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 通过临床药学的角度探析阿奇霉素自儿科中应用的不良反应。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儿科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患儿,共计 80 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 40 例患者分到观察组,另外 40 例分到对照组。对照组患儿 在 常规方法治疗 的基础上 ,使用 口服 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则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不使用阿奇霉素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和分析患儿的临床状况,并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使用时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通过分析可知,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另外,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具有明显区别和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儿科治疗的过程中阿奇霉素具有较高的 不良反应发生 频率,不利于患儿的身体健康。因此要深入研究 阿奇霉素 在使用的过程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阿奇霉素在儿科的安全有效的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临床阿奇霉素的应用不良反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住院患儿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借助随机数字分表法,将86例患儿等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口服的方式,给予阿奇霉素;而对照组,则以静滴的方式。观察两组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作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者,共4例,所占百分比为9.3%;对照组不良反应者,共12例,所占百分比为27.91%。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口服用法,对儿科患儿实施阿奇霉素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其病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实习的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合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对教学方法的认知评价等。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技能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教学方法认识评价实验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对教学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加深了学生对临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儿科临床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是针对新生儿临床护理带教,分析多种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和体会。方法是选择我院新生儿外科胸外科的20名新生儿临床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多种教学法有效结合方式,对他们进行带教教学,并且向他们讲解新生儿胸外科护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讲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最终调查实习生的综合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是在临床带教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方法综合结合的方式能够促进实习生新生儿胸外科的知识掌握,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并且培养他们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结论: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教学中,多种教学法结合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新生儿胸外科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护理技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采用降钙素原测定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者中任意择取25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25例正常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降钙素原测定以及WBC、CRP检测,比较两组儿童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指标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从测定结果上看,细菌感染性疾病儿童在PCT、WBC以及CRP检测结果上均比健康儿童检测数据更高,两组测定结果差异加大(P<0.05)。观察PCT、WBC以及CRP指标发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利用PCT测定的阳性率最高,诊断作用最明显,组间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采用降钙素原测定所取得效果十分理想,利用降钙素原可有效区分健康儿童与患病儿童,其数值越高,则表明儿童细菌感染越严重,可为医生提供可靠判断依据,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新生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200例,在组间资料匹配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照新生儿科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步进行PDCA循环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细节护理、风险护理、人文关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新生儿科护理临床应用价值,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进而使患儿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家属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对于儿科护理专业的学生们而言,临床实习的教学环节是一门相当重要和必要的专业实践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儿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隐患,让人很是担忧。如此一来,学生们的临床实习效果不佳,对学生们的实践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相当不利的。针对现如今呈现的一系列问题,对儿科护理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的改革和创新就成了目前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说明了影响儿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几个合理化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引起大家对该课题的重视程度,最终得到更好的解决办法。