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采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4.3±5.7)分,高于对照组的(87.6±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月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量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实施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量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对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收集了126例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数据,并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方法,包括评估风险、制定安全措施、监测实施和反馈评估等环节。结果:通过护理安全量化管理的应用,发现护理质量显著改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在评估风险阶段,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预防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了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和观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在评估阶段,通过对护理过程和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改进。结论:护理安全量化管理的应用对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它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因此,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广泛应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成果。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管理难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医院精神科80例患者在开放病房的治疗情况,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对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在开放病房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循证护理后,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50%,对照组27.5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2.50%,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管理中,通过循证护理加强病房护理管理,不仅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精神状态恢复,发挥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妇第一产程使用非药物阵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 2018.10月 ~2019.10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 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并按照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的不同时间段分为观察 A组和观察 B组,每组产妇各 75例,观察 A组产妇在潜伏期开始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观察 B组产妇在活跃期开始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另选取同期的 75例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不使用非药物镇痛措施;对比三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分娩疼痛程度。结果:观察 A组自然分娩率为 93.33%,观察 B组自然分娩率为 90.66%,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 81.33%,观察 A组的自然分娩率最高,(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三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对照组产妇最高、观察 A组产妇最低,(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非药物镇痛方式在分娩期第一产程的应用,最佳使用时间为潜伏期,能够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适合急诊ICU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 接班护士使用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识别潜在危重症和护理风险。对比实施评估式交接班模式前后护士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判断符合率,抢救物品准备完备率,护理措施主动落实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 实施护理量化评估式交接班后,护士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判断符合率为98.30%(对照组93.96%,P<0.05),抢救物品准备完备率为98.86%(对照组95.05%,P<0.05),护理措施主动落实率99.43%(对照组95.60%,P<0.05),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8.43%(对照组96.15%,P<0.05)。结论 采用评估式交接班模式有助于提高急诊ICU的交班质量、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精神康复护理对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2.1~2023.1就诊于我院的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分析,29例予以精神康复护理者纳入试验组,29例予以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79.31%)对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较高(P<0.05);NOSIE评分、SDSS评分、BPRS评分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护理后NOSIE评分(342.80±2.10)分、SDSS评分(6.80±2.30)分、BPRS评分(49.60±5.30)分明显更佳(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精神康复护理效果突出,可使护理满意度、精神状态、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8年4月 -2020年4月收治的1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精神康复群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 PA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意义。干预后,PANS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依从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0.0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高于对照组的 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安全护理在“三无”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我院精神科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三无”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精神病患者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安全护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精神状态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自伤、伤人、毁物等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安全护理,观察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