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2月10日我院收治的104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料。采集口咽或鼻咽拭子标本,通过RT-PCR检测COVID-19核酸。结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及治疗等情况,根据核酸转阴时间,分为转阴延长(>28天)和转阴非延长(≤28天)。结果:104例患者总共接受607次病毒核酸检测,平均每人为5.8次。自首发症状到核酸转阴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4天(19,34天)。70例(67.3%)患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后行第三次检测,其中第三次阳性的患者为16例(22.9%),阴性的患者为54例(77.1%)。结论:大部分COVID-19患者的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约在首发症状后的1个月以内。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消化性溃疡出血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9年 9月至我院治疗的 15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7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方案,护理前后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记录止血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较优,且止血时间明显较短,均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方案,能够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减少负面情绪,同时可以尽快止血,促进其转归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分析 。方法 将我门诊 2018年 2 月~ 2019年 2 月期间接受优质护理的 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一时间范围未接受优质护理的 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展开本次护理研究,就诊过程中由相应的护理人员展开相应的护理工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解答患者的疑问,常规指导等等,观察组患者采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 48例,总满意率 为 96%;对照组总满意 37例,总满意率为 7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分析 。方法 将我门诊 2018年 2 月~ 2019年 2 月期间接受优质护理的 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一时间范围未接受优质护理的 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展开本次护理研究,就诊过程中由相应的护理人员展开相应的护理工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解答患者的疑问,常规指导等等,观察组患者采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 48例,总满意率 为 96%;对照组总满意 37例,总满意率为 7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降阶梯思维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本课题选取我院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4 月诊疗的 120 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纳入参照组( 60 例)和观察组( 60 例)。参照组为传统预检分诊护理,观察组为降阶梯思维预检分诊护理,对比患者预检分诊效果、护理总满意度。 结果: 参照组预检分诊效果明显较差于观察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即 98.33% > 88.33%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急诊创伤患者,降阶梯思维预检分诊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预检分诊效果,还可改善护患关系,应加大重视力度。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在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0月于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患者 9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运用基础性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结果:实施干预后,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 13.34%( P< 0.05);观察组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为 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 6.67%( P< 0.05);较之参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缩减 6.67%( P< 0.05)。结论:在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防控护理风险,削减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对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创建具有重大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诊患者,例数为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原则,各组 50例,其中50例进行集束化干预(观察组)、50例进行常规干预(对照组),将各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急诊患者候诊时长(0.20±0.01)h、确诊时长(1.23±1.02)h、护理质量评分(90.45±1.25)分与对照组候诊时长、确诊时长、护理质量评分相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分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所接受的门诊患者共60例,对照组(30例)门诊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门诊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沟通技巧进行护理,了解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使用沟通技巧护理患者的医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沟通技巧护理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使用常规的护理工作相比较,使用沟通技巧进行护理工作,会提高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首诊负责制在院前急救“无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乌鲁木齐市急救中心受理的672例无主患者的救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行首诊负责制后医生对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治疗率送达医院率及社会满意度均较运用前有所提高。结论 首诊负责制在院前急救“无主”患者中的应用中,有利于“无主”患者的及时诊治,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的社会效益,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92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46人,常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传统对症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则使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衡功能状态。结果:通过对常规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Berg评分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Berg评分情况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erg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较高的感染性及传染率,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研发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苗,因此对疑似及确诊患者进行隔离仍是疫情防控的最有效手段。医院发热门诊作为疫情扩散及传播的高风险区域,存在着院内人员复杂,人员流动量较大,聚集人数较多等问题,对于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及疫情防控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医院发热门诊更应持续加强医院的管理技术、科研水平及防控能力,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健全疫情防控制度,为就诊患者及医务人员提供有力安全保障。在医院发热门诊处设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检分诊,有助于提前筛选出感染患者,能够尽早帮助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确诊并得到治疗,大幅降低了院内交叉感染风险,在保护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维持医院、社会及家庭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在推动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医院门诊预检分诊护理管理中,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对改善准确率、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项目设立、终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09月、2021年08月,研究对象选择我院门诊部接受治疗的2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研究两小组,分别采用对应的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经管理后预检分诊护理准确率、服务满意度间的差异影响。结果:研究小组患者分诊准确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其服务满意度各项评分也相对较高,P<0.05。结论: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案,更有助于提高医院门诊预检分诊管理规范性、准确性,更利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及时指导患者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