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与目的:脑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化疗后假性进展发生率高,难以与真性进展区别。本研究探寻有助于二者鉴别的MRI征象,并观察假性进展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行术后放疗及替莫唑胺(TMZ)化疗的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41例。采用常规MRI作为复查手段,疗效评价采用WHO标准。当出现可疑进展时,继续随访判定真、假性进展,并对可疑进展时的MRI征象分类归纳。结果:假性进展者15例(36.6%),中位发生时间为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假性进展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真性进展者(30月vs14月,P〈0.001)。MRI显示术腔周围环形强化(P=0.035)支持假性进展的判断;而室管膜播散(P=0.017)、水肿带明显增大(P〈0.001)及占位效应(P〈0.001)支持真性进展的判断。结论: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TMZ化疗后假性进展发生率为36.6%,其发生是预后较好的独立因素之一。通过MRI检查有助于真性与假性进展的判断及临床诊疗计划的制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和治疗。方法对28例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均有病理诊断滤泡性淋巴瘤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5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8例。ⅠE20例,ⅡE8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行放疗20例,全身化疗21例,其中手术+放疗+化疗15例、手术+放疗5例、手术+化疗6例、单纯手术2例。结果全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9%、85.7%、71.4%、60.7%。5、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7.9%和53.6%。综合治疗组与单纯手术比较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4;不同临床分期组间比较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02;不同病理类型或恶性程度病死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38;不同侵犯范围病死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肿瘤是否局限于甲状腺、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重要预后因素,病理为中高度恶性成分者及临床分期较晚者应接受手术+放化疗的综合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在缺铁性贫和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方法采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50例的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RET-He(33.09±1.18)pg;缺铁性贫血患者组Ret-He(21.18±3.98)p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患者组Ret-He(23.21±5.48)p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组与地中海贫血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t-He测定在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的诊断和鉴别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单排螺旋CT三期扫描在原发性小肝癌与肝脏小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8例小肝癌与25例肝脏小血管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小肝癌的强化方式呈典型的“快进快出”;海绵状血管瘤典型的强化特征为“早进晚出”。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体干细胞脑移植治疗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损伤手术治疗后有运动功能障碍同时需要行颅骨修补的患者2例,在颅骨修补的同时打开硬脑膜,将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生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脑组织特定区域并行颅骨修补,术后对患者进行肌力、肌张力测定和头颅MRI检查。结果接受治疗的2例患者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都得到好转,尤其是偏瘫肢体肌张力增高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行干细胞脑移植患者颅脑MRI图像也提示脑软化灶有缩小,未见干细胞移植区有细胞“成瘤”样征象。结论自体干细胞脑移植是安全、有效的。但是,本组病例还存在标本数较小、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不能排除由于颅骨修补后颅腔物理环境稳定对恢复的有益作用和移植入脑损伤区的自体神经干细胞存活后与周围脑组织形成的关系无法提供组织学依据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简介:背景与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l(AQP-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血管母细胞瘤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并通过测量积分光密度值(IOD)研究AQP-1与VEGF在30例囊性血管母细胞瘤、10例实体性血管母细胞瘤以及10例正常小脑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AQP-1与VEGF在30例囊性以及10例实体性血管母细胞瘤中表达显著增强(P〈0.05),且AQP-1在囊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实体性肿瘤。结论:AQP-1的高表达可能在维持肿瘤细胞的高代谢需求中起促进和维持肿瘤增殖的重要作用:VEGF则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AQP-1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增殖和血管的生成。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病例资料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细胞学工作者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侵犯的进一步认识;虽然近年来随着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但是骨髓形态学仍然不失为确定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累及的主要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27例,其中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1例,右侧14例,双侧1例。结果27例后腹腔镜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时间150-191min,平均176min,术中出血90-135ml,平均102ml,术后住院时间5±2d,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中、术后未发生重大并发症,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安全可行的,能充分体现腹腔镜手术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腹腔镜手术很好的适应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在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特点及价值。方法取1o毫升注射器穿刺肿块吸取细胞,直接涂片,瑞氏一姬姆萨复合染色,光镜检查。结果25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黑色素中细胞学诊断21例,3例诊断为恶性肿瘤,未予分类,一例报告为软组织见异形细胞,建议活检。细胞学诊断准确率85%,恶性肿瘤诊断准确性95%。讨论FNAC对恶性黑色索瘤特别是有色素颗粒的肿块有较高的诊断意义。对没有色素颗粒的病例在分类上有一定困难,临床资料及复杂多样的细胞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但要依靠病理学及参考免疫组化确诊。FNAC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时间快,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好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软组织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骨外尤文氏肉瘤以及胸肺区小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软组织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的患者,共8例,使用免疫组化法对其病理组织进行分析,另外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患有胸肺区小细胞恶性肿瘤(Askin)的患者,共4例,同时选取患有骨外尤文氏肉瘤(EOE)的患者,共1例,将这三种病理组织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PNET在临床上的高发人群是青少年,这种肿瘤的病理是一种小圆细胞的肿瘤,排列较为紧密,有的患者表现出Hower-Wright菊形团,有部分患者未表现,患者在CD99(10/11)上表现为阳性。结论这三种肿瘤在诸多方面表现地极为相似,比如年龄以及性别等,还包括组织的形态,染色体的异位等,对于pPNET肿瘤来说,在其特异性诊断上,可以参照CD99未标志。
简介:摘要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血液系统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起源于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由于病理形态复杂多样,具有很多种不同的分型。按照疾病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是目前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的共识,由于瘤变后的局部淋巴细胞极易循环至全身,化疗方案的实施虽然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仍有部分对化疗方案不敏感或者不能耐受的病例。本患者多程化疗后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更换方案后,此次第6次入院行3周期DICE方案(奥沙利铂+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足叶乙甙+美司钠)方案化疗,临床药师对化疗中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实施个体化用药监护。由于该病例较为典型(NHL伴高血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启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对小血管闭塞性卒中(SAO)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SAO患者80例并进行CMB检测和认知评价。结果80例SAO患者中,CMB患者34例定义为CMB组,无CMB患者46例定义为无CMB组。CMB组患者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以及注意等认知领域评分显著小于无C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CA总分P=0.000;视空间与执行功能P=0.000;命名P=0.044;注意P=0.000)。结论CMB的数量和部位可导致SAO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