12、24 h,对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进行检测,包括酸碱度(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记录两组患儿通气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如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气漏、鼻压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D)、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结果两组患儿通气治疗前的pH值、PaO2、PaCO2、OI、RI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8、0.64、0.85、0.43、0.70,均P > 0.05),通气后2、8、12、24 h,观察组的pH值、PaO2、O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H值:t2 h=3.20、t8 h=4.81、t12 h=6.39、t24 h=5.22;PaO2值:t2 h=5.80、t8 h =6.31、t12 h=7.55、t24 h=6.97;OI值:t2 h=6.38、t8 h =8.37、t12 h=11.30、t24 h=9.61),而PaCO2、RI值均低于对照组(PaCO2值:t2 h=4.29、t8 h=5.09、t12 h=6.83、t24 h=8.30;RI值:t2 h=3.26、t8 h=5.81、t12 h=7.36、t24 h=6.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患儿在通气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81%(8/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P < 0.05)。结论早产儿呼吸衰竭应用NHFOV治疗后,患儿通气效应、氧合能力更好,同时此方法对二氧化碳清除及酸中毒纠正作用更强,并发症更少,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循证基础行集束化护理对心胸外科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并发症、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90例心胸外科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5例和干预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患者以循证基础行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并发症发生率与康复效果的变化。结果对心胸外科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给予以循证基础行集束化护理后,干预组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自护能力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实施以循证基础行集束化护理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康复效果,故值得临床于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nHFOV)作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初始呼吸支持模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2年3月1日,选择nHFOV与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oninvasive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应用于RDS早产儿初始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采用Cochrane评价手册评价其质量,应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RCT研究,共786例患儿,其中nHFOV组395例,NCPAP组391例。与NCPAP相比,使用nHFOV作为RDS早产儿的初始通气模式,可降低RDS患儿插管率(OR=0.34,95%CI 0.22~0.51,P<0.001)。两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FOV应用于RDS早产儿的初始治疗,可降低早期治疗失败率,且不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足月儿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应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轻度ARDS足月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双水平组、高频组各30例。双水平组男∶女为18∶12,胎龄(36.41±2.94)周;高频组男∶女为19∶11,胎龄(36.58±3.05)周。对双水平组患儿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高频组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不同时间氧合指数、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状况及临床治疗效果。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在血气分析指标方面高频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双水平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24 h、48 h后,两组患儿的氧合指数持续降低,高频组明显比双水平组低(均P<0.05),氧合改善情况更良好。两组的总吸氧时间、总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频组的气管插管发生率[6.67%(2/30)]低于双水平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双水平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4/3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双水平组更高[93.33%(28/30)比73.33%(22/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度ARDS足月儿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儿氧合与血气指标,安全性较高,推广可行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S组与BiPAP组,每组75例。BiPAP组采用BiPAP治疗,PS组在BiPAP基础上采用PS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情况、肺氧合功能参数、血气水平、通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S组总有效率(94.67%,71/75)高于BiPAP组(80.00%,60/75),P<0.05;PS组机械通气、氧疗和住院时间均短于BiPAP组(P均<0.05)。治疗后,PS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血浆二氧化碳总量、动脉血氧饱和度均高于BiPAP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气末正压、平均气道压力均低于BiPAP组(P均<0.05)。PS组并发症发生率(9.33%,7/75)低于BiPAP组(21.33%,16/75),P<0.05。结论PS联合BiPAP治疗NRDS患儿可改善肺氧合功能、血气水平、通气情况,加快患儿恢复,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微无创技术的定义还未明晰,但微无创是一种观念、一种原则,是通过微无创技术达到微无创目的,达到微无创效果。任何技术都要以临床诊治的“四化”为准则——规范化、个体化、人性化和微创化;微无创技术更是以“四化”为准则,甚至于其已内化于“四化”之中。应该以规范化做引领,完成个体化、人性化和微创化;而又以人性化为宗旨。我们要掌握适应证、非适应证和禁忌证这三个不同的概念,要强调四个因素——病人及其罹患的疾病,与医生和医生所给予的治病方法。我们要学习和应用好真实世界研究,更好地发展微无创技术,造福于妇女和人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测效率以及对于预防出生缺陷的意义。方法对28 033例孕妇进行NIPT检测,将高风险结果与羊水、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个别病例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进行验证,对所有胎儿均随访至出生后。