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就主要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12例人员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期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就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于2022年9月至2024年2月期间对该12例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处理干预,对干预前后防护知识评分、防护实践能力评分,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我院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利器刺伤,其次为粘膜污染、化学消毒剂因素。通过强化职业防护培训及管理、合理排班、规范护理操作等针对性处理后,防护知识评分、防护实践能力评分相比干预之前明显提高,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须不断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与能力,综合提升职业素养,以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压力源,评估其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并分析心理健康状况,旨在为降低职业压力、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10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数据。问卷内容包括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等,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进行评分。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工作性质高强度”是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源,而“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和“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是被认为最有效的应对策略。大部分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着多方面的职业压力,但通过改善工作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及加强心理健康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其职业压力水平,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水平。医院应高度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简介:[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课程重要性与护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式研究,以继续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及护理能力2个结构式问卷对283名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283名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为有效样本,在继续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方面得分分别为专业课程4.05分±0.48分、专业素质3.94分±0.52分、专业伦理3.92分±0.58分、专业相关法规4.03分±0.62分、整体课程3.98分±0.55分。年龄、婚姻、薪资、医院所处地区、参与基层卫生教育训练经验这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薪资、参与基层卫生教育训练经验为继续教育课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护理能力方面得分为3.87分±0.68分,年龄、婚姻、学历与薪资是护理能力重要影响因素。继续教育课程与护理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对于继续教育课程越重视其护理能力越强。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强化基层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的综合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间于本基层医院履职的37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主体,对其实行常规院感防控干预;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本基层医院履职的37名医务人员(同对照组相同)作为观察组研究主体,对其实行综合性院感防控干预。对比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度、手卫生依从性和手卫生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手卫生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综合性院感防控干预可以提高其对于院感防控知识和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度,且能提升其手卫生依从性。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消毒供应室专业人员岗位培训的方法,提高消毒供应室岗位专业技能。方法:因人而异,实施定岗,制定培训计划,以WS310.1-2016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教程为载体采用集中讲课,专题讨论,课余自学等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采用视频教学、现场演示,分解步骤,重点点评、手把手教学等方式循序渐进进行操作技能培训;以及采用图谱形式更形象直观进行同质化培训,利用考核督促学习,评价学习效果。结果:通过培训,消毒供应室专业人员能熟练掌握各岗位相关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胜任各岗工作,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结论:对于基层消毒供应室专业人员实施岗位培训有效提升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专业技能;器械清洗质量、检查包装质量,以及无菌物品质量等质控指标有了改善;医院感染率下降。保证病人安全,提高科室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策略。方法:选取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并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职业暴露类型中生物性暴露发生率最高,职业暴露后的伤口处理实施率最高。结论: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存在多种职业暴露风险,可通过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和加强心理支持等防护策略,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职业安全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后对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月-12月期间的24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管理前),取2020年1月-12月的期间工作的24例护理人员(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观察组采用管理后制定的有效措施,对比两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评分。结果:观察组共接收24318件医疗物品,对照组共接收22673件医疗物品,而观察组出现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44%),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自我防护。方法:选取在感染科工作的32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防护方法,观察组采用细节自我防护方法,让两组护理人员在不同防护效果下对职业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对血液接触、医疗器械刺伤、病毒感染以及医疗废物交叉感染危险因素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门诊消毒工作室内工作人员职业的暴露情况以及防护意识、防护措施的可行性。方法: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间于我院工作的成员中随机选择 4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的防护意识、防护措施的可行性及职业暴露状况于干预前后施行对比。结果:所有成员于干预前的防护意识为 64.50%,干预后高达 95.55%,干预前防范措施的可行性为 60.00%,干预后高达 85.50%,干预前的职业暴露概率为 34.00%,干预后高达 11.50%,且数据相比,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口腔门诊消毒室的工作人员施行防范意识及相关措施的培养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极具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54名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基本情况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6月为未干预时期,7-12月为干预时期。剖析其职业暴露种类与出现频率,比较干预前后护理工作人员对防护知识的认知与自我防护状况。结果 一年中院内共出现821起职业暴露,主要划分为高温烫伤、锐器损伤、化学剂损伤等等,其中1-6月出现率为61.51%,7-12月出现率为38.49%,落实干预后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的调查问卷评分较之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存在诸多职业危害因素,对于常见的危害因素开展科学预防能够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出现率,确保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不同护理技能人员职业安全意识调查。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月进行,将产科病房一般护理技能人员护士(15例)与获得技术职称岗位的产科特殊护理技能护士(15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产科的基本工作内容,分析潜在的感染风险,总结其安全意识,自我防护情况。结果:特殊护理技能人员中职业暴露维度(产科工作中的体液污染、产科工作中的锐器损伤)事件发生率均低于一般护理技能人员;特殊护理技能人员职业防护维度(接受产科安全知识教育、接受产科安全措施培训)占比均高于一般护理技能人员,(p<0.05)。结论:护理安全工作对于产科医护质量十分重要,因此要求护理技能人员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风险,严格控制,降低职业暴露,保证医护安全,提升医护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后对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月-12月期间的24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管理前),取2020年1月-12月的期间工作的24例护理人员(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观察组采用管理后制定的有效措施,对比两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评分。结果:观察组共接收24318件医疗物品,对照组共接收22673件医疗物品,而观察组出现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44%),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