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脓毒症患儿血清嗜铬粒蛋白A(CHGA)、血浆爱帕琳肽(Apelin)、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脓毒症患儿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7~12岁,病程2~24 d。根据入院3 h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儿分为心肌损伤组53例和非心肌损伤组47例,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入院3 h、6 h的CHGA、Apelin、H-FABP水平。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儿CHGA、Apelin、H-FABP水平与心肌损伤的关系。结果入院3 h、6 h后,心肌损伤组的CHGA水平较非心肌损伤组高,Apelin、H-FABP水平较非心肌损伤组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患儿CHGA、Apelin、H-FABP水平为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较高CHGA水平以及较低Apelin和H-FABP水平与脓毒症患儿的心肌损伤有关。
简介:目的观察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和尾加压素Ⅱ(UⅡ)在小儿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6例小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进行常规体检的3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嗜铬粒蛋白A、尾加压素Ⅱ检测水平,探讨CgA、UⅡ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心室重构参数的关系。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儿Cg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UⅡ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随之升高或降低(P〈0.05)。扩张型心肌病组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组CgA、U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gA水平与左心室质量分数(LVMI)以及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UⅡ呈负相关关系(P〈0.05),血清UⅡ则与心功能分级呈现负相关关系(P〈0.05),与LVMI、LVEF、LVFS相关关联不大(P〉0.05)。结论CgA在心室重构过程中发挥作用,检测CgA和UⅡ水平变化可为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病变程度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水平与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s)肝转移肿瘤负荷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4例无功能性pNETs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39例患者具有临床和随访资料,25例患者仅有临床资料.64例患者中,58例具有尚未发生肝转移时的血清CgA水平资料,51例具有已发生肝转移时的血清CgA水平资料.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患者出院后每3~6个月定期复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患者血清CgA水平升高或降低程度≥50%治疗肝转移瘤前的血清CgA水平,定义为血清CgA水平升高或降低,其余定义为血清CgA水平稳定.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3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gA.CT检查三维重建测定肝转移肿瘤负荷.采用国际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无功能性pNETs肝转移患者疗效.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归为治疗缓解,疾病稳定归为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和肿瘤复发归为疾病进展.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检验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无功能性pNETs肝转移患者血清CgA水平为94.8μg/L(67.4μg/L,181.4μg/L),显著高于尚未发生肝转移时的血清CgA水平59.9μg/L(39.1μg/L,88.5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6,P<0.05).无功能性pNETs肝转移患者血清CgA水平与无功能性pNETs肝转移肿瘤负荷呈正相关(r=0.486,P<0.05).39例具有临床和随访资料的患者中35例获得完整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14例治疗缓解的患者中,血清CgA水平降低和稳定患者比例分别为11/14和3/14;12例疾病稳定的患者中,血清CgA水平降低、稳定和升高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12、7/12和1/12;9例疾病进展的患者中,血清CgA水平稳定和升高患者比例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对预测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的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HFMD患儿162例,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无NPE组和重症并发NPE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常规体检的40名儿童为健康对照组。以住院28 d为预后观察截断点,将重症HFMD患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所有入组对象均在入院2 h内检测CGA、乳酸、血糖、白细胞、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肌钙蛋白T(cTnT)。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重症HFMD合并NPE的诊断效能。结果162例HFMD患儿中,轻症组88例,重症无NPE组46例,重症并发NPE组28例。重症并发NPE组入院2 h内外周血CGA、血糖、乳酸、IL-6和cTnT水平显著升高,与重症无NPE组、轻症组以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61.554、79.031、86.994、36.477和75.021,P值均<0.05)。截至住院28 d,重症HFMD患儿生存组58例,死亡组16例。死亡组患儿外周血CGA、乳酸、血糖和IL-6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094、-4.621、-4.283和-5.504,P值均<0.05)。外周血CGA识别重症HFMD并发NP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95% CI:0.833~0.947),截断值为120.59 μg/L时,对于合并NPE的重症HFMD诊断效能最高。结论外周血CGA可能与重症HFMD并发NPE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其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HFMD并发NPE,可能作为预测重症HFMD预后的指标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对预测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的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HFMD患儿162例,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重症无NPE组和重症并发NPE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常规体检的40名儿童为健康对照组。以住院28 d为预后观察截断点,将重症HFMD患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所有入组对象均在入院2 h内检测CGA、乳酸、血糖、白细胞、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肌钙蛋白T(cTnT)。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重症HFMD合并NPE的诊断效能。结果162例HFMD患儿中,轻症组88例,重症无NPE组46例,重症并发NPE组28例。重症并发NPE组入院2 h内外周血CGA、血糖、乳酸、IL-6和cTnT水平显著升高,与重症无NPE组、轻症组以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61.554、79.031、86.994、36.477和75.021,P值均<0.05)。截至住院28 d,重症HFMD患儿生存组58例,死亡组16例。死亡组患儿外周血CGA、乳酸、血糖和IL-6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094、-4.621、-4.283和-5.504,P值均<0.05)。外周血CGA识别重症HFMD并发NP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95% CI:0.833~0.947),截断值为120.59 μg/L时,对于合并NPE的重症HFMD诊断效能最高。结论外周血CGA可能与重症HFMD并发NPE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其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HFMD并发NPE,可能作为预测重症HFMD预后的指标之一。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水平的变化,探讨CgA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不同程度CHF患者(CHF组,49例)血清CgA、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12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CHF组血清CgA与BNP水平及LVMI的相关性。结果CHF组血清CgA、BNP水平及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加;CgA与BNP、LVMI分别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8,P〈0.01;r=0.61,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CgA水平分别与BNP水平、LVM、INY-HA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检测CgA水平有助于判断CHF病情的严重程度。
