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采用GC法检测聚乙二醇4000中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以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的毛细管柱,采用程序升温方式,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的对照品溶液浓度在分别在4μg/ml~80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的重复性试验RSD分别为5.2%、6.9%、7.2%。结论:说明该检测方法专属性强,简便,灵敏度高,可适用于聚乙二醇4000中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的检测。
简介:PEGT/PBT材料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Coleman首先提到了用亲水性组分聚环氧乙烷(PEO)改善涤纶树脂染色性的思路[1].1972年,DuPont推出商业化的聚醚酯HytrelTM,主要成分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嵌段共聚物[2].Witsiepe和Hoeslchele等在HytrelTM的基础上,首次合成了PEGT/PBT,但其遇水溶涨、易水解,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3].20世纪90年代初,Fakirov等用酯交换法,以聚乙二醇、1,4-丁二醇及对苯二甲酸甲酯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软、硬段含量的PEGT/PBT多嵌段共聚物[4].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床护士二次择业现状,探讨护士执业认知现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对张家口市区五所医院的61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回调查问卷582份,有效回收率为95.4%.结论三级医院护士二次择业意愿处于较高水平,而二级医院护士二次择业明显低于三级医院.关键词二级医院;护士;二次择业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11-02
简介:摘要:叶蔚,杭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俞尚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继承人及杭州市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后备学术带头人,从事医学、教研工作2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尤其是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胰腺炎、急慢性腹泻的诊治。泄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西医治疗仅从腹泻、腹痛等角度用药,药物能针对病症发挥作用,但不能彻底改善病情,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患者还会再出现腹泻、腹痛。中医中药通过重点调理脾脏,同时调理其他脏器等,促进脾脏良好运转,重新稳定机体内部平衡,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随叶师学习,兹择验案2则介绍如下:
简介: 摘要: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法(GC)建立泊洛沙姆182中乙二醇和二甘醇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50%苯基-50%二甲基聚硅氧烷(VF-17ms,0.53 mm×30m,1μm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起始温度为60℃,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10℃,维持5min,再以每分钟15℃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5min,最后以每分钟35℃的速率升温至280℃,维持40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7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为290℃;载气为氮气;进样量1μl。结果 空白溶液不干扰乙二醇和二甘醇的检测。系统适用性溶液中乙二醇和二甘醇峰的理论塔板数为13629和109058,乙二醇和二甘醇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最小值为4.9。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乙二醇和二甘醇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值RSD为1.4和2.3。保留时间RSD为0.061和0.015;乙二醇在6.1368~122.736µ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 = 0.8692 x - 1.2317,相关系数r= 0.9998;二甘醇在10.086~40.344µ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 = 0.7773 x - 2.6913,相关系数r= 0.9994;乙二醇定量限浓度为6.137μg/mL,6针峰面积的RSD为4.8%;乙二醇检测限浓度为3.0684μg/mL;二甘醇定量限浓度为10.086μg/mL,相当于供试品浓度的0.0050%,6针峰面积的RSD为5.3%;二甘醇检测限浓度为5.043μg/mL,相当于供试品浓度的0.0025%;测定9份50%、100%、150%加标溶液的乙二醇回收率为90.27%~100.96%之间,RSD为3.8%;二甘醇回收率为94.15%~108.38%之间,RSD为4.0;供试品溶液在不同日期,不同人员使用相同仪器测得6/12份加标样品乙二醇回收率RSD为2.7%;二甘醇回收率RSD为5.2%;柱流速4.8ml/min~5.2ml/min、进样口温度265℃~275℃、检测器温度285℃~295℃时,空白溶液均不干扰本品待测物的检测,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中乙二醇和二甘醇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规定;对照品溶液中待测物峰的理论塔板数均大于5000。供试品溶液中均未检出乙二醇和二甘醇。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线性关系、精密度及耐用性良好,可用于泊洛沙姆182中乙二醇和二甘醇的测定。
简介:例5女性患者,26岁,孕0产0,发现右附件区包块2个月余,子宫肌瘤剔除术后5年,子宫腺肌瘤剔除术后3年,平素有痛经,近3个月月经周期缩短,查血CA125100.1U/ml。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右后方混合回声(图18~21),临床诊断为右附件区包块,考虑:(1)卵巢癌;(2)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前超声诊断思路(韦瑶、戴晴):(1)依据患者有子宫肌瘤剔除病史及图像特征,考虑可能为子宫来源实性肿瘤囊性变,常见的是子宫肌瘤囊性变,少见的有子宫外间质肿瘤合并囊性变,也有可能是腺肌瘤合并囊性变。由于本例有子宫腺肌瘤剔除病史;还应考虑卵巢来源肿瘤囊性变,较常见的肿物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囊性变。(2)卵巢来源的上皮性肿瘤多数为囊实性,本例为囊实性肿物,其内实性成分较多,恶性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