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术后护理及应用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新生儿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临床NEC治愈率,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248-02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指的是患者的肠黏膜发生炎性病变,甚至会导致小肠坏死,造成患者肠穿孔等严重疾病[1]。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一般发生在新生儿之中,尤其是早产儿,其由于体弱,小肠供血功能不足,从而导致新生儿小肠发生损伤,细菌侵入后引起炎症[2]。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居高不下,是新生儿最为严重的急腹症之一。为研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后护理方案,笔者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选择了48例接受治疗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成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者,一共48例。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我国《实用新生儿学》中关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小儿患者28例,女性小儿患者20例,胎龄在33周以下的有11例,胎龄在33~37周内的有23例,胎龄超过37周的14例,平均胎龄(32.2±0.6)周。体重在1500g以下的有13例,体重在1500~2500g之间的有23例,体重超过2500g的有12例,平均体重为(1560±35.3)g。发病时间在6d以下的25例,6~9d的15例,超过10d的8例,平均发病时间为(5.4±0.7)d。48例新生儿患者均带有呕吐、腹胀等症状,其中20例患者有便血症状,13例患者高热,17例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
1.2病情观察
1.2.1一般观察对48例新生儿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观察,包括其面色、神志、体温、呼吸、血压等,尤其是新生儿患者呼吸循环变化,当出现皮肤花纹、呼吸骤停、心率过缓等症状时,立刻准备心肺复苏,同时进行机械通气。对于新生儿患者的皮肤弹性等也需要密切观察[4]。
1.2.2观察48例新生儿患者的呕吐内容、排泄物颜色、粘稠度、呕吐频率,大便是否是果酱样,有无脱落的坏死肠黏膜等,并且将标本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
1.2.3对48例新生儿患者进行腹围测量,以此来观察新生儿患者的腹胀程度。
2.护理
2.1基础护理
对本组新生儿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包括神智、血压、呼吸、体温等指标变化。此外,新生儿患者病情严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劝解新生儿患者家属,开解其焦虑的情绪,保证积极的状态,让其了解疾病诊断以及治疗、护理的方法,使家长可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新生儿患者的治疗。
2.2饮食护理
新生儿患者必须采用禁食和禁饮护理,通常至少需要禁食7d时间,病情严重时需要禁食15d左右甚至更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患者的症状,直至其呕吐情况停止、腹胀状态消减、大便转阴,有觅食的反射时才能逐步恢复饮食。开始恢复饮食时,首先采用鼻饲5%的葡萄糖水,观察新生儿患者有无呕吐、腹胀等情况,待好转后开始喂1:1的稀释牛奶,逐步转为全牛奶,量由少到多,当新生儿患者胃中潴留物超过2ml时,需要停止喂奶一次[5]。若是再次发生腹胀呕吐现象,护理人员需要再次禁食,防止病情复发。
2.3肠胃减压护理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新生儿患者,包括中度以及重度患儿,其在禁食的同时还需要采用胃肠减压护理。具体而言,一般依据患儿腹胀程度进行间隔性抽吸,例如采用负压持续吸引,其压力设置为30mmHg左右,同时需要调节压力,避免吸力过大或者过小。其次,还需要护理人员密切关注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定期采用生理盐水冲管1次,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以及颜色等,并且对其进行记录[6]。另外,护理人员可以让新生儿患者头肩抬高30°左右,同时避免新生儿窒息。
2.4输液护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中,采用控制感染、静脉营养以及全身支持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禁食期间,新生儿所需的营养基本全部由静脉营养以及全身支持。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每天根据新生儿的补液总量进行合理安排,同时还需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保证抗生素浓度的同时保证患儿营养。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全程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同时还需要控制输液速度,避免新生儿发生静脉炎。在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时,护理人员需要严密观察新生儿患者的穿刺部位状态,避免红肿等现象。例如可以采用脂肪剂加复方氨基酸0.5g/kg,能够有效提供新生儿的能量,还可以进行输血,保持胶体与晶体液的相对平衡[7]。
2.5口腔护理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患者由于禁食,通常会产生口唇干燥的情况,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每天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避免患儿口腔滋生细菌,口唇需要涂抹碘甘油。若是患儿并发口疮,护理人员可以在进行口腔护理的同时采用局部外涂制霉菌素。
2.6皮肤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每日采用温水对新生儿的腋窝、会阴等部位,大便后需要及时清洗患儿的臀部,同时还可以采用鞣酸软膏,防止患儿发生红臀情况。
2.7低温护理
新生儿,尤其是是早产儿,其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因而其皮肤散热快,时常体温处在低温状态,因而需要保证患儿的保暖,防止发生硬肿症。在暖箱预热到32℃时,将患儿裸体放入暖箱内,然后逐渐升温到34℃,将患儿的体温维持在36℃左右,同时每小时对患儿的体温进行一次测量,当体温稳定后改为每4小时一次。
3.讨论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小儿新生期内一种较为严重的危重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胃肠粘膜薄弱,正常菌群建立缓慢。一旦发生产前胎膜早破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就会造成新生儿体内细菌快速繁殖,从而导致细菌侵入,受损的肠黏膜就会发生NEC。并且此病症中,胎龄与体重越小,病情越是严重。综上所述,采用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新生儿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临床NEC治愈率,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徐江.不同输液方式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保守治疗生化指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3):2198-2199.
[2]杨凯蒂,李禄全.源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败血症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5,(10):903-906.
[3]李涛,张增俊,杨军乐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X线征象和临床因素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9):1503-1505,1514.
[4]李禄全,罗丽娟,李鑫等.粪便高迁移率蛋白B1在早期诊断和评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情中的价值[J].临床儿科杂志,2016,34(7):515-518.
[5]李粹,任雪云,蔡文仙等.细胞因子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山东医药,2013,53(14):50-51.
[6]王功僚,李孙明,陈华等.新生儿ABO溶血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4,(12):1916-1918.
[7]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新生儿外科学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6,37(10):72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