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黄帝内经》基于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将阴阳、五行、六气、时空之圆运动与人体脏腑经络相合。《伤寒杂病论》在《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六经和五脏系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六经辨证及脏腑经络辨证体系。六经辨证体系实则暗含圆运动理论,因此我们提出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的概念。构建以一气圆道周流,左升右降,上下相应,持中守恒的圆模型为核心,融阴阳五行、六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一体,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以“病位+病性”为着眼点,以经方为主要治疗手段,配合针灸等外治法的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传承《河图》《洛书》《周易》《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思维,将圆运动与六经辨证有机结合,系统解读六经辨证的生理基础、病理变化、传变规律及辨证施治。
简介:经学发展到宋代,出现了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两汉经学的反动。二者的不同表现在治经目的、治经态度和治经方法上:一为治世,一为治心;一讲究师法、家法,一偏向疑经、辨伪;一重训诂,一重义理。同是宋明理学,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又有分歧:朱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理”,穷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陆学认为“心即理”,只要“格心”便可知理,不必读经,更不必费心于经注和考据。“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句话,不仅极具宋学特征,而且典型地反映了陆九渊心学思想指导下的治经态度和方法。弄懂这句话的涵义,不仅有助于了解宋学特征,而且更有助于从本质上把握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内涵,从而对其做出恰当评价。
简介:摘要:(伤寒论)奠定了中医之辨证论治体系,书中强调在伤寒病方面也必须辨证论治,不得以单方、独方、套方统治之,这在学术方面无疑是一大进步。因为在张仲景之前所能见到的医书大多是方书,以方药为主,很少论述病机,更没有什么系统的辨证论治方法。(伤寒杂病论)最受后人推崇的是(伤寒论)部分。顾名思义,(伤寒论)所论述的内容,以外感伤寒为主,寒邪伤人,以伤肾阳为主,次伤于脾,累及于肺,终及于心,阳虚伤肝者比较少见。(伤寒论)所论病机是由下至上,由表及里,由脏及腑,脏虚不及,腑阳受累,津液不布,津停于内,则生痰饮,津停于外,则成风湿。所论病机,大多以阳气之盈亏,主导病变之进退。伤寒急性病以阳气为贵,温病以阴津为贵,湿温以脾伤为病变中心,温疫以肺伤为病变中心,肝炎以肝伤为病变中心,肾炎以肾伤为病变中心。(伤寒论)只论阳虚寒伤,而疏略于它,故很难适应于各类不同性质之病理变化。有人说:六经辨证法,既适应于伤寒外感,同时适当应于所有内科病症。这种说法类似阴阳学说,既适应于外感病症之解说,同时适应于所有内科病理之解说。这是无限放大论,不能说是错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早中期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中期帕金森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以及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美多巴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实验结束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早中期帕金森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揭示了人体疾病与时间节律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以“时”为纲领,提出一个昼夜循环共十二时辰,六经各有“当旺之时”。脐十二地支全息进针法是脐针治疗中常用的定位进针方法,与时间医学密切相关,临床多用于治疗发作或症状有明显时间规律的慢性疾病,若从“六经病欲解时”入手运用该疗法,则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可获佳效。太阳病欲解时可用麻黄三针,少阳病欲解时用青龙三针,阳明病欲解时用白虎三针,太阴病欲解时用真武三针,厥阴病欲解时用厥阴三针,少阴病欲解时用少阴三针。附鼻鼽、郁证、潮热汗出、干燥综合征、失眠等6个病案并加以分析,介绍“六经病欲解时”临床辨证思路指导下脐十二地支全息进针法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早中期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9月期间)经过确诊为早中期帕金森患者3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患者(n=15,采用美多巴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n=15,采用中医六经厥阴辨证+美多巴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4%),比观察组患者(93.33%)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六经厥阴辨证联合传统的美多巴片治疗早中期帕金森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