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其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同时,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HR、RR、PaO2及SpO2等项指标的改善效果均较显著(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参照组(76.74%),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尿毒症患者心功能不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尿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32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82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左卡尼汀药物。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改善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功能不全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左卡尼汀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方法(MNA)在评估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89例,应用MNA评定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存在营养风险者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并比较营养支持前1天、营养支持第4周及第8周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及心功能情况。结果89例患者中存在或有潜在营养风险的占85.3%;给予营养支持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应用MN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筛查准确、安全、有效,采取肠内外营养护理营养风险患者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6分钟步行法(6MWT)在慢性心力衰竭中(CHF)的应用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与其他心力衰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指导干预治疗。方法对20例正常对照组与80例CHF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EF)、B型利钠肽(BNP)进行分析研究。病例完善后对病人进行随机分成6MWT(M)组和NYHA(N);将M、N组随机分成联合康复锻炼组(ME和NE)和单纯药物治疗组(MM和NM)。参照6MWT方法进行康复锻炼。结果对照组与各心力衰竭组之间步行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患者中,NYHAⅡ与Ⅲ及Ⅳ之间的步行距离差异也有统计学差异。6MWT与BNP之间的相关性在NYHAⅢ,Ⅳ患者中明显高于NYHAⅡ患者。步行距离<300米MM组平均住院人次,死亡例数明显高于ME组。结论6MWT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临床常用反映心功能的指标合用可提高心功能评估的准确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估心功能的客观检测法,可以指导NYHAⅣ患者的康复训练改善预后。
简介:目的:观察高龄男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尿酸(U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高龄男性CHF患者60例(心功能Ⅱ级28例,心功能Ⅲ-Ⅳ级32例),心功能正常者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UA、RDW、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F组血清UA[(318.2±54.3)μmol/L比(434.7±72.7)μmol/L]、RDW[(13.84±0.60)%比(15.79±0.74)%]、hsCRP[(2.23±0.56)mg/L比(6.35±2.34)mg/L]水平均显著升高,且随心功能分级加重而升高(P均<0.01);E/A[(1.02±0.36)比(0.75±0.13)]、LVEF[(59±9)%比(49±9)%]显著降低,且随心功能恶化更为降低(P均<0.01);心衰组UA、RDW、hsCRP与E/A、LVEF均呈负相关(r=-0.391~-0.731,P均<0.05);RDW与hsCRP呈正相关(r=0.491,P<0.05)。结论:血尿酸、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高龄男性患者的心功能相关,其检测有助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级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改善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结果一级康复、二级康复、三级康复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均为观察组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三级康复综合能力积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基本正常者所占比例、轻度功能障碍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中度功能障碍、重度功能障碍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综合功能,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下肢被动运动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疗效与影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给予心衰常规用药,治疗组在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下肢被动运动。比较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尿量变化、基线血清NT-proBNP、血压心率以及左心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被动运动组2小时尿量与24小时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被动运动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无明显差异,且治疗前后亦无显著改变(P<0.05)被动运动组治疗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6分钟步行距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肢被动运动在不影响血压和心率的同时,增强24小时的利尿效果,并降低NT-proBNP水平,增加心脏射血分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提示下肢被动运动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疗中。并为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提供一项价廉、便利、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新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及其在心功能不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连续性收录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相关心功能不全患者96例,观察入院时和出院时的NT-proBNP数值和LVEF的变化。结果入院时各组患者LVEF和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不全程度的恶化而增加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经治疗心功能得到纠正后,LVEF均有升高,而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88(P<0.05)。结论血清NT-pro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F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更好地早期诊断心功能不全,并准确的反映心功能的纠正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典型心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诊断以及治疗方案。方法筛选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7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收治的7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首发症状是呼吸困难28例(36.36%),头晕晕厥患者13例(16.88%),心慌气短患者12例(15.58%),烦躁面色苍白患者14例(18.18%),胃肠道反应患者10例(12.99%),在所有首发症状中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和其他症状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积极的对症治疗治愈44例,好转21例,死亡12例,总的有效率84.41%。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当尽可能的对不典型的心力衰竭症状进行观察诊断,熟识各种症状和心电图表现,以为挽救患者生命努力。
简介:目的探讨小麦淀粉饮食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化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小麦组(单号)、常规组(双号)各43例,两组患者均以每天蛋白质0.8g/kg,热量35kcal/kg为标准,常规组患者以普通粳米为主食,蛋白质含量7.4g/100g;小麦组患者小麦淀粉为主食,蛋白质含量4.5g/100g,同时增加淀粉辅食。结果饮食调整2W后,①小麦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饮食调整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调整后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均明显低于调整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小麦组SGA营养状况自评,营养良好25例(58.14%),无1例重度营养不良,常规组营养良好16例(37.21%),重度营养不良2例(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麦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37例(80.05%)患者体力及30例(69.77%)精神状态有所改善,14例(3Z56%)患者食欲有所增加,体重增加2例(4.66%),5例(11.63%)水肿消退,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麦淀粉低蛋白质饮食不仅能有效防止CRF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还能最大程度地减轻肾脏负担,且易于被患者接受,可以安全运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简介: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血运重建程度对人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2年1月住院治疗的97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PCI术后患者的资料,按照血运重建程度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54例)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倾向评分匹配校正基线资料后,通过随访了解远期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多因素-9预后的关系。结果-9完全血运重建组相比,不完全血运重建组EuroSCORE、Gensini积分、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和3支病变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不完全血运重建组全因死亡率高于完全血运重建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完全血运重建组累积生存率优于不完全血运重建组。两组远期无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完全血运重建可以降低远期死亡率,尤其是PCI术后2年完全血运重建获益显著。因此,应尽量实现完全血运重建,以改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远期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2例老年CHF患者作为CHF组,并按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6例、Ⅱ级38例、Ⅲ级40例、Ⅳ级28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BNP及血尿酸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级别入选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和血尿酸水平。结果CHF组患者血浆BNP和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4.19±206.00)ng/Lvs(41.25±15.34)ng/L,(405.24±90.16)μmol/Lvs(286.43±78.68)μmol/L,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和血尿酸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HF时,BNP与心功能分级、血尿酸、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76、0.33、0.22,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4,P<0.05);尿酸与心功能分级、LVEDD呈正相关(r=0.41、0.23,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4,P<0.05)。结论血浆BNP和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可能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