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咬合力过载是种植并发症生物力学的首要原因,包括种植和(或)修复折裂和(或)松动。它可破坏种植和骨的结合.导致种植周骨丧失甚至种植失败。目的:本文目的在于识别和评估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种植牙咬合力过载。也探讨了如何处理咬合力过载.防止种植周骨边缘吸收。材料和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搜索最新研究的电子文献.检测咬合力过载和种植周骨丧失的关系。英文版的临床病例研究需至少10颗种植。结果:检索出7篇文献。发现咬合力过载是种植周骨边缘吸收的促进因素。结论:防止咬合力过载需要综合检查,确定治疗计划,精确的手术和修复操作,常规维护。如果发生了咬合力过载.进行种植并发症的生物力学处理.防止/治疗种植周骨丧失需包括手术和修复调整.如咬合治疗、修补或更换有缺陷的修复部件,手术处理骨凹陷。

  • 标签: 生物力学 骨重建 种植并发症 种植修复 种植 过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植入术的观察与护理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植入术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植入术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其随访半年内的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60例患者共植入72枚种植,经过半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红肿、上颌窦炎、上颌窦黏膜穿破等不良反应。72枚种植在骨折愈合期内有5枚出现松动,种植的成活率为93.1%。结论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植入手术当中,进行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的不良反应,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对语言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小,患者满意度十分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术 种植体植入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平台转换和平齐对接两种种植-基台连接方式在固定修复时对种植边缘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95例患者,其中41例患者植入平台转换种植53枚,54例患者植入平齐对接种植88枚。在种植植入当天、上部结构完成时、功能负载6个月和功能负载12个月时,四个时间点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边缘骨吸收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种植植入当天,上部结构完成时,功能负载6个月和12个月时,平台转换种植和平齐对接种植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00±0.00)、(0.08±0.04)、(0.24±0.16)、(0.36±0.19)mm和(0.00±0.01)、(0.18±0.12)、(0.65±0.38)、(0.79±0.41)mm。两组骨吸收量经检验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台转换种植在减少种植边缘骨吸收方面比平齐对接种植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种植体 边缘骨吸收 平台转换
  • 简介:目的探讨甘氨酸龈下喷砂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治疗种植周围炎的有效性。方法28例伴有牙槽骨吸收的种植周围炎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种植(共34枚)分成2组,分别行GTR,其中试验组(n=18)在术中使用甘氨酸龈下喷砂系统对种植表面进行清创;对照组(n=16)采用塑料刮治器对种植表面进行清创。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临床指标的检测,包括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及影像学垂直骨增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每个时间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自身对比,并在基线、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临床指标的组间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基线,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PLI、BI、PD、CAL及影像学垂直骨增量均较治疗前(基线)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BI、PLI、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BI=5.103,PBI=0.031;tPLI=5.556,PPLI=0.025;tPD=4.440,PPD=0.043;tCAL=4.879,PCAL=0.034)。患者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D=4.994,PPD=0.033;tCAL=4.831,PCAL=0.035)。患者治疗后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D、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D=4.302,PPD=0.046;tCAL=4.325,PCAL=0.048)。患者治疗后6及12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种植的PLI和BI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影像学垂直骨增量在治疗后3、6、12个月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831,P3=0.035;t6=4.412,P6=0.044;t12=5.087,P12=0.031)。结论在改善种植周围炎炎症水平及促进牙槽骨再生方面,甘氨酸龈下喷砂联合GTR较机械刮治联合GTR更具优势,可�

  • 标签: 引导组织再生术 牙龈下刮治术 种植体周围炎 甘氨酸龈下喷砂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针对口腔种植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该院口腔科行种植修复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种植数目128颗,根据种植周围是否有炎症分为健康种植组(81颗)和炎症种植组(47颗),把对侧同名天然健康牙作为对照组(62颗)。收集并称量龈沟液重量,进行牙周学检测,包括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浓度,分析PLI、SBI、PD值与龈沟液中IL-6、IL-1β、TNF-α、MMP-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炎症种植组PLI、SBI、PD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高于健康种植组和对照组(P<0.05);健康种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SBI、PLI、PD与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种植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密切相关,炎症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

  • 标签: 种植体周围炎 菌斑指数 牙龈出血指数 探诊深度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口腔种植植入术的手术配合与临床护理展开深入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完成人工口腔种植牙常规手术98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主体,完成随机分组后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配合干预护理服务模式,统计并分析各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种植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口腔种植体植入术 手术配合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种植系统埋置式与非埋置式骨水平种植周围的骨组织变化。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256例,总计450枚种植。测量种植Ⅰ期、种植Ⅱ期、修复后当天及修复后1年4个时间点的数字化曲面断层片或根尖X线片,因非埋置式无二期手术,故选择与之相对应时间点的X线片,测量种植周围骨吸收量。结果在非负荷愈合期(从种植Ⅰ期到种植Ⅱ期)及负荷1年(从修复后当天到修复后1年)两个时间段,埋置式与非埋置式愈合对Dentium、Begon及3Ⅰ三种骨水平种植周围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种植系统的种植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埋置式或非埋置式种植种植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没有明显影响;3种种植系统的种植周围骨变化无明显差异,临床效果均较好。

