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减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6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40例)和观察组( 40例)。对两组进行血脂、血压及血糖的基本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 II受体拮抗剂治疗。观察组配合加减黄芪消渴汤治疗。 两组治疗 20d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 95%)高于对照组( 62.5%),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黄芪消渴汤对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可改善血脂和肾功能等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联用多酶片联合苹果酸氯波必利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11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 55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苹果酸氯波必利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多酶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6.36%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1.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饱胀不适感、腹部疼痛感、恶心和呕吐、反酸等消失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联用多酶片与苹果酸氯波必利片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快速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患者应用 性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 青春期功血患者 8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 40 例。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 安宫黄体酮与 倍美力治疗,治疗 组患者 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出血明显减少时间、出血完全停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97.50% VS 77.50%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出血明显减少时间、出血完全停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功血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满意,出血得到快速控制,月经量明显降低,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具有大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托伐普坦与布美他尼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疗效及对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9年4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80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托伐普坦组(托伐普坦治疗)和布美他尼组(布美他尼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前、治疗1周后MMP-2及TIMP-1、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4 h尿量、疾病相关因子[半乳糖凝集素-3(Gal-3)、分形趋化因子(FKN)]水平。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MMP-2、LVEDD、LVESD、疾病相关因子(Gal-3、FKN)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托伐普坦组低于布美他尼组(P<0.05);两组患者TIMP-1、LVEF、24 h尿量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托伐普坦组高于布美他尼组(P<0.05)。结论托伐普坦与布美他尼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疗效均显著,托伐普坦相较于布美他尼,能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提升尿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间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8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实施的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 4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设为常规组,再将实施循证护理的 4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设为循证组,并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循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 目的: 肢体功能任务导向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以我院脑病科自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任务导向法训练,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外给予康复护理评估。结果:首先 Fugl—Meyer 评分结果显示,在入院 2 个月与 3 个月以后观察组的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次是 Barther 评分结果显示,在入院 2 个月 3 个月时观察组的评分结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肢体功能任务导向法训练当中添加康复护理评估,能够很好的增强患者肢体功能以及其日常生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其康复进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嘉兴市第二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全身振动训练。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训练前后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变化。结果训练后,对照组、观察组简式Fuge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分别为(37.89±5.34)分、(49.61±5.47)分,均较训练前增加(观察组t=21.706,对照组t=10.272,均P<0.05),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t=10.054,P<0.05);训练后,观察组、对照组改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arthel指数)(MBI)评分分别为(68.98±7.91)分、(52.15±6.87)分,均较训练前增加(观察组t=22.170,对照组t=10.119,均P<0.05),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t=10.534,P<0.05);观察组、对照组BBS评分分别为(59.98±6.47)分、(48.98±3.71)分,均较训练前增加(观察组t=20.820,对照组t=13.877,均P<0.05),观察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t=9.672,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平衡功能。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估强制性运动训练(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 方法 连续纳入 60例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训练组与 CIMT组。普通训练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 2 h/d,每周 5 d,连续 3周 ;CIMT组采用强制性运动训练疗法, 6 h/d, 5次 /周,连续 3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Wolf运动功能试验(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WMFT)与日常活动能力量表( Barthel index, BI)改善情况。 结果 CIMT组患者的 Wolf运动功能试验( WMFT)评估分值和 BI评估分值改善情况均优于普通训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强制性运动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值得运用推广。 [关键词 ] 强制性运动训练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upper extremity motor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60 stroke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eneral training group and CIMT group. The general training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2 h / D, 5 days a week, for 3 weeks; the CIM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ulsory exercise therapy, 6 h / D, 5 times a week, for 3 weeks. The improvement of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wmft) and Barthel Index (BI)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f wmft and Bi in CIM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eneral training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pulsory sports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吗啡对直肠癌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12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术后给予地佐辛自控镇痛,观察组45例,术后给予吗啡自控镇痛,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和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h、观察组术后12h、24h的CD3+、CD4+、CD4+/CD8+、NK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h各项免疫指标均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观察组则需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吗啡和地佐辛均可作为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镇痛药物,二者镇痛效果俱佳,但各有优缺点,因此,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80例本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是抽取时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护理,比对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分值及运动功能分值。