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BAR沟通模式在麻醉恢复室医护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进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麻醉恢复室的200例术后患者及20名医护人员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采取SBAR沟通模式,另外选取2018年1~12月进入该院麻醉恢复室的200例术后患者及20名医护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取传统的医护沟通模式。对比两组常见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评估能力及医护双方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常见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观察组医护人员病情评估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度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SBAR沟通模式用于麻醉恢复室医护沟通中,规范手术间与恢复室的交接,促进医护有效沟通,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医护人员病情评估能力,提升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医护满意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74例危重患者,按照双盲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实施传统沟通模式),观察组(37例,实施SBAR沟通模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以及专科护理上的质量评分均要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病情危重的患者实施SBAR沟通模式管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护士晨间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SBAR沟通方式设计急诊护理晨间交班表格,组织培训,制定并实施护理交班流程。结果运用SBAR沟通方式后,护士交班问题发生率从使用前的24.67%下降到5.33%;医护人员对年轻护士交班现状的满意度从使用前的70.60%上升到85.41%,交班时间从使用前的21.33±5.32分下降到15.71±4.45分。结论运用SBAR沟通方式,可规范急诊护理人员交班的流程,促进患者安全,提高急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使下一接班护士更加清楚病人的病情,及时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避免遗漏事情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索SBAR沟通模型在肿瘤专科医院护理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肿瘤专科医院工作5年内的年轻护士60人为研究对象,应用SBAR沟通模型制订SBAR床头交接班手册,系统培训护士长、年轻护士,于2013年10月护士长每天按照SBAR床头交接班质量评分表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护理部对科室进行质量追踪、数据验证,持续检查6个月.比较实施前后240例住院患者满意度与沟通有关不良事件的隐患发生率.结果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与沟通有关不良事件的隐患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SBAR沟通模型应用于临床,规范了护士床头交接流程,提高了年轻护士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E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工作的护理人员24例和600例EICU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沟通,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工作的护理人员24例和600例EICU患者为观察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沟通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83%低于对照组的6.33%,观察组的诊断和病情、治疗、异常化验结果、护理要点、存在风险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在E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SBAR沟通模式对提升ICU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将本次100例研究对象选择为于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对照组进行常规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试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ICU患者尽心安全管理时,采用全程SBAR沟通模式,能够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