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疾病过程中免疫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应用抗脑抗体(ABAb)、抗核抗体(ANA)、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及可溶性gp130(sgp130)的ELISA方法商品试剂盒,检测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sIL-6R、sgpl30及相应抗体的含量。结果TS组血清sIL-6R、sgp13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4.078±15.777):(30.290±9.048),P〈0.01;(69.032±24.604):(47.309±14.137),P〈0.01);TS患儿血清ABAb、ANA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6.7%:3.6%,P〈0.01;53.3%:25%,P〈0.05)。且ABAb水平与sgpl30负相关(r=-0.451,P=0.046)。结论在TS患者血清中sIL-6R、sgp130水平显著增高表明依赖IL-6信号传导的生理功能上调和反馈抑制的网络机制启动;自身免疫相关的损伤机制参与了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雌激素受体α配体结合域(ERα-LBD)表达载体,优化表达条件得到可溶性ERα-LBD蛋白。方法在Addgene网站检索关键词ES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选择符合条件的质粒载体pcDNA-HA-ER WT(Addgene plasmid # 49498; http://n2t.net/addgene:49498; RRID:Addgene_49498),设计引物并扩增得到目的片段ERα-LBD,分别构建蛋白表达载体pET-28a-LBD和pGEX-4T1-LBD,改变诱导温度、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浓度以及诱导时间对表达条件优化。待细菌裂解并提取蛋白后进行凝胶电泳,可在细菌上清的泳道中观察到明显的紫色蛋白表达条带,即为可溶性ERα-LBD蛋白。结果pET-28a-LBD重组质粒未能表达重组蛋白ERα-LBD,重组质粒pGEX-4T1-LBD在Rosetta和BL21(DE3)感受态中以1 mmol/L IPTG诱导仅能得到包涵体;以0.2 mmol/L IPTG 16 ℃过夜诱导培养,则可得到可溶性ERα-LBD蛋白。结论成功构建ERα-LBD表达载体并优化诱导表达条件,获得可溶性ERα-LBD蛋白。
简介:摘要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triggeringreceptorexpressedonmyeloidcell-1,sTREM-1)是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receptorexpressedonmyeloidcells-1,TREM-1)的可溶形式。TRE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中的成员,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噬细胞与成熟单核细胞的表面。
简介:目的:检测并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水平,以了解心血管疾病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标双抗体法对15例高血压疾病患者(EHT)、1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2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14例冠心病患者(CHD)的血清SIL-2R含量进行检测,并与25例正常人(NC)比较,总结分析SIL-2R在4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与意义。结果:高血压疾病患者(EHT)、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血清的SIL-2R含量与正常人(NC)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冠心病患者(CHD)的血清SIL-2K含量与正常人(N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疾病患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的SIL-2K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提示可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含量作为诊断高血压及扩张型心肌病的指标。
简介:本研究建立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sHLA-Ⅰ)检测方法,并探讨贮存血中sHLA-Ⅰ浓度变化的意义.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60例正常广东人血清中sHLA-Ⅰ水平和20例献血员成分血中sHLA-Ⅰ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本技术时,可溶性HLA-Ⅰ最低检测限为2.84ng/ml,批内变异系数为5.80%,批间变异系数为9.00%,回收率≥98.57%,广东人sHLA-Ⅰ平均值为(699.54±360.10)ng/ml.贮存28天的RBC和随机供者血小板的sHLA-Ⅰ的浓度明显高于其它成分血,并且与成分血中残存的白细胞数和贮存时间有关.结论:用ELISA法检测可溶性HLA-Ⅰ灵敏、特异、稳定,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可考虑选择性输注含有不同浓度可溶性HLA-Ⅰ的成分血.
简介:摘要:本文以可溶性热熔胶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设计与性能展开深入研究。介绍了可溶性热熔胶的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从材料选择、配方比例、加工工艺等方面,探讨了可溶性热熔胶的设计要点,并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在性能研究方面,重点关注了可溶性热熔胶的粘接强度、耐热性、耐水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并提出了改进策略和优化方向。通过系统的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可溶性热熔胶的性能优化途径,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简介:背景:目前尚无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食管癌.目的:通过测定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食管癌诊断和监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ABC-ELISA)检测56例食管癌患者和10名健康成人的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并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的血清sTNFR-Ⅰ和CE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而sTNFR-Ⅱ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sTNFR-Ⅰ与CEA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sTNFR-Ⅱ(P<0.001).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的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均呈升高趋势,而CEA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同时检测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有助于诊断食管癌和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及其配体(sPD-L1)在不同性质胸腔积液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首次入院治疗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84例的胸腔积液和胸膜活检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胸腔积液上清液中sPD-1和sPD-L1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胸膜组织sPD-1和sPD-L1的表达。结果不同性质的胸腔积液和胸膜组织的sPD-1和sPD-L1水平不同,其中炎性胸腔积液sPD-1和sPD-L1水平较低,而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较高,与炎性胸腔积液相比都有差异(P<0.05);恶性胸腔积液sPD-1和sPD-L1水平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相比有差异(P<0.05);炎性胸膜组织sPD-1mRNA和sPD-L1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核性胸膜组织和恶性胸膜组织表达结果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sPD-1和sPD-L1有助于区分不同性质的胸腔积液,尤其是在结核性还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上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1,25二羟维生素D3[1,25 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 ]及其可溶性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在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该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布鲁氏菌病患者21例(布病组),将布病组又分为骨关节受累组(14例)和无骨关节受累组(7例);选取同期我院门诊体检健康者2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布病组及对照组血清中1,25(OH)2D3及VDR的水平,分析其在布鲁氏菌病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布病组患者血清中1,25(OH)2D3及VD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4.84(177.90,286.72)] pg/mL比[286.05(272.15,304.67)] pg/mL,[2.28(1.81,2.91)] ng/mL比[4.07(1.99,6.77)] ng/mL,z值分别为-2.46,-2.19,P值均<0.05)};与骨关节受累组相比,无骨关节受累组患者血清1,25(OH)2D3及VDR水平都有所升高,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鲁氏菌病组血清中1,25(OH)2D3及VDR表达水平下降,推测维生素D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布鲁氏菌病的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