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均分为参考组(n=50,西医治疗)和研究组(n=50,中医辨证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参考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4%(2/50)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的22%(11/50),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慢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辨证治疗相较于西医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副作用低,治疗效果十分突出,值得应用和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20年至2021年一年间收治的偏头痛眩晕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纳入排除的方法从中选择68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应用药物常规治疗,B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出现情况以及治疗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结果:其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患者眩晕出现明显减少,并且治疗的效果相对比于药物常规治疗的患者有明显的优势。结论:通过对偏头痛性眩晕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眩晕的出现情况,提升治疗的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痴呆患者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12月间本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并选择2022年1月~12月间本院收治的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参照对象(纳入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观察组则联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ADL(生活活动能力)、MocA(认知评估量表)得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得分较对照组低,MocA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老年痴呆治疗中,中医辨证疗法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升其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对罹患不安腿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收治的不安腿综合征患者中抽取36例进行研究,研究开始时间为2022年2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使用电脑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分别对两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QOL-RLS评分较低(P<0.05)。两组在PSQI睡眠质量评分上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不安腿综合征患者而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扩大应用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率、SAS评分和SDS评分数据。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和97.44%,SAS评分为(40.27±1.34)分,SDS评分为(42.77±1.38)分,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结论:在应用中医辨证治疗之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成效显著,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不良情绪逐渐消失,患者对中医辨证治疗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因此医院可以进一步拓展中医辨证治疗的应用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感冒风寒咳嗽的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从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感冒风寒咳嗽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的4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其余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四肢乏力、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人数较少,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5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治疗感冒风寒咳嗽,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出现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风险,在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并扩大应用范围。
简介:摘要:(伤寒论)奠定了中医之辨证论治体系,书中强调在伤寒病方面也必须辨证论治,不得以单方、独方、套方统治之,这在学术方面无疑是一大进步。因为在张仲景之前所能见到的医书大多是方书,以方药为主,很少论述病机,更没有什么系统的辨证论治方法。(伤寒杂病论)最受后人推崇的是(伤寒论)部分。顾名思义,(伤寒论)所论述的内容,以外感伤寒为主,寒邪伤人,以伤肾阳为主,次伤于脾,累及于肺,终及于心,阳虚伤肝者比较少见。(伤寒论)所论病机是由下至上,由表及里,由脏及腑,脏虚不及,腑阳受累,津液不布,津停于内,则生痰饮,津停于外,则成风湿。所论病机,大多以阳气之盈亏,主导病变之进退。伤寒急性病以阳气为贵,温病以阴津为贵,湿温以脾伤为病变中心,温疫以肺伤为病变中心,肝炎以肝伤为病变中心,肾炎以肾伤为病变中心。(伤寒论)只论阳虚寒伤,而疏略于它,故很难适应于各类不同性质之病理变化。有人说:六经辨证法,既适应于伤寒外感,同时适当应于所有内科病症。这种说法类似阴阳学说,既适应于外感病症之解说,同时适应于所有内科病理之解说。这是无限放大论,不能说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