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西吡氯铵含片治疗种植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名轻度种植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洁治组)和实验组(洁治+西吡氯铵含片组),观察其治疗前后牙周各项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项临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2周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症状有所改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有所降低(P<0.05)。经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牙周各项指数接近治疗前(P>0.05),实验组牙周各项指数均有所善(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片对治疗和预防种植周围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西吡氯铵含片 种植体周围炎 牙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修饰及改性的种植表面的骨结合程度。方法通过建立犬种植动物模型,比较两种种植在形态、组织学观察、光镜观察等的差异,对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后2周、4周B组种植与松质骨的接触率仍高于A组种植,P<0.05,有显著性差异。种植后8周B组种植与松质骨的接触率与A组种植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种植表面采用羟基磷灰石(HA)涂层具有优越的骨结合能力,羟基磷灰石(HA)涂层和喷沙酸蚀(SLA)两种处理的种植较羟基磷灰石表面HA厚涂层更为可靠。

  • 标签: 种植体 骨结合 羟基磷灰石(HA) 喷砂-大颗粒-酸蚀(SLA)
  • 简介:摘要一个稳定的支抗在牙齿矫正和颌面矫形过程中对矫正效果,在多年努力不懈的寻找稳定支抗的过程中,正畸骨性支抗系统得到发展和应用。随着近年来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多种具备优良支抗作用的种植被应用于正畸的治疗过程当中,其中微型种植的出现为广大医生和患者带来了福音,极大地提高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缩短了治疗过程。微型种植适合于牙槽高度失调和槽关系失调所导致的露龈笑下颌过度前上旋或后下旋的患者,以前的传统矫正方法对此类患者难以奏效。本文就影响微型种植承受正畸力后的稳定性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正畸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骨内牙种植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7例患者的127个牙(骨内)种植进行4个月~6年的临床观察,根据种植的分布情况了解种植牙适应证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种植后初期骨整合成功率达93.62%,修复后5年种植成功率为92.8%。结论骨内牙种植是临床上修复各种类型缺牙的理想手段。

  • 标签: 骨内牙种植体 修复 牙列缺损
  • 简介:目的:分析手工制作带种植骨磨片易出现的问题,探讨并提出最佳的处理与解决方法。方法:针对制作带种植骨磨片时出现的诸如定位不准确、脱水浸润不彻底、包埋温度过高、染色方法使用不当等制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通过采用不同脱水浸润时间、二次包埋聚合法、顺序研磨以及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等规范化操作,以提高手工制作带种植骨磨片的成功率。结果:通过改进方法,规范化操作,经完善脱水处理并采用分段式包埋聚合,包埋块组织内无气泡,研磨后的切片内无金属碎屑,经甲苯胺蓝及亚甲基蓝一碱性品红两种方法染色,新生骨与老骨区分明显。结论:尽管在骨磨片厚度、染色方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强度等方面,手工制作带种植骨磨片与磨片机的制作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我们所制作的骨磨片已完全能满足目前国内研究的需求。

  • 标签: 种植体 骨磨片 塑料包埋 非脱钙骨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要求逐渐增加,在医疗工作中为满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求,不断提高和改进其护理措施,强化护理服务至关重要。口腔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多见,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种植植入的临床治疗逐渐增多,如何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逐渐受到临床重视。笔者针对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植入手术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 标签: 种植体 上颌窦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Er: YAG 激光治疗种植周围炎疗效研究。方法按照单盲随机对照原则将种植分成2组,分别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进行检查测定。结果 激光组和对照组间治疗后1个月、3 个月和 6个月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有明显下降,P〈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激光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 YAG 激光治疗后能有效控制种植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其疗效优于超声刮治。

  • 标签: Er YAG 激光 种植体周围炎 探诊深度 出血指数 菌斑指数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在口腔种植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发生种植周围骨缺损的46例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进行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3个月至2年,观察组患者种植周围骨缺损平均增加骨量60%~80%,对照组患者平均增加骨量20%~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种植周围骨在戴义齿12个月及24个月平均骨吸收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种植存活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可以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使种值达到良好的骨性愈合,提高口腔种植的成功率。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种植体 骨缺损 修复 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上颌窦底提升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共植入种植23颗,试验组共植入种植26颗。对照组患者采用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植入种植开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上颌窦底提升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开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新骨获得量、牙周探诊深度以及植入后不同时间的骨密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新骨获得量和牙周探诊深度分别为(2.91±0.36)和(2.86±0.25),对照组患者的新骨获得量和牙周探诊深度分别为(2.96±0.34)和(2.83±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入2周后和4周后的骨密度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8周后试验组患者的骨密度为(0.102±0.022),对照组患者的骨密度为(0.137±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上颌窦提升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疗效与植骨同期植入种植疗效基本一致,均可用于颌后牙缺失患者。

