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便秘患者的排便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AMI患者进行分析,并对便秘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结果50例AMI患者中有38例出现便秘,占76%;排便诱发心绞痛发作有4例,窦性心动过速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9%。结论指导患者运用正确的排便方法,给予舒适的排便环境,调节患者排便情绪是预防患者排便障碍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24例院前心脏骤停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行急诊介入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后,取得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8.7%,大大高于对照组的62.3%(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休克及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显,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介入 院前心脏骤停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生化指标值,分析生化指标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治疗后AST为(31.58±2.54)、CK为(126.54±11.02)、CKMB为(22.49±2.47)、LDH为(164.29±12.58)、Mb为(56.43±3.52)、cTnT为(0.15±0.01)以及cTnI为(0.14±0.03)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cTnT及cTnI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cTnI及cTnT生化指标值与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性,且cTnI界限最明显,这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生化指标 心肌梗死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倍他乐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进行细致地探讨,作为研究主要药物。方法现收集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总共64例作为此次观察主体对象。之后将安排64名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随机分、各个组32例。两组方法上我们在对,对照组是以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倍他乐克治疗,最后我们比较两组患者。在比较两组标准上以心功能指标、治疗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功能指标恢复上、每搏心输出量等临床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治疗后满意度为90.63%(29/32),而对照组满意度只是78.13%(25/32)。。最后效果是患者用药数量上的减少、进医院次数明显缩短,所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采用小剂量倍他乐克对于,治疗良好,可减少体感疼痛、缩短住院;临床上可有效地推进心功能恢复,值得医学领域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倍他乐克 急性心肌梗死 合并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实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临床护理实施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急诊护理路径实施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实施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差异,指导临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护理实践。结果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患者在临床治愈率、焦虑、胸痛、睡眠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拓展了护理范畴,为治疗赢得时间,能积极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路径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理干预结合健康宣教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合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根据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及生存率,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大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小于对照组,生存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健康宣教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促进症状的缓解,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90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左心衰竭的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是28.9%,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4.4%,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患者的合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高龄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80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95.0%,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是77.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97.5%,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85.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中接受科学合理的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抢救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实施随机分组,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3)分别实施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护理结果。结果和护理前比较,研究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降幅大;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33±2.10d)比对照组患者(12.40±3.62d)短;并发症发生率(15.1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4.24.1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MI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重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后优良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96%)(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干预中应用重症护理可有效提升预后效果,提供令患者更加满意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重症护理在 急性心肌梗死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接受治疗以及对应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此外同时接受舒适护理干预,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患者心绞痛症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价患者生命质量,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干预前SAQ、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Q、WHOQOL-BREF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30例,较满意9例,不满意2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5.12%,对照组患者满意24例,较满意9例,不满意8例,护理总满意度为80.49%;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39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盐酸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MPG灌注情况和术后1个月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TMPG灌注3级的比例为74.35%,对照组为43.58%,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患者接受治疗后的1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使用盐酸罗非,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 心血管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降脂、抗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及预后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为76.00%,高于对照组64.00%(P<0.05)。两组治疗前LVEF、LVEDD心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LDL-C、TC血脂指标,CRP炎症因子指标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心功能及血脂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超高龄 心肌梗死 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维地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卡维地组加用卡维地3.125mg,每日2次,逐渐加量,维持剂量25mg,每日2次,连用12个月。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LVEDD、LVESD、LVEF数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卡维地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卡维地组上升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卡维地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及12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χ2=5.33、4.27,均P<0.05),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7,P<0.05)。结论卡维地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能有效防止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生存率,降低再次住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 标签: 卡维地洛 心肌梗死 左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溶栓治疗由于其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性高,是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缺血心肌及时再灌注、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随着溶栓药物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治疗并减少出血风险,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因此本文对近些年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间延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5年3月份到2016年3月份收治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这些患者的再灌注治疗延续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分析,患者的再次灌注延续时间延迟,患者对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同。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前期延误,需要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家属知识宣教。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治疗时间 延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分析72例2007年2月至2017年10月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急诊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胸痛症状消失时间、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安全性;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胸痛症状消失时间、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1例心力衰竭、1例心律失常、1例诱发出血和1例再次休克,发生率11.11%;对照组3例心力衰竭、4例心律失常、5例诱发出血和4例再次休克,发生率44.44%,P<0.05。干预前心功能指标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可有效促进血管再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静脉溶栓 急诊介入治疗 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36例作为对照组,整体护理干预36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80.6%,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R、QTc、QTd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介入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能显著改善心律失常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与参考组(n=40),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患者心肌钙蛋白(cTnI)、同工酶(CK-MB)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应用血栓抽吸联合罗非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PCI治疗心肌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仅予以PCI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血栓抽吸联合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并对比术后6个月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和主要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TIMI3级血流和TMPG3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回访,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以血栓抽吸联合罗非班治疗可快速改善心肌的灌注,提高心功能,并可减少MACE的发生情况。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