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是一种慢性、具有遗传特性的神经症,年患病率约0.8%,终身患病率为1%-2%。OCD的特征表现为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患者会有反复侵入的无意义想法、冲动以及重复行为.以缓解强迫观念带来的压力。OCD常常使患者的社会功能下降.并可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致残性神经精神问题.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静息心率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和WebofScience数据库,查找关于静息心率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11.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并按种族、静息心率测量方法、随访时间、样本量对文献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队列研究文献,总样本量为212891人。分析结果显示,与静息心率最低分类组相比,静息心率最高分类组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合并效应值RR=1.54,95%CI:1.29~1.8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亚洲人和高加索人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分别为1.67(1.38~2.03)和1.29(1.02~1.62)。Begg's检验(P=0.350)和Egger's检验(P=0.662)未发现发表偏倚。结论静息心率升高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提示控制静息心率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心血管、脑血管及肾脏等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1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其中单纯MS患者40例,伴有靶器官损害患者120例(其中只伴一种靶器官损害的分心、脑、肾损害3个亚组);正常对照组160例为健康体检者。分别分析所有患者静息心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MS伴肾损害P<0.05外,其余各组均P<0.01;与单纯MS组比较,MS伴心损害组P<0.01,MS伴2种损害、MS伴3种损害均P<0.05,MS伴脑、肾损害组P>0.05;MS伴心损害、MS伴脑损害、MS伴肾损害三组间两两相互比较,P值均>0.05;MS伴2种损害组与MS伴3种损害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MS患者RHR与靶器官损害数量的直线相关系数分析表明,r=0.264,P=0.037,MS患者RHR与靶器官损害数量呈正相关。结论MS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存在相关性,是预测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脑血管及肾脏损害的有价值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探讨失眠障碍患者大脑半球间同伦功能连通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失眠障碍患者54例为病例组,男16例、女38例,年龄(42±12)岁。招募健康志愿者56名为健康对照组,男21名、女35名,年龄(38±11)岁。病例组行多导睡眠监测,所有受试者行神经心理量表评估和rs-fMRI扫描。计算基于体素的镜像同伦连接(VMHC)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统计比较两组的组间差异,与失眠病程、神经心理量表和多导睡眠监测行相关分析,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s-fMRI各参数对失眠障碍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双侧颞中回VMHC低于健康对照组(t=-4.276,P<0.05)。左侧颞中回与右侧丘脑/中扣带回、左侧丘脑、右侧小脑小叶Ⅳ~Ⅴ及左侧小脑小叶Ⅷ(t=4.719、5.297、6.044、4.129,均P<0.05)间的功能连接增强,与对侧颞中回(t=-4.139,P<0.05)间功能连接减弱。病例组颞中回的VMHC值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r=0.288,P=0.035)、蒙特利尔认知评分(r=0.283,P=0.038)呈显著正相关;左侧颞中回与右侧小脑小叶Ⅳ~Ⅴ间功能连接与睡眠潜伏期呈正相关(r=0.302,P=0.027)。左侧颞中回与右侧丘脑/中扣带回间的功能连接对失眠障碍的诊断效能最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结论失眠障碍患者存在半球间信息交流和整合障碍,双侧颞中回的半球间协同性受损及其与多个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异常可能是其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神经病理机制及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冠心消斑汤对静息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静息性心绞痛患者 92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治疗 组和对照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采用 他汀类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 冠心消斑汤。比较 两组的 治疗效果以及 治疗前后 CR P、 LVEF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CRP均明显降低, 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 CRP水平显著降低, LVEF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冠心消斑汤对静息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血清 CR P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简介: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将我院眼科2007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细菌性角膜炎患者中的48名患者用0.3%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治疗,(其中12名患者在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改用0.3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一周后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其中46名患者经治疗均有好转,有效率达96.8%。妥布霉素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敏感性高于其它抗菌素,较少出现耐药,抗菌谱广,起效快,对眼部刺激症状少,对角膜损害轻。0.3%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治疗细菌性角膜炎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于我院实施手术的2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情况及术后呼吸、意识、疼痛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切皮时、术中及拔管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且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躁动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而出现疼痛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患者血液动力学平稳,术后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短,术后镇痛效果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于我院实施手术的2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情况及术后呼吸、意识、疼痛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切皮时、术中及拔管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且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躁动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而出现疼痛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患者血液动力学平稳,术后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短,术后镇痛效果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在研究时间段内自愿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45),实验组(n=45),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探究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方式下的临床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疼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躁动、神经瘙痒)。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后,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8.25±2.3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4.55±4.56)min,(P<0.05);呼吸恢复时间(1.55±0.32)h,明显低于对照组(2.36±1.32)h,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疼痛时间(4.66±0.42)h,明显高于对照组(3.15±0.78)h,(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使用中起到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上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状况分析来了解不同方式起到的麻醉效果。结果: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的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治疗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以此能够从麻醉效果保障中提升患者手术安全性和顺利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使用中起到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上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状况分析来了解不同方式起到的麻醉效果。结果: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的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治疗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以此能够从麻醉效果保障中提升患者手术安全性和顺利性。
简介:摘要轻度认知障碍被认为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是痴呆预防性治疗的关键阶段。大脑默认网络指静息状态下大脑存在的自发神经元活动相对活跃的区域,被认为是保持正常认知功能最重要的网络。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对大脑自发神经元活动进行精确定位,因其简单易行、无创、分辨率高、可重复扫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认知障碍疾病的研究。本文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大脑默认网络在认知障碍疾病方面的变化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技术探讨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 TTH)患者静息态下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改变模式及其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自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到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TTH患者31例及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33例,利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灌注成像技术行全脑扫描,分析TTH组及健康对照组的静息态CBF值的差异,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TTH组疼痛程度,分析CBF改变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TH组患者双侧海马旁回、左侧丘脑、左侧壳核、右侧海马、左侧尾状核、左侧岛叶的CBF值升高;右侧中央后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额中回的CBF值减低(P<0.05,family-wise error,FWE校正)。另外,左侧豆状壳核、左侧尾状核、右侧海马的CBF值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374,r=0.416,r=0.358,P均<0.05),而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的CBF值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444,P<0.05)。结论TTH患者的大脑存在多个CBF值异常的脑区,这些脑区的脑血流改变可能参与了TTH的病理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