简介:摘要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 PPGL)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metanephrines, MNs)是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CA)的中间代谢产物。目前,血、尿MNs均已被广泛推荐为PPGL诊断的首选生化标志物。此外,3-甲氧酪胺(3-methoxytyramine, 3-MT)和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 CgA)也可对PPGL的诊断和鉴别良、恶性提供一定的帮助。了解不同生化检测指标在PPGL诊断中的特点、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方法学选择,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合理规范应用。
简介:摘要肺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治疗和预后上有显著差异。SCLC的肿瘤细胞可表达一些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标志物,其中关于嗜铬粒蛋白A(CgA)与突触素(Sy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SCLC的相关研究较多。CgA、NSE及Pro-GRP水平均与SCLC的分期有关,广泛期患者其水平显著高于局限期患者,且其表达与较低的生存率显著相关。Syn作为SCLC的辅助诊断指标时敏感度高于CgA,且在SCLC与低分化鳞癌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NSE是目前临床上SCLC中使用最多的肿瘤标志物;Pro-GRP在SCLC与NSCLC的区分上具有强于CEA和NSE的诊断优势。尽管这些NET标志物均不是SCLC的特异性标志物,但它们联合运用或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与CT联合使用或许能提高对SCLC的鉴别诊断水平,且它们在疾病的分期上有一定的价值,而疾病分期对SCLC治疗策略的制定十分重要,它们的检测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简介:制革工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铬革屑。日益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使得铬革屑的资源化利用成为皮革行业关注的热点,若铬革屑不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不仅会造成大量胶原蛋白和铬资源的浪费,也会严重制约制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尝试开发一整套铬革屑资源化的工艺技术,系统研究了铬革屑经氢氧化钠水解、分离后所得产物的改性和应用,包括胶原多肽接枝改性制备蛋白填充复鞣剂、铬泥还原红矾制备铬鞣剂,实现铬革屑在制革中的循环利用,使铬革屑中的铬和胶原蚤白均能得到高值利用,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效益,真正实现铬革屑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系统考察了氢氧化钠水解铬革屑提取胶原多肽的规律,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高效率提取胶原多肽的水解条件,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水解产物产物的理化性质的测定,剖析了高效率分离铬和水解胶原的必要条件。结果表明,Na0H水解铬革屑提取胶原多肽的最佳条件为:预处理时间12h,氢氧化钠用量8%,水解时间4h,水解温度120℃,此条件下胶原提取率可达88.98%。试验发现,碱用量和水解温度是影响胶原提取率的最显著因素,分离体系的黏度则是高效率分离铬和水解胶原的重要参数。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用丙烯酸类单体(AA、AM、BA和AN)接枝改性从铬革屑中提取的胶原多肽,以期为胶原多肽接枝改性制备蛋白填充复鞣剂提供理论依据。茚三酮反应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实在胶原多肽与丙烯酸类单体之间有接枝共聚反应发生,丙烯酸类单体以共价键形式与胶原多肽主链结合,用DSC、TG和XRD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质。探讨了单体滴加方式和预乳化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随胶原浓度、单体总量、反应温�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型胃肠嗜铬样细胞神经内分泌瘤(ECL-NE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为1型胃ECL-NET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1型胃ECL-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型胃ECL-NET患者20例中,女性12例,男性8例;患者确诊时年龄为(52±12)岁。50%以上患者的肿瘤为多发、肿瘤长径<1 cm、分级为G1级、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发病部位位于胃体。19例患者中17例血清胃泌素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抗壁细胞抗体(PCA)阳性率为100%(20/20),抗内因子抗体(IFA)阳性率为15%(3/20)。结论1型胃ECL-NET多见于女性,好发部位为胃底和胃体,胃泌素、PCA及IFA等血清学标志物在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相关疾病为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因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常导致其低于正常水平,同时也可伴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简介: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s,NENs)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既往认为,该病发病率低,但近年来欧美各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NENs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其中肺NENs和胃肠胰NENs(gastroentero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s,GEPNENs)的发病率共计为5.25/100000,较30年前升高近5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不同类型脂血症患者血清脂蛋白残粒胆固醇(RLP-C)水平与其他血脂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法分别测定2020年3月至12月来本院体检的7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HTC组)、85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HTG组)、9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MHL组)和85名血脂正常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的血清RLP-C水平,同时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I(apoA-I)和载脂蛋白-B(apoB)等血脂指标,并分析高脂血症患者血清RLP-C与其他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脂血症患者血清RLP-C水平(0.40±0.2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9±0.0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TG组和MHL组血清RLP-C水平分别为(0.44±0.25)mmol/L、(0.35±0.21)m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HTC组血清RLP-C水平(0.21±0.12)mmol/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低于HTG组(P<0.01)。高脂血症患者RLP-C水平与TG、VLDL-C呈显著正相关(r=0.85、0.65;均P<0.01),与TC、HDL-C、LDL-C、apoA-I、apoB和Lp(a)相关不显著(r=0.28、-0.23、0.20、-0.26、0.24、0.19;均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血清RLP-C水平与TG、VLDL-C密切相关,HTG和MHL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RLP-C水平显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