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PSA联合双参数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PSA联合双参数磁共振成像,分析临联合诊断效果。结果:前列腺癌组血清PSA水平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双参数MR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血清PSA,P<0.05;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双参数MRI,P<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高于双参数MRI,P>0.05。结论:血清PSA联合双参数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简介:目的探讨ALP、PSA及其相关指标(fPSA、fPSA/tPSA、PSAD)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167例前列腺癌患者。以ECT、X线片、CT/MRI或骨活检诊断骨转移,分析ALP、PSA、fPSA、fPSA/tPSA、PSAD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167例前列腺癌患者中骨转移104例(62.3%),非骨转移63例(37.7%)。骨转移组ALP、PSA及PSAD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均P〈0.01),而两组间fPSA/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50ng/ml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PSA〉20~50ng/ml组、〉10~20ng/ml组和≤10ng/ml组(均P〈0.05);ALP〉90U/L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ALP≤90U/L组(P〈0.05);PSAD〉0.4ng.ml-1.cm-3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PSAD≤0.4ng.ml-1.cm-3组(P〈0.05)。以ALP〉90U/L、PSA〉50ng/ml和PSAD〉0.4ng.ml-1.cm-3为界分别分析ALP、PSA、PSAD、PSA+ALP、PSA+PSAD和PSA+PSAD+ALP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价值,发现指标联合应用后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较单一指标好,PSA+PSAD+ALP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佳,分别为100%、79.17%、91.38%及100%。结论ALP、PSA及PSAD均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有无骨转移的可靠指标,PSA+PSAD+ALP联合应用有助于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当患者PSA〈50ng/ml、PSAD〈0.4ng.ml-1.cm-3及ALP〈90U/L时,几乎可排除骨转移。
简介:摘要: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比淋巴细胞(PLR)、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这几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MRI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增生27例、前列腺癌12例患者的MRI资料,分析总结MRI表现。结果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增大变形,球形15例,椭圆形12例。均见中央叶增大,周围叶受压变薄。T2WI、压脂中央叶4例为等信号,6例为稍高信号,17例斑点状、结节状高信号。DWI等低信号22例、稍高信号5例。合并膀胱壁增厚19例。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形态不规则,边缘凹凸不平。T2WI、压脂周边区增大并见低信号结节,DWI结节为高信号。合并精囊腺侵犯9例,膀胱侵犯7例,周围血管束不对称7例,盆腔内淋巴结增大5例。结论MRI对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病变征象及周围结构显示良好,应用价值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44例,分为治疗组(实施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与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2组,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43个月,治疗组生化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对其实施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的声像图、血清PSA与PCa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的220例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表现。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和秩和检验,分析血清PSA水平与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超声显示有异常回声结节178例,其中145例为低回声结节,42例在声像图上未发现异常。PCa患者Gleason评分越高,临床分期越晚,PSA值越高。血清PSA水平分别与Gleason评分(r=0.275,P〈0.01)、临床分期(r=0.314,P〈0.01)呈正相关;Gleason评分与临床分期亦呈正相关(r=0.325,P〈0.01)。结论前列腺内部低回声结节是PCa主要超声表现,血清PSA与Gleason评分和PCa临床分期有关,该指标可作为判断PCa预后的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嗜铬粒蛋白A(CgA)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和术后观察。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组(n=50)、前列腺良性疾病组(n=52)和健康对照组(n=55)血清t-PSA、f-PSA和CgA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单一及其联合指标。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t-PSA、f-PSA和Cg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3个指标对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为92.9%,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4.3%、92.1%;前列腺癌患者在术后血清中f-PSA、t-PSA和CgA浓度迅速降低。结论联合检测血清标志物t-PSA、f-PSA和CgA是最优的组合模式,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术后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体百分比(%p2PSA)与前列腺健康指数(phi)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经临床确认的15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BPH)和43例PCa患者中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p2PSA,计算%fPSA、%P2PSA、ph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血清tPSA、fPSA、%fPSA、p2PSA,%p2PSA、phi比较,BPH组与PCa组的tPS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SA值在4-10ng/ml时tPSA不能作为鉴别诊断,必须结合fPSA、%fPSA、p2PSA,%p2PSA、phi才能更好的鉴别诊断PCa和B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