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闭锁术后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8月至2020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因肠闭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肠闭锁术后是否发生NEC分为NEC组和非NEC组,比较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和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肠闭锁术后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肠闭锁术后患儿96例,NEC组13例(13.5%),非NEC组83例(86.5%)。与非NEC组相比,NEC组患儿初诊日龄晚[4.0(1.5,6.0)d比1.4(0,2.0)d]、手术日龄晚[4.8(2.0,7.0)d比3.1(1.0,4.0)d]、复杂型肠闭锁[76.9%(10/13)比44.6%(37/83)]及术后48 h内输血[46.2%(6/13)比13.3%(11/83)]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诊日龄晚(OR=3.346,95%CI 1.493~7.500,P=0.003)、复杂型肠闭锁(OR=9.052,95%CI 1.119~73.209,P=0.039)及术后48 h内输血(OR=6.835,95%CI 1.399~33.380,P=0.018)是术后NE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肠闭锁诊断延迟、复杂型肠闭锁及术后48 h内输血的患儿,应警惕术后NEC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4例NEC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的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两组在出生体重、肠鸣音减弱或消失、WBC≥20×10^9/L或<4×10^9/L、代谢性酸中毒、弥漫性腹膜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等因素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肠鸣音减弱或消失、WBC≥20×10^9/L或<4×10^9/L、代谢性酸中毒、弥漫性腹膜炎、NRDS等是影响NEC患儿预后的主要因素,应及早发现并采取综合治疗,以提高NEC患儿存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本院精心的治疗所有患者儿顺利出院,治疗效果令家属满意。结论本院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采取的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母乳喂养已证实能降低NEC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故应提倡推广母乳喂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NEC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2018年1月—6月发生NEC的16例患儿的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缺氧、感染、快速加量喂养为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经过治疗,有13例患儿痊愈出院(81.25%),1例放弃治疗(6.25%),2例转小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12.5%)。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降低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率,降低窒息的发生率,预防感染的发生,合理喂养等措施是预防NEC发生的关键;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有效地控制病情,则可降低NEC的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及远期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