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医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等提出更高要求为背景,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为例,排查分析老城区医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的现状,并根据为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原则、结合“老旧”医院实际,对医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务实的优化措施或建议性意见。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内科住院病房的治疗效果和相关反应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160例确诊为肿瘤的内科住院患者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均为80例患者。对照组的80例患者给予肿瘤内科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治理。对观察组的80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治理模式进行疾病治理,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后,记录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其它疾病的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牵情况等相关数据。分析以便得出结论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观察组的80例肿瘤内科患者在治后的各项反应情况较与对照组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疾病康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患者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干预下能够更明显的减轻病痛,提高舒适水平,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外科病房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骨外科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进行疾病护理,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外科病房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认识重症监护病房中新生儿护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自2015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患儿6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实验组中分别纳入3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方法实施重症监护室护理措施,实验组患儿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在重症监护期间各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儿重症监护期间共发生不安全事件2起,发生率为6.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对比检验,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制度不完全、护理人员专业水平、院内感染、新生儿自身隐患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方式,能够起到预防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的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7月84例新生儿科病房患儿分组。对照组护理中应用常规理念,人性化组护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病房环境评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健康宣教评分;干预前后患儿烦躁情绪、睡眠状况。结果人性化组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组新生儿病房环境评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健康宣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烦躁情绪、睡眠状况相近,P>0.05;干预后人性化组烦躁情绪、睡眠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科病房护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新生儿病房环境、护理服务质量和宣教质量,减轻患儿烦躁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提升医护人员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优质护理病房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其中实验组进行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其中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优质护理病房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跌倒,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病房治疗的安全性,是一种值得临床护理不断推广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对患者预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