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2月~2022年0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组30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措施干预,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生命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健康教育防治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血压,提升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改善患者的情绪,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进行效果观察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这1年内收治的2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改变两组护理方式,护理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和血压指标比对照组更趋近正常值,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均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时,饮食干预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提升其疾病控制效果起到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选择该期间在本社区卫生院实施诊疗的70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划分为观察组的3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之后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血压指标等进行对比。结果:对比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时进行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以及依从性,也能有效改善其身体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3年3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5例;护理组采用人性化的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后血压控制的效果。结果在进行护理后的第7d,护理组达标为83.6%,对照组达标为67.3%;在进行护理后的第14d,护理组达标为94.5%,对照组达标为74.5%。护理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2%,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9.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鼻息肉是与多种病理状态相关的炎症过程的最终结果,这表明多种病因,多种途径,多种介质参与此病理过程。现已证明参与鼻息肉病病理过程的炎症化学介质多达数十种甚至上百种,如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肤Y(NPY),P物质,细胞间粘附因子(如ICAM-1,其中VCAM-1的上调中TNFa起关键性作用),血管通透性因子(VEGF,血管通透性作用强于组织胺50000倍,鼻息肉病组织中VEGF表达显著强于鼻甲,提示VEGF在鼻息肉病的组织水肿发生机制亦具有重要意义),血管活性肠肽,白细胞介素,转化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合成酶,干扰素-γ,干细胞因子等。最早报道的炎性介质,如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前列腺素,白三烯,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Y,P物质等,均具有局部组织的血管活性及致痉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90例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到医院进行治疗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这90例患者发病到进行手术治疗的时间分为三组?超早期手术治疗组——出血后7h内进行手术的,有41例;?早期手术治疗组——出血后7h~24h进行手术的,有30例;?延迟手术组——出血24h以后进行手术的,有19例。根据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等病情症状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板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等。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早期手术治疗组预后Ⅰ级、Ⅱ级比率显著高于早期手术治疗组,Ⅴ级显著低于早期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治疗组Ⅰ级、Ⅱ级、Ⅲ级比率显著高于延迟手术组,Ⅳ级及死亡比较明显低于延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着合理的手术方法与手术时机,能够使患者治疗后有着良好的预后,对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动态血压和心电图同步检测评价高血压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30例患有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归入观察组和30例无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归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和心电图的结果,比较两者的临床检测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心肌缺血的概率为66.7%(20/30),对照组为30%(9/30);观察组患者白天和夜间的心率比对照组的快;观察组患者中血压保持正常的有9例占30%,对照组中血压正常的有25例占83.3%,两组间进行临床检测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有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的概率相对无左心室肥厚患者高,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缺血是心率加快的主要诱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方式及价值。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就诊的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全面性护理。评价(1)满意率、血压达标率;(2)护理前后血压水平、SAS评分;(3)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干预组患者满意率、血压达标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干预组护理后血压水平、SAS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3)干预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全面性护理干预方式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焦虑情绪,提高血压达标率和患者满意率,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在出血后24h内进行手术,设置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段出血后24h外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设置为对照组。按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分为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的A组和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的B组。对比术后GCS昏迷指数。结果观察组的GCS昏迷指数为(14.57±1.3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1.09±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术后GCS昏迷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为出血后24h内,手术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