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莫昔芬联合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25例采用他莫昔芬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NSCLC设为观察组,将同期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25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毒副反应、生活质量、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的ORR为64.0%高于对照组的32.0%,PFS和OS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功能量表各方面、整体健康状况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各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莫昔芬能够提高局部NSCLC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且未增加毒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紫杉醇治疗,试验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同步放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试验组RR为75.86%,明显高于对照组(RR为58.93%)(P<0.05);两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脱发、放射性肺炎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2.76%、55.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C-CIK细胞生物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单位参与研究的12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实验组采取DC-CIK细胞生物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统计实验数据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效果较好,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以上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采取DC-CIK细胞生物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70例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5年06月—2017年06月),依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指导及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同伴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毒药依从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进行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的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95.29%,显著高于单独进行心理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71.76%,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毒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能够有效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腹盆腔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和术前同期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将其分为术前腹盆腔热疗加同步放化疗组和术前同期放化疗组,两组均在相应的术前处理后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术前热放化疗组完全缓解率、术后病理无癌残留率、浅肌层浸润率均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深肌层浸润率和淋巴结转移率二组无显著差异(P>0.05);骨髓抑制、膀胱及胃肠反应等毒副反应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二组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术前同期放化疗相比,术前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更能降低宫颈肿瘤残存率,提高宫颈病理完全缓解率,提高患者近期疗效,且无严重毒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放疗后盆腔复发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16例宫颈癌放疗后盆腔复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选择盆腔前后野照射联合同步化疗,研究组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1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放射性膀胱损伤、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宫颈癌放疗后盆腔复发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能让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企业医院人员流动情况的统计调查,分析该院人员流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该企业制定医院人力资源有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促进本地区卫生人员的合理流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统计报表,完成2008-2012年5年间某企业医院职工进出活动情况的输入与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综合流动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及科室分布5个方面的信息,通过专家访谈分析人力流动的特点及原因。结果该院通过人员流动使人员总数增加,但流入人员职称和业务素质偏低;该院通过人员流动使人员科室分布和专业结构发生变化;近年人员流动趋于活跃,尤其是年龄小于30岁人员;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流失较严重,该院人员主要流向当地事业医院。结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畅通人员合理流动渠道;建立适于本院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提高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遏制成熟人才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