结果:(1)脑梗死患者护理前自我护理能力分值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自我概念分值、自护责任感分值、自我护理技能分值、健康知识分值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上肢功能分值、下肢功能分值高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抑郁症患者开展共情护理对康复效果及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 62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 31 例病患,同时均接受抑郁症临床诊疗期间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展共情护理,就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功能的影响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 BDNF 、 5-HT 水平均显著升高( P < 0.05 ), NOISE 评分均显著降低( P < 0.05 ),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共情护理应用于 抑郁症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 康复效果,改善患者 生活功能,应用价值突出。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 腹部穴位按摩对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 90 例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部穴位按摩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 KESS 便秘症状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便秘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运用 腹部穴位按摩护理模式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对体检人群肾功能异常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体检中肾功能异常患者 7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8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35例设为参照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行为干预及健康教育的 35例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实施效果。结果 从干预前的健康行为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干预后的健康行为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 p<0.05)。结论 对体检人群肾功能异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效果 。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 年 04 月 ~2019 年 04 月收治的 60 例 脊髓损伤 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 = 30 )与观察组( n = 30 ),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影响效果 。 结果: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早期康复训练后膀胱容量为( 448.86±29.64 ) ml ,残余尿量为( 29.86±4.78 ) ml , 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膀胱容量为( 305.25±30.11 ) ml ,残余尿量为( 92.34±8.46 ) ml ,膀胱功能恢复效果差异显著, P < 0.05 ,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 重脊髓损伤 患者在临床护理措施中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增加膀胱容量,减少膀胱内残留的尿液,促进患者尽早恢复生活常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行核医学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核医学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共有75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之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其中3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作为此次研究对照组,另外37例患者除了实施常规护理以外,还应用综合护理措施,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受到的辐射量、舒适度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受到的辐射量为4.62±0.06mSy,舒适度评分为72.21±3.19分,观察组患者受到的辐射量为1.21±0.03mSy,舒适度评分为88.67±3.12分,观察组患者受到的辐射量和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术后心功能的支持方法及变化特点,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8例ALCAPA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年龄分为<1岁组(65例)和>1岁组(43例)。采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期直径(LVEDD)Z值描述术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总结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要点,采用血管药物评分(VIS)反映术后心功能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程度,间接反映心功能状况;总结术后启用和终止机械辅助以及停止机械通气的指征。结果ALCAPA术后早期心功能虽较术前有所改善,但仍未能恢复至正常范围。术后第5天两组LVEF分别为0.42、0.45,LVEDD的Z值分别为3.47、2.74。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以同时兴奋α、β受体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为主。VIS评分较高。机械循环辅助18例。全组死亡12例(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低年龄和低LVEF水平是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ALCAPA术后早期心功能仍处于较低水平,依赖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和必要的机械辅助。我们推荐撤离呼吸机和机械辅助的指征分别为LVEF>0.40和LVEF>0.35,并结合其他临床指标。术前低年龄和低LVEF水平是影响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干预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7例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观察组(共39例)及对照组(共38例)。2组患者均给予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床上被动关节训练、吸气肌训练及床边主动训练等。对比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及ICU获得性衰弱(ICU-AW)发病率,并于拔管前采用超声检测2组患者膈肌厚度分数(DTF)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16.58±5.78)d]、机械通气时间[(201.57±26.67)h]均较对照组[分别为(22.54±6.21)d和(261.12±37.43)h]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ICU-AW发病率(28.2%)较对照组发病率(44.7%)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脱机成功率(87.2%)较对照组成功率(68.4%)明显提高(P<0.05);拔管前观察组患者DTF[(39.38±5.29)% ]较对照组[(26.95±8.69)%)]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能显著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膈肌功能,提高脱机成功率,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好,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使用3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于高龄合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临床结局和费效比,探讨经济有效的促排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高龄同时合并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按照POSEIDON标准,属于第4组)的低预后患者,行IVF-ET助孕,根据其使用的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拮抗剂方案组(A组,169个周期),微刺激方案组(B组,57个周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组(C组,59个周期),分析3种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结局及费效比。结果A组获卵数(4.46±1.45)多于B组(2.42±1.12)和C组(3.28±1.62)(P=0.013,P=0.021);累积临床妊娠率A组(35.50%)高于B组(21.43%)、C组(23.73%)(P=0.012,P=0.021);周期取消率A组(0.95%)最低;每获一卵所需费用A组[(3817±1450)元]明显低于B组[(5868±1820)元]、C组[(4484±1678)元](P=0.011,P=0.214);每获一枚可利用胚胎所需费用A组[(7276±2329)元]低于B组[(7978±2560)元]和C组[(7466±2175)元](P=0.001,P=0.012),每获一临床妊娠所需费用A组[(47 957±22 388)元]低于B组[(67 450±35 210)元]、C组[(61 984±33 463)元],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21)。结论对于35周岁以上、刺激前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从临床结局及费效比方面综合考虑,拮抗剂方案优于微刺激、PPOS,是比较理想的促排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