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h、1、3、7、30 d血肿清除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GO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h和1、3、7、30 d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7个月,观察组GOS评分预后良好人数多于对照组,预后不良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手术时间短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但血肿清除率和预后不良人数均低于神经内镜手术,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再出血率明显高于神经内镜手术。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经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6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皮球囊扩充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 JOA评分、椎体高度丢失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 VAS评分、 JOA评分和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经皮囊扩充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提高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对于早期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椎体高度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SDR)联合多模式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SC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青岛大学上海临床医学院上海德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单椎板入路的SDR联合术中肌电监测、显微神经外科等微创、精准的多模式技术治疗的31例SCP患者,所有患者术后接受规律的物理治疗。评估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徒手肌力检查(MMT)分级、改良Ashworth分级(MAS)、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评分、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3、6个月患者的MMT分级增加,MAS分级降低,GMFM-88评分增加,BBS评分增加,FIM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的MMT分级增加,MAS分级降低,GMFM-88评分增加,FIM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的MAS分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下肢一过性肌无力、感觉麻木。结论SDR联合微创、精准的多模式技术是治疗SCP有效、安全的外科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用利多卡因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在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需行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侧壁肿瘤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闭孔神经阻滞麻醉联合椎管内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镇静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10.53%)高于观察组(7.89%),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时HR低于对照组(P<0.05),T2时MAP低于对照组(P<0.05);T2、T3时观察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68%)低于对照组47.37%(P<0.05)。结论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联用利多卡因闭孔神经阻滞具有较好麻醉效果,能改善患者术中镇静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简介: 摘要:目的 应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材对实施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术中配合,并予以术后护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实施骨折内固定术的过程中未进行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在实施骨折内固定术的过程中进行术中护理配合以及术后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对患者实施骨折内固定术时不仅应该改进手术方式以及完善治疗方案,也应该进行临床护理,从生物力学等方面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术;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探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ly the new type of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equipment to the patients with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and to provide postoperative care,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Method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sampling metho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have nursing cooper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nursing cooper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s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cooperation, and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reatment was improve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 should not on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mode and treatment plan, but also carry out clinical nursing.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固有肌阵挛(propriospinal myoclonus, PSM)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监测中心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例脊髓固有肌阵挛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随访。4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14年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制定的PSM诊断标准。结果4例患者中3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43~55岁,病程8个月至3年,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发作性颈部、躯干或肢体的抽搐或抖动,持续时间短,发作频繁。患者均接受24 h视频脑电图监测,发作期均无痫样放电,发作期同步肌电图可见三角肌、股四头肌或腹直肌肌电爆发。对4例患者均给予氯硝西泮治疗,3例患者效果显著,1例患者效果不佳。结论PSM临床表现与痫性发作类似,发作期无痫样发电,仅可见肌电爆发。多数患者对氯硝西泮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