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思考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2012年9月到2014年8月期间从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10例,并进行回顾性试验研究,分为对照和研究两组各55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的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后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地方发生,提高了神经功能的恢复速率,值得被广泛运用和推广。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 神经康复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车祸、意外事故等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由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死亡率非常高,对于救治的及时性和科学性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患者受伤之后的一个小时之内是患者的黄金救治时间,近年来关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研究不断增多,本文将针对相关的理论性研究进行整理和整合并进行综述,希望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超声评分方法对早产儿脑损伤的的临床应用及指导意义。方法对我院出生168例早产儿于出生后第一天及第三天进行经颅脑超声检查,观察患儿脑实质变化、侧脑室宽度,脉络丛形态、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并结合已制定分级评分标准对早产儿脑损伤进行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估计。结果34例早产儿超声评分正常,101例超声评分1-5分,25例超声评分6-10分,8例超声评分11-15分。结论经颅超声对早产儿脑损伤量化评价,更有利于临床对颅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并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颅脑超声 早产儿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醒脑静与亚低温冬眠疗法配合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醒脑静加亚低温冬眠疗法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亚低温冬眠疗法配合手术治疗,治疗3个月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为73.3%,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为33.3%,实验组术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与亚低温冬眠疗法配合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积极改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醒脑静 亚低温冬眠疗法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4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救治后的APACHEⅡ评分、救治时间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具有较好的救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重症颅脑损伤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5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一周内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结果5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一周内病情稳定后拔除置管,病人未出现再出血、脑梗死及并发症。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可以更准确更及时为临床提供病情依据,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特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为68%,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术中视野开阔,减压充分,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中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便秘、胃肠道感染以及泌尿道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仅为86.67%。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可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几率,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美芬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美芬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入组后接受14天的分组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90天死亡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次要终点为治疗前后对血清中IL-6,IL-8,TNF-α的影响。结果90天随访发现二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但纳美芬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高于对症组,纳美芬组血清中IL-6,IL-8,TNF-α水平明显下降。结论早期应用纳美芬,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纳美芬 颅脑损伤 炎症细胞因子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血糖症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血糖症的患者进行分析原因,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和调节血糖的方法。结果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血糖症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快速调整机体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血糖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高血糖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褥疮预防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ICU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褥疮预防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根据循证护理相关原则,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进行循证护理,并记录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病情,不断改进护理措施;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褥疮预防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褥疮形成患者1例(2%),没有褥疮形成患者49例(98%),对照组褥疮形成患者7例(14%),没有褥疮形成患者43例(86%)。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褥疮形成患者数量上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满意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切实有效地落实了预防措施,降低了难免性褥疮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颅脑损伤 褥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双侧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单侧大骨瓣减压术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3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观察的疗效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良好和中残共21例,有效率为63.6%,对照组患者良好和中残共15例,有效率为45.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好,有手术指征者应立即行该手术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双侧大骨瓣减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核磁共振和CT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在其受伤3d内均接受CT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1)CT诊断的准确率为83.64%,明显低于核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94.23%),P<0.05;(2)核磁共振技术对特殊部位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技术,P<0.05。结论MRI与CT检测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都有一定诊断意义,但MRI对于患者损伤部位诊断的准确率和特殊部位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 CT 急性颅脑损伤 诊断价值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颅内高压,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塞露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便秘的适宜方式。方法随机将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42例,采用14~16号导尿管插入直肠10~15cm,将开塞露自导尿管缓缓灌入;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方式直接灌注。观察比较不同灌注方式对排便量,排便率及排便次数的影响。结果两组的排便量,排便率及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开塞露肛注可防止药液外溢,能充分软化大便,使排便量增加、排便彻底,排便次数减少,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便秘 开塞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环境干预、加强手卫生、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率。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37.7%,对照组为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结合的方法对可能影响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9例(11.88%)继发脑梗死,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脑疝、低血压或休克、合并糖尿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大量应用脱水药等均是继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脑疝、GCS评分低、低血压或休克和大量使用脱水药使得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增加(OR分别为2.31、1.78、3.09和2.44)。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继发脑梗死,影响因素多样,医护人员应根据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地治疗措施,尽可能降低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梗死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