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针灸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中医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93.88%)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77.5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41%),经比较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中医针灸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护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2015年4月22日-2016年12月18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护理干预,探究2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不良情绪缓解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为95.41±2.66分,不良情绪缓解率为98.00%(49/50),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护理满意评分80.10±2.58分;不良情绪缓解率72.00%)相比较,P小于0.05,差异较为显著。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护理以及健康宣教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评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骨科治疗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MRI与CT两种方法诊断,将CT诊断作为对照组,MRI诊断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率为96.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间盘变形、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较对照组诊出率高,而钙化及椎间盘积气较对照组诊出率低(P<0.05),两组在神经根受压诊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各具优势,MRI诊出率相对较高,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以提高诊断的互补性,增加诊断率。
简介:摘要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来说最为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康复指导措施,为后期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工作的合理开展提供参考。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2016年行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总体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以及常规临床宣教;而治疗组患者在行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以及临床康复指导。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总体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其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来看,治疗组(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采取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强化临床护理以及康复指导能够提高总有效率、控制复发比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应用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7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温针灸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温针灸组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温针灸组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温针灸组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应用温针灸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疼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医院2年来医院中医康复科门诊接诊及住院收治的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90例及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结果两组经治2个疗程后,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治愈显效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文在采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确切,且经济方便,安全可靠,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颈椎病有效的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腰椎椎体CT值的大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非腰椎疾病患者进行腰椎多层螺旋CT扫描,测量各腰椎椎体的CT值,比较不同年龄组、性别及腰椎不同节段椎体CT值的差异。结果(1)相同节段腰椎椎体的CT值的男女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节段腰椎各椎体的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同节段腰椎椎体不同年龄组之间椎体C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大椎体CT值逐渐减小。结论腰椎椎体CT值随着年龄增大不断减小,且女性减小幅度比男性大。诸腰椎椎体的CT值中,L3椎体CT值最小(151±56)Hu。本研究通过对腰椎椎体CT值的测量及其随年龄、性别等变化的规律的研究以期对骨质疏松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为健康人的正常腰椎CT值数据库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X线和CT两种影像学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手术后证实为胸腰椎骨折疾病的患者74例,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X线技术在手术治疗前对病情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CT技术在手术治疗前对病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骨折疾病影像学诊断操作时间、胸腰椎骨折术前检查结果与手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病情诊断的误诊和漏诊例数。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骨折疾病影像学诊断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胸腰椎骨折术前检查结果与手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4.6%,对照组为64.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情诊断的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研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可以明显缩短术前诊断所需操作时间,提高病情诊断的准确率,使误诊和漏诊现象在最大程度上得以避免。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中医推拿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并从其中得到治疗的临床效果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符合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将其分成两个人数相等的小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注意分组方式是随机。其中,对照组实行腰椎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每天进行1次;观察组实行中医推拿手法的方式进行治疗,每两天1次。两个小组都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最后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判定中,优占19例,良占7例,可占2例,差占2例;在对照组中,优占10例,良占6例,可占10例,差占4例。通过数据的对比,可以明显的发现两个小组的疗效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中医推拿方法能够有效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简介:摘要目的对CT检查应用于腰椎小关节退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88例临床疑诊腰椎小关节退变患者于临床症状出现后1个月内均接受了螺旋CT扫描。采用美国Markoniselect/SP螺旋CT扫描机,层距3姗,层厚3mm,扫描条件为120kV,200mA,全部行k,k、k/s。节段扫描。每个节段扫描34层。患者仰卧,腿屈曲。均摄软组织窗和骨窗片。结果根据治疗情况,88例CT能清晰地显示腰椎小关节毛糙、骨质增生、椎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腔内“真空征”、关节脱位及伴有椎间盘突出变性、椎体滑脱等征象。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应用于腰椎小关节退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