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合目前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模式,以变态心理学这一核心课程为对象,探索医学院校在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运用大规模公开线上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促进课堂理论讲授、医院实践、MOOC教学的融合。以引导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大规模公开线上课程 变态心理学 医学院校 教学改革
  • 简介:明代一部商贾之教程、行旅之指南──陶承庆《新刻京本华夷风物商程一览》评述(明清商书系列研究之七)陈学文明清二代日用类书中商业性书籍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在明中叶开始就大量编纂翻刻印行,成为社会上畅销书。明中叶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商人资本活跃,市场繁荣,交通...

  • 标签: 系列研究 明中叶 华夷 经济史 船户 历史地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发病及脑组织IL-17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及TGP治疗组三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并检测大鼠脑组织IL-17的含量。结果TGP治疗组发病较EAE对照组轻,大鼠脑组织中IL-17的含量较EAE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TGP可明显减轻EAE发病,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EAE大鼠脑组织中IL-17含量而起到抑制EAE发病的作用有关。

  • 标签: 白芍总苷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白细胞介素-17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和西咪替丁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12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西咪替丁和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照组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从不良反应上看,试验组发生率3.33%,和对照组5.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从总有效率上看,试验组96.67%,和对照组78.33%相比更高(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联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和西咪替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极少。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西咪替丁 不良反应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 作者: 高琦 许巍 殷菊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8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速发、可全身多系统受累并危及生命的超敏反应,肌内注射肾上腺素是一线治疗,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是急救时重要的给药装置。2021年,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发布的严重过敏反应更新指南中,对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的应用做了推荐指导,现对该部分内容进行解读,包括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的优势、处方适应证、药代动力学数据、剂量选择和长期管理等,以期提高儿科医师对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的认识和未来规范化使用。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肾上腺素 自动注射器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艾曲泊帕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生严重皮肤变态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艾曲泊帕治疗后发生皮肤严重变态反应的ITP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例ITP患者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而给予艾曲泊帕治疗,9 d后出现胸、背部散在红色皮疹,3 d后皮疹蔓延全身,并出现皮肤松解脱落及水泡,经停用艾曲泊帕,给予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抗过敏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皮疹逐渐消退,停用艾曲泊帕后换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升血小板治疗,TPO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皮肤变态反应。结论艾曲泊帕所致严重皮肤变态反应临床罕见,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一旦发生应及时停药并换用其他替代产品,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支持治疗可改善症状。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艾曲泊帕 不良反应 超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雷公藤内酯醇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外用血清SIL-2R表选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0.2me/(kg·d),0.4mg/(kg·d),观察临床表现并评分;HE染色和Loyez氏髓鞘染色观察病理和髓鞘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的SIL-2R水平。结果高剂量组未出现临床症状;低剂量组EAE临床症状较模型组轻。高剂量组SIL-2R浓度为(36.43±5.43)mg/mL,与模型组和低剂量Tri组比较P<0.01和p<0.05;脑和脊髓小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髓鞘结构完整。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EAE的治疗有剂量相关性。其作用机制与抑制SIL-2R表达有关。

  • 标签: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雷公藤内酯醇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和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注射后引起的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0年门诊与住院治疗的181例注射TAT或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出现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注射TAT或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前均行皮试检查,阴性171例(94.47%),阳性10例(5.53%,行脱敏注射)。181例中男118例,女63例,年龄11~68岁,病程1~7 d,潜伏期4~14 d。注射TAT(130例)和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5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以荨麻疹样皮疹为主,12例注射部位发生浸润性红斑,其中10例伴有全身荨麻疹。181例中皮疹泛发全身者163例(90.06%),伴有胸闷、发热等系统症状者56例(30.94%),其中15例(26.79%)既往有过敏史,6例症状较重的患者无过敏史。34例(18.78%)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或尿隐血、尿糖等异常中的单一或多项。抗组胺药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疗程3~10 d,转归良好。结论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阴性或脱敏治疗的患者仍有可能出现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且以荨麻疹样皮疹为主。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免疫球蛋白类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迟发型 药疹 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
  • 简介:在地铁建筑工人中暴发可疑的接触性皮炎被疑系一种新的以双酚A/F为基质的环氧树脂系(ERS)所致。建筑工人在向混凝土墙壁中插入铁栏时应用了ERSs。本研究旨在明确ERS的成分(如果有)是否可导致接触性皮炎。对22例接触过ERS的建筑工人中的20例进行斑贴试验,7例对组分A发生反应的患者中的5例接受该组分的不同亚成分的斑贴试验。有9例患者(9/22,40.9%)出现可疑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这9例中有7例对组分A发生阳性反应,而11例无症状个体对组分A均未发生反应,所有个体对组分B均为阴性反应。5例接受进一步斑贴试验的个体中,全部对间一苯二甲基二氨发生反应,4例对1,6-己二醇二环氧甘油醚发生反应,3例对F型双酚及0.25%凡士林三羟甲基丙烷三甘油醚的环氧树脂发生反应,仅有1例对A型双酚的环氧树脂发生反应。ERSs引发的接触性变态反应可能涉及硬化剂、稀释剂及树脂,应对其所有成分进行斑贴试验。

  • 标签: 接触性皮炎 变态反应 环氧树脂 活性稀释剂 建筑工人 双酚A
  • 简介:结果LMS同时给药组和预处理的EAE组大鼠脊髓内单个核细胞上CD4和CD28的表达水平,LMS同时给药及LMS预处理组均可明显促进SD大鼠EAE急性期脊髓内单个核细胞上CD28和CD4的表达,LMS同时给药组和LMS预处理组大鼠脊髓内单个核细胞上CD4

  • 标签: 变态反应性 咪唑诱导 大鼠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