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新生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如何有效预防其发生。方法本文主要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法由结果探查危险因素,并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6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响新生儿预后的因素与性别无关(P>0.05),与母体的孕周、出生时体重较轻、未进行母乳喂养、母体有合并症有关(P<0.05)。结论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的因素有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较轻、未进行母乳喂养、母体有合并症有关,常见的母体合并症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早产儿母乳喂养在预防坏死性小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的早产儿病例共计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的早产儿实施母乳喂养;对照组的早产儿实施人工喂养,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早产儿患坏死性小肠炎的病例数为2例,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的早产儿患坏死性小肠炎的病例数为12例,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率为40.0%,观察组的坏死性小肠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早产儿能够有效预防坏死性小肠炎,且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B超用于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8例选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与X线检查,探讨腹部B超诊断临床效果.结果超声检查85.4%多发肠壁增厚,多为小肠增厚且超过3mm,60.4%为肠壁积气,22.9%门脉下积气;X线检查39.6%为肠壁积气,4.7%为门脉下积气;二者同时检出17例存在肠壁积气,且超声检测阳性率明显比X线平片高,对比P<0.05.结论腹部B超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部B超;X线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67-01
简介:
简介:背景:单气囊小肠镜(SBE)作为一种较新的小肠检查手段,在可疑小肠疾病中的临床价值需进一步探讨。目的:评价SBE在可疑小肠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7月-2013年10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接受SBE检查的73例患者共81例次检查的资料,分析SBE的适应证以及对可疑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81例次SBE检查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3例次(40.7%),不全性肠梗阻29例次(35.8%),慢性腹痛或腹泻19例次(23.5%)。SBE经口插镜深度平均为230cm,经肛平均为100cm。SBE的阳性诊断率为67.9%,检出病变主要包括小肠溃疡、小肠炎症、小肠肿瘤和小肠息肉等。镜下治疗8例,其中止血治疗5例,息肉切除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SBE是可疑小肠疾病的有效诊疗手段,其主要适应证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不全性肠梗阻。
简介:[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目前有关“?”的研究为基础,从语音层面和形态层面考察“?”脱落现象的类型及发生原因。与其他辅音不同,“?”具有喉头音特征,但音节末尾的喉头音特征无法实现发音。在这种制约下,音节末尾的“?”就无法成为分节音。本文通过对历时资料的考察,得出以下有关“?”脱落现象的结果。音节中的“?”根据话者的发话条件随意脱落,因而只能被视为语音现象。音节末尾的“?”脱落现象可以分为谓词干末尾的“?”脱落和体词词干末尾的“?”脱落,且15世纪已经出现这些现象。此外,据资料显示,由“?”引起的“?”紧音化现象是终声位置的“?”首先经过“?”的过程后“?”脱落,之后经过再“g+从”的变化得出的结果。此外从词法角度来看,“?”不规则为复合语素的结论比较合理,且中世韩国语中原本有“?”两种形态,但只有“形容词词?”这一种形态使用至今,这是来源于其本身所又具有的“对状态的强调”。本文通过历时资料考察“?”脱落现象的类型及发生原因,这对“?”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先行超声内镜明确病变的性质及层次,再采用ESD方法治疗的30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结果本组有30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食管病变10例,胃内病变20例,26例位于粘膜肌层及粘膜下层,平均直径11mm,平均手术时间35min,ESD完整切除率100%;起源于固有肌层4例,平均直径13mm,平均手术时间50min。术中穿孔2例,都位于胃底部,术中予钛夹夹闭,术后出血2例,内科治疗后好转。结论ESD在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中安全、有效,可完整切除病变,但技术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应由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