  • 标签: 埋置式 非埋置式 骨水平种植体 骨吸收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种植支抗技术对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8例牙颌畸形患者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支抗组,平均每组1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矫治;支抗组采用种植支抗技术进行矫治。结果支抗组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观察组;患者对矫治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应用种植支抗技术对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种植支抗 牙颌畸形 矫治
  • 简介:目的评价钛酸钡(BaTiO3)压电陶瓷涂层对种植支抗稳定性及其周围骨改建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在兰州军区总医院进行.选择5只成年杂种犬,将机械处理表面支抗种植钉(对照组)植入犬左侧下颌骨,BaTiO3压电陶瓷涂层支抗种植钉(实验组)植入犬右侧下颌骨,每侧各2枚;术后2周,给予1.96N交互牵引力持续1个月,测量2枚种植位移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染色分析、生物力学检测观察种植支抗稳定性及其与周围骨结合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aTiO3压电陶瓷涂层种植支抗移动距离明显减小,骨形成活跃,骨结合率及最大拔出力显著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种植支抗表面制备BaTiO3压电陶瓷涂层可有效增加种植支抗的稳定性.

  • 标签: 种植支抗 压电效应 稳定性 骨结合
  • 简介:目的临床使用种植支抗牵引全牙弓后移,治疗前牙拥挤或面型前突,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选择19例应用种植支抗牵引全牙弓后移的病例,上颌种植支抗钉植入颧牙槽嵴区,下颌植入下颌骨外斜线,常规排齐整平后应用镍钛拉簧牵引全牙弓后移。结果16例病例成功完成矫治,3例因种植支抗松动而失败。结论使用种植支抗牵引全牙弓后移是正畸临床的一种有效的矫治方法。

  • 标签: 种植支抗 推磨牙向后 智齿 正畸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抽选98例在本院接受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干预效果较好,P<0.05。结论:全面、优质的围术期护理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能够进一步提升手术疗效,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体验,增强患者能动性,改善患者遵医行为,保障临床治疗的效果达到最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 种植支抗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院内收治100例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患者,2020年1月-2022年12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采取围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结局。结果:对比两组护理前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口腔正畸种植支抗术 围术期护理 护理满意度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
  • 作者: 汤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3期
  • 机构: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吉安343099
  • 简介:目的:观察锁托槽联合种植支抗矫治安氏II类1s分类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12月我院口腔科22安氏II类1s分类错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人,观察组应用锁托槽联合种植支抗,对照组采用传统直丝托槽联合口外弓矫治。结果:观察组矫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种植支抗钉脱落率,矫治疗程、拔牙间隙关闭时间、OJ、OB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托槽联合种植支抗矫治效果明确,能够明显改善错合畸形。

  • 标签: 自锁托槽;种植支抗;安氏II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口外弓加强支抗和微型种植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54例。常规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研究组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比较两组矫治情况、口腔结构、口腔功能、牙龈情况、牙周炎性环境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矫治疗程短于常规组,矫治成功率(94.44%,51/54)高于常规组(79.63%,43/54),P<0.05。研究组磨牙前移位量少于常规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压低量、中切牙倾角差大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增高幅度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41%,4/54)低于常规组(22.22%,12/54),P<0.05。结论与口外弓加强支抗比较,微型种植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患者,可缩短矫治时间,提高矫治成功率,改善口腔结构和口腔功能,减轻对牙龈损害,并可将降低牙周炎性反应,提高矫治安全性。

  • 标签: 口腔正畸 口外弓加强支抗 微型种植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外弓加强支抗与微型种植支抗两种不同支抗方法在口腔正畸中的矫治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研究对象均为口腔正畸患者,为我院口腔科收治,共62例,实验开展前已经征得了62例研究对象的同意,确认符合参与条件。研究开始前,将6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在口腔正畸治疗时分别使用口外弓加强支抗、微型种植支抗,每组内分配31例患者,比较矫治效果。结果:观察组中29例矫治成功,对照组中则有25例矫治成功,成功率分别为93.54%、80.64%,观察组的矫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次,检测了两组患者的口腔结构指标,包括磨牙前移位量、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压低量、中切牙倾角差,其中观察组以上口腔结构指标更优,(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中使用微型种植支抗可显著提高矫治成功率,并改善口腔结构。

