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动态变化,并探讨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手术室2013年1月~2015年12月手术患者126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测评表,按年度对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并对影响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013~2015年总体满意率为86.19%。各年度满意率分别为86.01%、85.85%、86.64%,各年度护理满意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术前对手术的恐惧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择期或急诊手术是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013~2015年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为稳定。多种因素可以影响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在手术室护理中,宜针对特殊患者予以更多的关注,提升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急救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2月门诊输液室接收的30例突发病情变化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入选的所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人数为15例,对照组患者输液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急诊急救护理,将最终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数据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的门诊护理管理质量、患者输液期间的依从性以及突发病情救治满意度均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两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急救护理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护理管理中,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输液期间的身心舒适度和依从性,减少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及安全性。
简介:目的观察脑温变化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H)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HIH高热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93例患者,碎吸术后均用点式温度计进行脑温直接监测,点式温度计的放置时间为4~5d,记录时间为2h/次.93例患者,分为3组,A组32例,将患者头部置于颅脑降温治疗仪(HTI)头盔内密闭,头盔内温度控制在0±2℃.B组31例,将患者头部两侧及顶部放置数个冰袋.C组30例,采用其他物理降温等护理方法.3组药物降温方法相同.以3组患者出院为统计界限、以3组脑温,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为观察指标.结果3组比较A组脑温明显降低(P<0.05),B组较C组脑温显著降低(P<0.05).NDS3组比较,A组较B、C两组降低更显著(P<0.01);B组较C组明显降低(P<0.05).3组ADL比较,A组较B、C两组降低更明显(P<0.01);B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脑温变化高低直接影响HIH患者预后,HIH患者头部降温应首选HTI.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对第一轮、第二轮护理实习生实习情况的心理调查,针对存在心理问题以便采取更为合适的及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方法将107例护理实习生两轮实习后问卷的结果,同一问题进行比较,不同学历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进行比较采用构成比、频数统计。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第一轮与第二轮比较107例实习生在担心自己的仪表、容易哭泣、经常责备自己、感到难以完成任务、感到孤独、过分担忧、感到别人不理解你、感到比不上他人、做事反复检查9个问题P〈0.05。同一轮内不同学历比较第一轮只有容易烦恼和激动一项P〈0.05;第二轮神经过敏一项P〈0.05即大专实习生所占比例高于中专实习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同一轮内各问题比较无差异。结论第一轮存在的心理问题需及时与科室和学生沟通,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缩短实习生心理问题的时间,尽快在第二轮实习心理问题有所转变或消失。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方舱医院内新型冠状病毒复阳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并分析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5月上海松江区新桥方舱医院收治的108例复阳新冠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患者实施八段锦运动、趣味游戏活动、趣味健康大讲堂和广播站舒缓音乐放松治疗等团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心理干预方案,观察患者入舱时及出舱时焦虑、抑郁状况的变化。结果:在108例患者中,存在焦虑与抑郁症状的患者例数分别为72(66.67%)与70(64.82%),平均得分分别为(60.59±5.27)、(61.6±5.72)分,干预后分别为(52.06±4.85)、(51.62±5.04)分,差异相比(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对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术后病人胃肠道、消化道机能的促进作用。方法:将78名实施LC手术的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39例与干预组39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并气管插管下完成LC手术,其中对照组接受标准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追加针灸治疗。评估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与排气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术后6小时、24小时、72小时)的腹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腹部膨胀程度评分。结果:干预组相较于对照组,其术后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6小时、24小时、72小时,干预组的VAS评分及腹部膨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能有效促进LC术后患者消化道功能的早期恢复,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淋巴瘤患者第1周期化疗(T1)、第3周期化疗(T2)、第6周期化疗(T3)的症状群形态,为临床症状群管理提供新的视角。拟合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的变化轨迹,探讨相关因素对症状群轨迹类别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60例以初诊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化疗期间症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应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C)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结果:化疗第3周期(T3)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评分均低于化疗第1周期(T1)与化疗第2周期(T2)(P<0.05)。化疗第3周期(T3)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化疗第1周期(T1)与化疗第2周期(T2)(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症状群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症状群的变化轨迹,并成功识别了核心症状。这为临床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为淋巴瘤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如何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预见性。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3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1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了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病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