  • 标签: 上颌窦底提升 种植体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周围炎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180例种植周围炎患者,对种植周围炎与口腔护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口腔护理行为频率与种植周围炎的患病率呈现反方向关系,种植周围炎的发病率随着吸烟次数的升高而升高。结论口腔护理行为可以有效降低种植周围炎的发病率,为患者口腔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影响分析 种植体周围炎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型种植在口腔正畸矫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微型种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正畸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微型种植治疗后正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及磨牙移位情况均明显优于接受直丝弓配合使用横腭杆辅助治疗的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6%,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进行矫正治疗,较之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口腔 正畸矫正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对大鼠胫骨种植骨结合的影响。方法:将20只老年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去势法构建骨质疏松症模型。两组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测定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水平;术后3个月X线片检测胫骨骨密度及HE染色检查;造模成功后于各组大鼠胫骨近端内植入一枚种植。术后4周和8周,通过X线片、组织学切片及扫描电镜分析技术检测各组胫骨内种植骨与周围骨质结合的情况。结果:去势3个月后,模型组血清中ALP水平显著升高,胫骨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结构疏松,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种植植入后4周及8周,空白对照组种植周围见明显新生骨质形成,结构类似骨皮质,与种植螺纹相互嵌合,未见明显间隙,骨结合良好。模型组种植周围见大量疏松结缔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局部有少量新生骨质形成,结构凌乱不规则,且远离种植;种植与周围骨质断裂,间隙明显,骨结合不良。结论:骨质疏松症抑制大鼠胫骨内种植周围新骨形成,造成种植骨结合不良。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去势法 种植 骨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种植植入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行口腔种植植入术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配合以及护理要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植入成功率、咬合功能、发音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种植植入成功率为94.29%(33/35),对照组患者种植植入成功率为74.29%(26/35),实验组患者种植植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咬合功能评分为(78.64±5.49)分、发音功能评分为(76.49±5.69)分、护理满意度为(88.97±8.86)分,对照组患者咬合功能评分为(70.24±3.16)分、发音功能评分为(70.54±6.96)分、护理满意度为(78.66±8.49)分,实验组患者咬合功能、发音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干预对于口腔种植植入术的成败具有密切联系,可提高种植植入成功率,有利于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手术配合 口腔种植体植入术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本文就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植入过程中,实施相应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于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实施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置入的患者共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例,每组各1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收集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各项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士职业素养、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各项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植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护理有效的提升整体护理质量,进而促进治疗过程的顺利展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上颌窦提升 种植体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行为在预防种植周围炎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种植义齿完成修复的98例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1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实施口腔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种植周围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种植周围炎发生率为4.08%,对照组种植周围炎发生率为1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3)。结论口腔综合护理在预防种植周围炎中的效果显著,患者种植周围炎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综合护理 种植体周围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行为干预对口腔种植周围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对照试验。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74例口腔种植周围炎症患者前往医院进行干预,按批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量相同,两组均为37例。观察组接受护理行为干预指导,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指导。比较两组种植周围炎症的恢复率、松动的发生率和种植稳定性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种植周围炎症恢复率为94.59%(35/37),对照组为64.86%(24/37),差异有显著性(P

  • 标签: 口腔种植体周围炎 护理行为 干预后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估及比较部分覆盖与全腭板覆盖的上颌微型种植支持式覆盖总义齿种植周围骨吸收水平。方法与材料:将19位上颔固位不良的无牙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n=10)接受上颌全腭板覆盖总义齿修复.第2组(n=9)接受上颌部分腭板覆盖总义齿修复。通过非埋入式不翻瓣手术方法共植入114颗种植(每位患者6颗).并进行即刻加载的上颌覆盖总义齿修复。每位患者分别在义齿修复初期.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进行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测定垂直及水平骨吸收情况。运用动度测量仪测定种植动度(Periotest动度值),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标尺了解患者的满意度。结果:2年后.第1组和第2组垂直骨吸收量分别为538mm和6.29mm,水平骨吸收量分别为152mm和193mm,两组患者的骨吸收大多数出现在覆盖义齿修复6个月后。记录显示第2组患者垂直骨吸收程度明显高于第1组,并且动度值在任何观察期均高于第1组。第1组与第2组微型种植存活率分别为784%和538%。所有患者都满意上颌覆盖义齿的固位性咀嚼能力。结论:由于边缘骨过多吸收及高于预期的微型种植失败率,所以不建议采用非夹板连接的孤立微型种植支持式覆盖总义齿联合部分腭板来修复无牙上颌。

  • 标签: 骨缺失 即刻加载 上颌 微型种植体 覆盖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