  • 标签: 口腔正畸 口外弓加强支抗 微型种植支抗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外弓加强支抗与微型种植支抗两种不同支抗方法在口腔正畸中的矫治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研究对象均为口腔正畸患者,为我院口腔科收治,共62例,实验开展前已经征得了62例研究对象的同意,确认符合参与条件。研究开始前,将6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在口腔正畸治疗时分别使用口外弓加强支抗、微型种植支抗,每组内分配31例患者,比较矫治效果。结果:观察组中29例矫治成功,对照组中则有25例矫治成功,成功率分别为93.54%、80.64%,观察组的矫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次,检测了两组患者的口腔结构指标,包括磨牙前移位量、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压低量、中切牙倾角差,其中观察组以上口腔结构指标更优,(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中使用微型种植支抗可显著提高矫治成功率,并改善口腔结构。

  • 标签: 口腔正畸 口外弓加强支抗 微型种植支抗 口腔正畸
  • 简介:目的:在建立螺纹种植有限元模型中,提高实体模型准确性、建模速度、实体模型导入的成功率和单元划分质量。方法:使用pro/E软件自适应功能建立不同螺纹的牙种植骨块实体模型,利用Hypermesh软件前处理功能,从Pro/E软件导入模型,划分单元,再导出模型到ABAQUS软件。结果:实体模型形状同真实螺纹完全一致,导入Hypermesh软件和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导出到ABAQUS软件均未发生失真,有限元模型单元规则,无变形单元。结论:Pro/E的自适应功能提高实体模型准确性和建模速度;利用Hypermesh7.0软件做前处理,避免了模型的失真,提高了单元划分的质量,保证了计算精度。

  • 标签: 种植 螺纹型种植体 即刻负载 三维有限元分析 微动 初期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辅助下口腔种植修复对前牙缺失患者种植存活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纳入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传统修复;实验组3D打印技术种植修复,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植稳定系数以及植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更轻,ISQ评分显佳,植存活数更高,p<0.05。结论:为前牙缺失的患者提供3D打印技术辅助下口腔种植修复,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植存活率,值得提倡。

  • 标签: 3D打印技术 口腔种植修复 前牙缺失 种植体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纳米树脂十断钉在年青恒前牙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在350例560颗冠折、或切角缺损或龋坏的年青恒前牙,用GC幻彩GyacliaPiyett纳米树脂十断钉修复,并进行了4年追踪观察。结果在350例560颗年青恒前牙前方大面积缺损修复中,其中冠折未露髓160牙。4年后保存150牙,成功率93.75%,脱落10牙,失败率6.25%;切角缺损、大面积龋保髓200牙,4年后保存190牙,成功率95%,折裂10牙,失败率5%;缺损1/2以上露髓及有牙髓炎或尖周炎症状200牙,4年后保存185牙,成功率92.5%,折断15牙,失败率7.5%;总计修复560牙,4年后保存525牙,总成功率93.73%,失败35牙,失败率6.27%。结论纳米树脂十断钉用于年青恒前牙美容修复疗效良好。

  • 标签: 纳米树脂 自攻自断钉 年青恒前牙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载锶纳米管化纯钛种植的体内成骨性能。方法使用阳极氧化和水热处理的方式在纯钛种植表面构建载锶纳米管涂层(载锶纳米管组),并制备单纯纳米管化种植(纳米管组)、未处理的光滑纯钛种植(对照组)。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载锶纳米管组种植第1~28天锶元素释放量。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种植表面形貌,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各组种植表面粗糙度,并用纳米压痕仪检测各组种植硬度(每种检测每组3枚种植)。将3组种植植入兔股骨骨骺端并于术后4、12周取材(每组每个时间点4枚种植),通过显微CT、免疫荧光、组织学切片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载锶纳米管组种植锶元素第28天的释放量为(2.6±1.5)ng/ml。载锶纳米管组种植表面形成管状阵列样形貌(纳米管管径约70 nm)。对照组、纳米管组、载锶纳米管组种植表面粗糙度(Ra值)分别为(34.8±5.3)、(66.2±4.3)、(85.7±10.6)nm(F=37.59,P<0.001),纳米管组和载锶纳米管组表面粗糙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4和12周载锶纳米管组骨体积/总体积[分别为(37.7±1.9)%和(51.9±2.1)%]比对照组相同时间点[(24.7±1.1)%和(40.7±0.9)%]均显著增加(P<0.05);纳米管组和载锶纳米管组种植术后第7天茜素红标记的新生骨组织占总标记骨组织百分比[分别为(35.4±3.7)%和(40.9±0.9)%]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9.2±2.9)%](P<0.05),即载锶纳米管化提升了种植周围早期再生骨组织占总再生骨组织的百分比。结论载锶纳米管化可提升种植周围组织的新骨形成能力。

  • 标签: 牙种植体 纳米管 骨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