结果NIPT提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186例(0.66%),通过羊水或脐血穿刺确诊21、18、13三体101例(67.33%),确诊率分别为86.52%、50.00%、19.05%。≥40岁、≥35岁、25~34岁、<25岁组确诊率分别为81.28%、67.85%、62.79%、76.00%;>35岁、产前筛查高风险、产前筛查临界风险、超声异常组确诊率分别为65.91%、60.78%、71.79%、80.0%。结论对于≥40岁、<25岁、产前筛查临界风险、超声异常的孕妇,NIPT对于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具有良好的筛查效能,能够有效预防21、18、13三体儿的出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鼻导管氧疗(NC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无创通气(NIV)间歇期的治疗效果,探讨NIV联合HFNC治疗AECOPD的可行性。方法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ICU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气pH<7.35,PaCO2 > 50 mmHg)并使用NIV的患者,按1:1随机(随机数字法)被分为HFNC组和NCO组。HFNC组在NIV间歇期接受HFNC治疗,NCO组在NIV间歇期接受低流量NCO治疗。主要观察终点为呼吸支持总时间。次要观察终点为住院期间气管插管率、NIV治疗期和间歇期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结果82例患者进入随机分组,经二次排除后HFNC组和NCO组分别有36例和37例纳入分析。HFNC组呼吸支持总时间为(74±18) h,显著低于NCO组(93±20) h(P=0.042)。HFNC组NIV治疗期总时间为(36±11) h,显著低于NCO组(51±13) h(P=0.014)。HFNC组平均单个NIV间歇期时间与NCO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从第三个NIV间歇期开始HFNC组显著长于NCO组(P<0.05)。HFNC组和NCO气管插管率分别为13.9%和1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2)。HFNC组ICU住院时间为(4.3±1.7) d,低于NCO组的(5.8±2.1) d(P=0.045),而两组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V间歇期NCO组心率、呼吸频率、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及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高于HFNC组,而舒适度评分亦低于HFNC组(P均<0.05)。结论对于接受NIV治疗的AECOPD患者,在NIV间歇期给予HFNC较NCO可以缩短呼吸支持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改善NIV间歇期二氧化碳潴留及呼吸困难。HFNC是AECOPD患者NIV治疗的理想补充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LISA)及无创高频辅助通气(nHFOV)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85例胎龄27~32周患NRDS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按出生胎龄(>27~29周、>29~30周、>30~31周、>31~32周)进行分层,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LISA组(40例)和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组(INSURE组)(45例)。LISA组再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组(25例)及nHFOV组(15例)。INSURE组患儿在正压通气下,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拔出气管插管,予CPAP辅助通气。LISA组患儿在CPAP下,经胃管注入PS,后拔除胃管,CPAP组患儿继续予CPAP辅助通气;nHFOV组患儿予nHFOV辅助通气。如无创辅助通气失败,给予机械通气。观察LISA技术及nHFOV的可行性,比较各组不良反应、机械通气、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及NRDS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与INSURE组相比,LISA组机械通气率(5.0%比22.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20.0%比42.2%)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12.5%比42.2%)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LISA组与INSURE组置管操作的不良反应比较,LISA组中CPAP组及nHFOV组无创通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出生胎龄越小,NRDS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同一胎龄LISA组并发症发生率较INSURE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ISA组中CPAP组及nHFOV组机械通气率、BPD、IVH、PVL、ROP及NEC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胎龄27~32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儿NRDS的治疗中,LISA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PS给药方法,在降低机械通气率、BPD及PVL的发生率方面有优势。nHFOV可作为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NRDS患儿呼吸支持的初始模式。LISA联合nHFOV可用于NRDS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在无创通气联合镇静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监护室收住的100 mmHg<氧合指数<200 mmHg(1 mmHg=0.133 kPa)、具有气管镜检查适应证的患者32例,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保护性毛刷刷检、活检等操作。16例患者随机分入无创通气联合镇静组(丙泊酚镇静),16例随机分入无创通气非镇静组。主要观察终点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患者氧合指数、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的感受度及检查完成后1 h及24 h内气管插管率的比较。结果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镇静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增加了18%,非镇静组氧合指数增加了6%。镇静组患者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下降,非镇静组患者心率、血压增高。镇静组气管镜检查所需时间更短。镇静组大部分患者操作过程中无明显不适,并同意必要时再次气管镜检查;非镇静组大部分患者有明显不适,包括呼吸困难、咳嗽、疼痛等,仅有少数患者同意再次气管镜检查。2组大部分患者得到了确诊。结论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联合镇静下气管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
简介:摘要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技术广泛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PGT可以检测胚胎的单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同时能改善胚胎植入效果、临床妊娠结局和活产率。但该技术涉及到的活检过程对胚胎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同时对设备和人员的要求颇高。而随着从囊胚液和胚胎培养液中发现了可以用于基因分析的游离DNA,无创PGT(noninvasive PGT,NiPGT)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检测方式,在辅助生殖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目前NiPGT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阐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